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 第177章 我国封建社会~魏晋时期31

魏晋时期的作家

陶渊明

小传:

陶渊明(365—427年),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

陶渊明生于晋宋易代之际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少年时代家境贫困。29岁任江州祭酒,此后又做过几任参军一类的小官,每任时间都很短。

因不满当时的**政治和门阀制度,在做了80多天的彭泽县令后,弃官归隐,过了二十多年的田园生活。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由于亲自参加劳动和接近农民,他对农村生**验较深,擅长于描绘农村景色和村居生活的田园诗,世称“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

作品内容真切,感情深厚,表现了朴素的自然美;并痛斥当时社会政治的**,表现了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但陶诗既如钟嵘所谓“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却还有鲁迅所说:“`猛志固常在’之类,`金刚怒目’式”的内容,寓寄诗人的政治态度。

由于陶诗有超越现实乐天安命的思想倾向,也给后世文人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陶渊明的主要着作

1、《归田园居》

原诗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释义:

《归田园居》原作五首,这里选二首。作者在405年11月间辞去彭泽县令归田隐居,这些诗可能写于第二年。

第一首,自述他辞职归田的愉快心情,表现了他对污浊社会的憎恶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诗中多用比喻来概括自己的经历,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创造了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意境,表现了田园生活的情趣,透过这些,表露出他对现实社会的深恶痛疾。

第三首,描述种豆的劳动生活和对劳动的热爱,表达他安心田园生活、厌弃仕途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创造了一个带着月色、从草木丛生的小径上荷锄归来的劳动者的形象,即景抒情,抒发他的志趣。

译文(略)

注释:

1、适俗:适合世俗。 韵:气韵,风度。

2、尘网:尘世的罗网。旧时把现实世界看作是束缚人的罗网。这里指仕途。

3、三十年:可能是十三年,因为陶渊明从初仕为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令,刚刚是十三年。

4、羁(ji基音):系住。羁鸟:被关在笼中的鸟。 故渊:旧时生活的深潭。 羁鸟、池鱼:比喻仕途生活。 旧林、故渊:比喻田园。

5、守拙:守,保持。 拙:笨。这里指不善于玩弄官场趋奉的手法,封建士大夫自诩清高不仕为“守拙”。

6、方:指形状,与下文的“草”相对。 宅:住所,包括四周空地。

7、荫:荫庇,这里指枝叶遮蔽建筑物。

8、罗:分布,排列。

9、暧暧(ai爱音):昏暗貌。

10、依依:轻柔貌。一说,隐约可辨的样子。 墟里:村落。

11、尘杂:这里指尘俗杂事。

12、虚空:静室。 余闲:闲暇。

13、樊笼:关鸟兽的笼子。比喻不自由的仕宦生活。

14、南山:指庐山。

15、兴:起。 理:整,除。

16、带月:一作“戴月”。 荷:扛。

17、夕:夜。 沾:浸湿。

18、不足:不值得。

19、但:只要。 愿无违:不违背隐居躬耕的心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