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浴室,35岁的程序员王明盯着地漏处缠绕的发团,内心一片冰凉。入秋以来,他尝试了朋友圈所有的“生发秘方”——生姜擦头皮、高价生发仪、每天吃黑芝麻丸……结果头发掉得反而更多了,头顶已经隐约可见头皮。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脱发人群已突破2.5亿,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受脱发困扰。更令人震惊的是,超过65%的脱发患者曾使用过不科学的生发方法,其中秋季盲目“进补”导致毛囊损伤的案例增加40%。
“很多患者不是败给脱发,而是败给错误的治疗方法。”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孙秋宁指出,秋季本是正常生理脱发期,但过度治疗反而会破坏头皮环境。
---
01 秋季脱发真相:自然现象还是健康警报?
头发有自己的季节律动
正常人每天脱落50-100根头发属于生理性脱发。秋季脱发稍多,是人体应对季节变化的正常反应。
中医理论认为“肺主皮毛”,秋季燥邪当令,易伤肺阴,皮毛失养故脱发增多。现代研究则发现,夏季紫外线强、出汗多,毛囊提前进入休止期,到秋季便集中脱落。
判断病理性脱发的三个信号:
· 每天脱发持续超过100根且持续3个月以上
· 头发明显变细软,新生发长不长就掉
· 头皮可见明显裸露区域
秋季脱发的特殊成因
湿度骤降:秋季空气湿度从夏季的70%以上骤降至30%-40%,头皮水分流失加快,毛囊干涸。
营养失衡:夏季食欲不振导致蛋白质、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秋季在毛囊需要营养时“青黄不接”。
情绪波动:“悲秋”情绪影响内分泌,毛囊生长周期紊乱。
---
02 五大“防脱邪术”,越治越秃的陷阱
邪术一:生姜擦头皮的灼伤风险
“生姜刺激血液循环”的说法广为流传,但现代医学证实生姜中的6-姜酚会抑制毛发生长。上海瑞金医院的研究显示,6-姜酚可能通过诱导毛囊真皮**细胞凋亡而抑制毛发生长。
更危险的是,很多人用力过猛导致头皮破损,引发毛囊炎。一位28岁女性用生姜擦头后出现大面积头皮红肿,脱发反而加剧。
邪术二:过度清洁的恶性循环
秋季头皮干燥,但很多人误以为出油导致脱发,于是频繁使用强力控油洗发水。实际上,过度清洁会破坏头皮油脂平衡,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
正确的做法是选择温和的氨基酸洗发水,洗头频率控制在2-3天一次。水温不宜过高,避免刺激头皮。
邪术三:迷信高价生发仪
各种激光生发梳、生发头盔价格从千元到万元不等,但大部分缺乏临床数据支持。美国FDA仅批准特定波长(650-670nm)的低强度激光用于治疗雄激素性脱发,且需要持续使用6个月以上才可能见效。
很多消费者购买后难以坚持,或选购了不符合标准的设备,既浪费钱财又延误治疗时机。
邪术四:盲目补充黑芝麻
“黑色食物补头发”是典型的中医理论误读。黑芝麻确实富含微量元素,但每100g黑芝麻含脂肪46g,过量食用会导致脂溢性脱发加重。
一位32岁男性连续三个月每天食用黑芝麻丸,结果头皮出油严重,毛囊堵塞,脱发量翻倍。
邪术五:滥用生发偏方
用啤酒洗头、抹避孕药水、擦大蒜汁……这些网络偏方不仅无效,还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统计显示,因偏方导致头皮损伤的患者占脱发门诊的15%。
---
03 中医辨证,秋季脱发分型论治
中医治疗脱发强调“察其源,辨其证”,不同体质需要完全不同的方案。
气血两虚型:女性最常见
辨证要点:头发稀疏干燥,面色萎黄,乏力心悸,月经量少。
治疗原则:益气养血,滋肾填精。
推荐方剂:八珍汤加减。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当归12g、川芎10g、熟地15g。
食疗方案:阿胶枣杞汤。阿胶10g(烊化)、红枣10枚、枸杞15g、鸡蛋1个,补血养发。
肝肾不足型:中老年人多见
辨证要点:头发枯黄早白,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治疗原则:滋补肝肾,填精生发。
推荐方剂:七宝美髯丹加减。何首乌15g、菟丝子12g、当归10g、枸杞12g、牛膝10g。
食疗方案:黑豆核桃粥。黑豆30g、核桃仁15g、大米50g,滋阴补肾。
湿热上蒸型:脂溢性脱发
辨证要点:头发油腻,头皮瘙痒,多伴痤疮、口臭。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健脾祛浊。
推荐方剂:萆薢渗湿汤加减。萆薢15g、薏苡仁30g、黄柏10g、赤茯苓15g。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