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济公传奇 > 第413章 项氏沛公共反秦

济公传奇 第413章 项氏沛公共反秦

作者:王钟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2 00:19:04

话说众人乃共立刘邦为沛公,是时刘邦年已四十八岁。九月,刘邦就称呼沛公之职业了,特制赤旗,张挂城中。既授萧何为丞,曹参为中涓,樊哙为舍人,夏侯婴为太仆,任敖等人为门客。部署已定,方才计宜出兵。听说看客读者们,自刘邦做了沛公,史学家统称沛公二字,作为代名。作者此后把沛公刘邦四字加一起,更为明朗。

沛公刘邦令萧何、曹参收编集中沛县的青壮子弟,得二三千人,出攻胡陵、方与县。

且说樊哙,乃是泗水郡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樊哙出身寒微,以屠宰狗为业,当做生意,娶妻子吕媭,妻子是吕公的小女儿,吕雉的胞妹。樊哙与沛公刘邦不仅是从小长大的邻居,也是连襟。

沛公刘邦起兵之初,其母亲刘媪留在陈留县,在战乱中被秦兵杀死。据说当时吕雉带着一家老小坐马车逃走的时候,沛公刘邦的母亲刘媪记挂家里的物件行李,于是连忙下车返回屋子里打包行李。吕雉眼见秦朝的士兵要追杀到他们一家,连忙驾车逃跑,便顾不得刘邦之母刘媪,刘媪在收拾行李走出门的时候被秦兵以乱刀砍死。

沛公刘邦突然接到消息,是母亲刘媪去世的,于是就办理丧葬,没有来得及治管士兵,因此召还守丰乡,暂时将军事搁置。那故楚会稽郡境,又出了项家叔侄,戕杀官吏起事,集合青年子弟八千人,横行吴中。

读者们欲知他们叔侄姓名,想来有看客猜的出一二。叔侄二人的姓名就是项梁与项籍。项梁,姬姓,项氏,名梁,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人,秦朝末年历史人物。西汉《史记》记载项氏“世世为楚将”,唐宋典籍《元和姓纂》《大宋重修广韵》等溯源项氏为周王族诸侯国项国后代,在楚国属于贵族阶层,项梁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子,就是日后为西楚霸王项羽的叔父。

项羽的侄子,项籍,表字子羽,一般称呼为项羽。项羽少年丧父,依靠项梁为生活。

项羽少年时,项梁教他读书,但他学了没多久就不学了,项梁又教他学剑,没多久又不学了,项梁因此特别生气。项羽说:“读书识字只能记住个人名,学剑只能和一个人对敌,要学就学万人敌。”项梁于是又教项羽学习兵法,项羽非常高兴,但是只学个大概,不肯深加研究。

项梁的父亲项燕是战国末期楚国将军,是项羽的祖父。项燕出身于楚国将门世家。在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国攻楚。项燕率楚军奋起反击,连续追击秦军三日三夜,大破李信部队,迫使秦军溃退。

次年,秦将王翦率六十万大军再度伐楚。在楚都陷落、楚王负刍被俘后,项燕拥立昌平君为楚王,退守淮南建立抗秦防线。之后,在秦军的猛烈进攻下,楚军大败,昌平君被流矢击中不治身亡,项燕悲泣长号,自刎殉国。

项梁自从父亲被秦军杀死后,在秦朝统治期间,多次想为父报仇。项梁曾在秦国旧都 栎阳县犯了罪,被栎阳县逮捕,于是项梁委托蕲县的狱掾(刑狱官)曹咎写信给栎阳县的狱掾司马欣,因此得以平息案件。

吴县是秦朝会稽郡的郡治,当时吴县的县令是郑昌, 项梁杀了人,和项羽在吴县之内躲避仇敌。吴县的贤士、大夫才能都比不上项梁。每次吴县之中有大的徭役和丧事,项梁经常作为主办人,他私下用兵法来部署勒令门客和家中子弟,凭借这个方式来知晓他们的能力。

项梁擅长辩论游说,心中潜藏宏大志向。他暗中培养壮士九十人,有个叫参木的,是和项梁合谋的人,参木假装生病,在宅邸里面秘密铸造大钱,用来购置甲胄和兵器。项梁供养的猛士之中,体格最高的人有很大的力气,能拔起树木击打地面。

秦始皇三十七年十一月(公元前211年11月28日至12月26日期间), 秦国的始皇帝巡游到会稽郡时,乘船渡过浙江(即钱塘江),项梁和项羽在一起观看,项羽说:“那人是可以被取而代之的。”项梁捂住他的嘴巴,说道:“别乱说话,会被灭族的!”自此项梁认为项羽非同寻常。项羽身高八尺多,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即使是吴中弟子,也都非常害怕项羽。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同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对项梁说:“江西人全都造反,这是上天要亡秦的时刻,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为人所制,我准备发兵,想要用你和桓楚为将。”

当时桓楚在大泽逃亡,项梁说:“桓楚在逃亡,不知道他人在哪里,只有项羽知道。”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又进来跟殷通一起坐下,说:“把项羽召来,让他奉命去找桓楚。”

殷通同意后,项羽在叔父项梁的指示下将殷通杀死。项梁手里提着殷通的头,佩戴了殷通的官印。殷通部下见状,大为惊慌,现场一片混乱,项羽连杀将近一百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

项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强官吏,向他们说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发动吴中之兵起事。项梁派人去接收会稽郡下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们分别做校尉、军侯、司马。于是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羽为裨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这一年项羽二十四岁。后项梁率部众八千人渡江西进,期间曾派项羽进攻襄城,项羽打了襄城很久才攻克,于是坑杀全城,返回向项梁报告。

同月,刘邦起兵于沛县,自号沛公。

秦二世二年正月(公元前208年2月2日至3月3日期间),项梁起兵后的第五个月,陵县人秦嘉听说陈胜被秦军击溃,于是和东阳甯君拥立景驹为楚王,驻扎在留县。

沛公刘邦听说后打算前往留县,去向景驹请兵攻打丰邑。在途中攻略下邳县时与聚党一百多人的张良相遇,张良依附在刘邦麾下, 然后一起去见景驹。

张良,字子房,一说颍川城父(今河南郏县)人,一说新郑(今河南新郑)人,一说城甫(今山西襄垣)人。另一种说法是沛郡(今安徽亳州)人,还有一说禹州市张得镇人。

张良长相俊美,如同女人一样漂亮,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

韩悼惠王二十三年(前250年),张平去世,死后二十年,秦灭韩国。张良当时还年轻,没有在韩国朝廷任职,韩国破灭后,张良还有私家仆从三百人,他在弟弟死后没有办理葬礼,而是将全部家财都投入反秦事业,征求刺客行刺秦王政,为韩国报仇。

张良曾经在淮阳学礼,到东方拜见仓海君,共同制定谋杀行动计划。找到一个大力士,为他打制一只重达一百二十斤的大铁锤,然后,差人打探秦始皇东巡行踪。按照君臣车辇规定,天子六驾,即秦始皇所乘车辇由六匹马拉车,其他大臣四匹马拉车,刺杀目标是六驾的马车。

前218年(秦始皇二十九年),秦始皇东巡,张良很快得知,秦始皇的巡游车队即将到达阳武县(今原阳县的东半部),于是,张良指挥大力士埋伏在到阳武县的必经之地——博浪沙。

不多时,远远看到三十六辆车队由西边向博浪沙处行走过来,前面鸣锣开道,紧跟着是马队清场,黑色旌旗仪仗队走在最前面,车队两边,大小官员前呼后拥。见此情景,张良与大力士确定是秦始皇的车队到达。但所有车辇全为四驾,分不清哪一辆是秦始皇的座驾,只看到车队最中间的那辆车最豪华。

于是,张良指挥大力士向该车击去。一百二十斤的大铁锤一下将乘车者击毙倒地。张良趁乱钻入芦苇丛中,逃离现场(这个大力之士是否逃生则没有任何记载)。然而,被大力士击中的只是副车,秦始皇因多次遇刺,早有预防准备,所有车辇全部四驾,时常换乘座驾,张良自然很难判断哪辆车中是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幸免于难,但秦始皇嬴政对此事十分恼怒,于是下令全国缉捕刺客,但因无从查起,使张良得以“逍遥法外”,后来不了了之。古博浪沙张良刺秦从此闻名遐迩。

一天,张良闲步沂水圯桥头,遇一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这个老翁走到张良的身边时,故意把鞋脱落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道:“小子,下去给我捡鞋!”张良愕然,但还是强忍心中的不满,违心地替他取了上来。随后,老人又跷起脚来,命张良给他穿上。此时的张良真想挥拳揍他,但因他已久历人间沧桑,饱经漂泊生活的种种磨难,因而强压怒火,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

张良呆视良久,只见那老翁走出里许之地,又返回桥上,对张良赞叹道:“孺子可教矣。”并约张良五日后的早上再到桥头相会。张良不知何意,但还是恭敬地跪地应诺。

五天后,鸡鸣时分,张良急匆匆地赶到桥上。谁知老人故意提前来到桥上,此刻已等在桥头,见张良来到,忿忿地斥责道:“与老人约,为何误时?五日后再来!”说罢离去。结果第二次张良再次晚老人一步。

第三次,张良索性半夜就到桥上等候。他经受住了考验,其至诚和隐忍精神感动了老者,于是老者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十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十三年后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便是老夫。”说罢,扬长而去。这位老人就是传说中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亦称“圯上老人”。

张良惊喜异常,天亮时分,捧书一看,乃《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日夜研习兵书。

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举兵反秦。紧接着,各地反秦武装风起云涌。矢志抗秦的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 后因自感身单势孤,难以立足,只好率众往投景驹(自立为楚假王的农民军领袖),途中正好遇上沛公刘邦率领义军在下邳一带发展势力。

两人相见如故,张良多次以《太公兵法》进说沛公刘邦,沛公刘邦多能领悟,并常常采纳张良的谋略。张良向别人讲述《太公兵法》,大家都听不明白。张良说:“沛公殆天授。”于是,张良改变了投奔景驹的主意,决定跟从刘邦。

广陵县人召平当时帮陈胜攻略广陵县,没能攻下,听说陈胜败逃,秦**队又快要来到,于是召平渡江假传陈胜的命令,封项梁为楚王陈胜的上柱国,并说道:“江东已经平定,赶紧引兵往西攻打秦军。”

秦二世二年二月(公元前208年3月4日至4月1日期间),秦嘉自任为上将军。沛公刘邦与东阳甯君在砀县和秦将司马夷交战,三天打下砀县并收编砀县六千士卒,加上刘邦原有的兵力共计有九千人。

项梁率领八千人渡过长江往西进军。听说东阳县的令史陈婴已经拿下东阳县,项梁派遣使者想要和陈婴联合共同西进。东阳县人想要立陈婴为王,但是陈婴不敢自己领头,而想托身于名门望族,于是陈婴带着东阳县中两万人归属项梁。项梁渡过淮河,英布、蒲将军也领兵前来归属,总计兵力约六七万人,驻扎在下邳。

韩信在项梁渡过淮河后,也仗剑前来投奔,成为项梁麾下小卒,但之后在楚军一直都没有展露声名。

作者小子在此介绍这未来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这个人物经历。

韩信,古淮阴(今属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 。韩信青少年时期,既贫穷又没有好的品行,无法被选为官吏,又不能经商维持生计,常去别人家里蹭吃蹭喝,于是人们大多都讨厌他。 尽管风评不佳,但韩信却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志向。母亲去世后,韩信家中已经穷得连办丧事的钱都没有了,但韩信还是找了一处又高又宽敞的坟地,想着将来那坟地四周能安置下一万户人家来守墓。

韩信曾经多次前往南昌亭的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很讨厌韩信,在一天早上提前把饭煮好并且吃光。到了吃饭时,韩信去了,却没有给他准备的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最终离去不再回来。

韩信在城下钓鱼,一群大娘在河边漂洗丝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很高兴,对那位大娘说:“我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王孙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淮阴县的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韩信胸怀兵法计谋,却只能在项羽麾下做一个执戟郎。项羽哪里知道这个小小执戟小兵,日后是他的对手?

也是项羽为人残暴,虽然和沛公刘邦一样都是起义反秦,这二人的行为作派却完全不一样。正所谓:

欲成大业在开端,有勇非难有德难。

一剑敢挥贤郡守,发硎先已太凶残。

项羽定于江东,与此同时又有几个草头王,霸居一方。欲知来历姓名,且看下一回讲解说明。

沛公刘邦与项羽虽然起兵发迹相同,但是个人行为完全相反。

项羽心狠手辣,为人残忍暴躁。项羽好杀,刘邦仁义,沛中父老,皆非刘邦所杀,而项羽每每攻破一城一池,皆大开杀戒,哪怕投降俘虏皆杀之,甚至有城中百姓若是他看不顺眼的,一时间心情不满也会杀之。项羽的狠毒比秦始皇嬴政还要恶劣,秦始皇嬴政焚书坑儒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为了平息谣言议论,征万千人民子弟修建万里长城是为了防御北方的匈奴,虽然有过,却也有功绩,统一六国,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杀吕不韦和嫪毐,一个是因为吕不韦的野心,一个是因为嫪毐的不安分,屠杀自己同母异父的两个弟弟是为了防止自己皇帝的地位会被别人侵犯。而项羽此人,不好学习,叔父项梁教他练剑,他练剑一半就不练了,教他兵法,他自以为是看不起。他以为自己身材高大,力气才能举起鼎就认为自己了不起,看不起身边为自己卖命的士兵,看不起百姓,把人命当做稻草扎的狗一样卑贱,也难怪项羽日后会不得好死,被刘邦的士兵分尸而死。也是自作自受,因果报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