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864章 只有斗赢了才有大局!

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864章 只有斗赢了才有大局!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5:06:02

第864章 只有斗赢了才有大局!

党争和党锢有所不同,都是斗争,但党争是彼此竞争,而党锢是为了斗而斗,全然没有任何的标准,直到完全把对方杀死,才算结束。

严嵩和徐阶,高拱和张居正,张居正和王崇古,存在不同程度的党争,但至少还有块江山社稷、大局为重的遮羞布,无论斗的再凶,大家也没有搅的胡宗宪平倭,没了军需。

哪怕是顶层撕裂严重,但平倭拒虏都要做,嘉靖中晚期、隆万时期的党争,是完全围绕着‘平倭拒虏’这一指标进行绩效式的竞争,比的是谁家的理念更强,谁家的执行力更强。

但明末的党争,尤其是从万历国本案开始,一直到南明灭亡,这个期间的党争,全都是没有任何下限、没有任何标准、不论好坏和是非的党锢。

党锢之祸,是灭国四兆之一,是组织系统性败坏的结果,不是原因。

当一个组织已经呈现出党锢之祸的时候,这个组织已经彻底坏死了。

当党争从竞争发展到党锢时,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大局为重?只有斗赢了才有大局!

输家跟大局一点关系没有,处于斗争双方的人,哪里还管得了农民起事、边方告急、军国大事、江山社稷,搞死面前的人,抓住对方和他的爪牙往死里整,才是正事。

毕竟建奴、农民军还远在辽东、陕西这些天边,而斗争的双方,敌人就在眼前。

最明显的就是南明,如果把南明的历史通读一遍,就会由衷的产生对贱儒的偏见。

南明,二十年的时间里,从半壁江山逃亡了缅甸。

在南明最鼎盛的时期,南明朝廷甚至获得了农民军的支持,农民军都要支持大明击退建奴;一个在灭亡的时候,在沦陷区仍然有极为稳固的基本盘:心向王化的汉人;

大明祖宗成法里有一杆驱除鞑虏、复我中华的大王旗,只要将这个旗竖起来,哪怕到了后世,仍然能作为粘合剂,凝聚人心、团结一切能团结的人。

就是这样的背景下,短短二十年,南明从南京输到了缅甸,最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南明史里面的那些狗屁倒灶的事儿,几乎全都是由贱儒做出来的,这些贱儒为了争而争,没有好坏、没有对错、甚至没有绩效。

朱翊钧作为张居正的嫡传门生,张居正教过他解决党锢的办法,那就是威权统治,必要的时候,甚至要一元**,这就是解决党争的唯一办法。

张居正思索过,是不是有什么制度可以避免党争?但他思索了几十年,最终得到的结论是,没有任何制度可以避免党争,哪怕是理论上。

解决唯一办法,是实现威权统治,而解决党争、实现威权统治,一定要先问两个问题。

第一个,贱儒这些虫豸们是如何获得权力的?

只要将虫豸获得权力的途径关闭,或者缩小,就能有效遏制斗争的主体,虫豸们掌握权力;

第二个,漫长的历史告诉所有人,党争会亡国,皇帝知道、文武大臣知道、万民知道,如果任由这帮虫豸祸国殃民,一定会亡国,但为什么,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剥夺他们的统治地位?将其罢免、褫夺功名、流放、抄家、夷三族、诛九族呢?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政治担当,必要的时候,必须要做出抉择的时候,权衡下利弊、主张,不要犹豫,不要怕犯错、更不要想什么后果,选择一方,然后坚持到底。

大明有着极其广袤的领土、有着极深的纵深、有着最勤劳的百姓,这都是政治冗余,只要作为最终的决策者,坚定的选择一方,哪怕是选错了,坚持下去,错的,也能执行成对的。

这就是一以贯之。

朱翊钧从来不缺少政治担当,什么春秋史断、什么历史功过评价,他又看不到,他从来不在意日后自己的坟头上到底有多高的垃圾,谁耽误了大明中兴,就终结谁的性命。

犹犹豫豫,注定一事无成。

在科举之前,朱翊钧抽空给墩台远侯、海防巡检加了个薪酬,按天计算,只要不在腹地、不在港口,在草原在海上,每一天的补助为一钱银,这年头大概只能买十斤猪肉、三十五斤米。

如果一个墩台远侯、海防巡检,出勤四个月,补助为十二银,而一个墩台远侯、海防巡检最高出勤天数是六个月,不得超期出勤,一年最少有一半时间是在墩台和港口休息,一年最少有两个月的年假。

但鲜卑平原探险队除外,鲜卑平原探险队是按次,一次一百银,朱翊钧从来没欠过这笔钱,甚至每年过年到大兴县南海子慰问墩台远侯家眷的时候,朱翊钧都要亲自询问家属,银子有没有按时送到。

鲜卑平原仍然非常危险,这钱是卖命钱。

墩台远侯和海防巡检,是大明最贵的兵种了,两支队伍满打满算才六千人编制,一年俸禄是二十五银,每年的过年银、开工银、封赏还有八银,一年能领俸禄三十三银,加上现在的出勤补助,普通远侯、巡检一年能领俸禄四十五银。

服役三年可以到水师、京营做百户,遴选入北镇抚司缇骑。

补助这笔钱完全出自内帑,元辅给皇帝涨工资,朱翊钧给墩台远侯和海防巡检涨工资。

这事儿是大司马曾省吾上奏请命,以斥候最是辛苦为由,请求额外恩赏,以兹军兵效命,曾省吾的本意是国帑内帑平摊,朱翊钧直接全都放到了内帑,因为保护他的缇骑,大部分都是从这里面选出来的,保命钱,不方便交给外廷。

冯保面色复杂的将一本奏疏放到了御案上,无奈的说道:“陛下,浙江道监察御史王国,弹劾曾省吾和臣,相倚为奸,送臣银三千两,图谋升官。”

“你拿了没?”朱翊钧有些好奇的问道。

冯保摇头说道:“陛下,臣只拿陛下的银子,皇庄的钱还不够臣贪吗?各地皇庄办差的宦官,每年孝敬都十六万银了,今年保不齐要十八万银了。”

冯保从来没有掩饰过他的贪腐,皇庄的太监搞惜售,把皇庄里的物品,高价售卖,赚了钱,就要给冯保这个老祖宗分成,每年光是这个分成都十几万银了。

“三千两想买个大司马做一做,这也太看得起臣了。”冯保看着这本奏疏,低声说道:“这王国,穷鬼一个,没见过银子。”

买个大司马要多少银子?冯保没算过,但按着曾省吾平九丝的功劳,一个贼首三两银子去算,平九丝报斩、俘两万三千人,最起码也要六万多两银子,仅仅都掌蛮一战,就四千六百人了。

三千两,真的买不到。

朱翊钧看了半天奏疏,下章都察院调查一番,看看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曾省吾最近一直忙着调度转运前线粮草、火药等物,和这些御史压根没有来往,这无缘无故,这御史要是诬告,朱翊钧要把这个御史送到金池总督府了。

第二天一大早,朱翊钧收到了陆光祖托小黄门回报,陆光祖查清楚了,还真不算诬告。

曾省吾没送银子、冯保也没收银子,但三千两银子的事儿,的确是事实。

“诸位爱卿免礼,这大司马没送银子、冯大伴也没收,怎么着三千银就是事实了?”朱翊钧主持廷议,先问了问情况。

陆光祖赶忙出班,将一本奏疏递到了冯保的手里,俯首说道:“大司马有个学生,名叫曹大野,这曹大野送银子,生怕不收,就假借了大司马的名头,冯大裆的确没收,因为这笔银子,送到了冯大裆的堂侄手中,所以三千两确有其事。”

“这曹大野送了银子,迟迟不见升转,就去寻冯大珰的堂侄,结果寻不到,喝多了,就和旁人说起了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就传开了,传着传着就变了样,监察御史王国有不察之过。”

“只是不察,并非诬告,无过。”朱翊钧立刻说道,御史言官干的就是捕风捉影,风闻言事,只要不是为了赶走中兴大臣编的诬告,那就没什么问题。

谭伦咳嗽两声,言官争相弹劾,朱翊钧才会大力处置。

朱翊钧看完了整本奏疏,都察院已经问询了曹大野,曹大野供认不讳,但是冯保的堂侄,这是内廷的事儿,都察院没有询问。

朱翊钧将奏疏递给了冯保,让冯保好好看看这里面的情况。

“臣有罪。”曾省吾无奈,出班甩了甩袖子跪在地上说道:“臣御下不严,恳请陛下责罚。”

“臣罪该万死。”冯保看完奏疏面色铁青,也跪在了月台上。

朱翊钧想了想说道:“免礼吧,冯大伴你带东厂番子、缇骑,去把你那个堂侄抓到诏狱去,问问情况,别是这曹大野胡说。”

廷议进行了一个多时辰,主要是议定会试、殿试,等到廷议快结束的时候,冯保才面色铁青的回到了文华殿上,入门就跪,冯保十分不甘心的说道:“确有其事,臣那堂侄嗜赌如命,欠了赌坊的钱,无处拆借,就打着臣的名义,四处索贿,弄了三万多两银子。”

“不止曹大野一人。”

“臣罪该万死,恳请陛下念臣苦功,宽宥臣前往凤阳守陵。”

冯保看了眼站在陛下身边的张宏,万般无奈,千小心万小心,结果栽在了这个堂侄的手里。

“好嘛,还是个窝案。”朱翊钧一愣,万万没想到,给冯保这个堂侄冯宁送银子的居然有十多个人!

冯保再磕了一个头说道:“还不止冯宁一个人,臣今天才知道,臣还有另外一个堂弟冯佑,他也收了两万一千银。”

“冯大伴,你还有堂弟、堂侄吗?”朱翊钧十分惊讶的问道。

冯保俯首帖耳的说道:“没了。”

这是自家的亲戚,冯保说跟他没关系,那没人会信,这银子,有没有到冯保手里,没人知道,甚至之前传信的人,被打了四十杖,可能也是为了遮掩贪腐行径,才那般做。

而且冯宁和冯佑两个堂侄、堂弟,在诏狱里,都说和冯保没有瓜葛,是他们自作主张。

但冯宁和冯佑只要不要冯保咬出来,冯保自然可以运作一下,拖一段时间,等风头过了,把他们救出来。

所以,冯保无论如何,是洗不干净罪责的,当年杨士奇如日中天,儿子行凶,杨士奇就得立刻走,因为他是儿子行凶杀人底气的根源。

冯保这个案子也一样,无论冯宁、冯佑是不是把银子给了冯保,他们能贪银子,都是因为冯保是宫里的老祖宗,在陛下面前说的上话。

除此之外,冯保当年趁着皇帝年纪小欺负过陛下立威,十七年行无差错,倒在了这些从不来往的亲戚上。

他希望陛下看在过去的尽心尽力的苦劳上,给他个终老的机会。

“大司马罚俸半年,各位明公,可得把自己门下看好了,行贿升不了官,升官之事,都在职官书屏下面的盒子里,每年年末开启底册填名,定升转之事。”朱翊钧指了指职官书屏的锁,里面是考成法的底册,钥匙在皇帝手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