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济公传奇 > 第414章 燕将救王臣弑主

济公传奇 第414章 燕将救王臣弑主

作者:王钟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2 00:19:04

却说陈胜、吴广举反秦大计,得到了附近饱受秦朝统治之下痛苦的老百姓的积极响应,纷纷“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加入起义队伍。在陈胜、吴广率领下,继攻取蕲县后,不到一个月又连克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酂县(今永城西)、苦县(今鹿邑县)、柘县(今柘城县)、谯县(治所在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等五县,很快把起义的火种带到了自己的家乡中原大地。

陈胜是颇有战略意识的农民领袖。在控制了安徽、河南交界的大片地区后,即决定进攻战略要地陈县。陈县在两周和春秋时期,曾是陈国的都城。战国后期,又曾经是楚国的国都。秦灭六国后,又把陈县定为郡治,足见其地位之重要,如能拿下陈县,对秦无疑是个重大打击。

于是,陈胜率领起义军直逼陈城。这时起义军已拥有战车六、七百乘,骑兵一千多人,步卒数万之众。陈地郡守和县令闻风丧胆,早逃之夭夭,只留下郡丞(郡守副职)龟缩城内,负隅顽抗。已是惊弓之鸟的守城秦军,在起义军的强大攻势下,很快土崩瓦解。起义军杀了郡丞,浩浩荡荡开进陈县县城。

陈胜打下陈县后,即召集当地三老(掌管当地教化的官)和豪杰(有声望的人)共商反秦大计。

这些人虽不是来自农民阶级,但他们也都目睹、亲历了秦朝暴政,特别是看到了陈胜率领起义军短短一个月就连克数县,对陈胜也十分敬重,纷纷建议陈胜称王。他们说:“将军您亲自披甲上阵,手拿武器,讨伐残暴无道的秦国,恢复楚国的社稷,论功应当称王。 ”但也有少数不同议论:认为陈胜自立为王,会让天下人觉得陈胜有私心,而不愿相从。陈胜思虑再三,最后还是果断地做出了称王立国的决定,就以陈县为都城,“号为张楚”,国号为“张楚”(即张大楚国之意,一说以张大楚国为口号),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革命政权。

陈胜打的旗号虽是“张楚”,但并不以恢复楚国故土为目的,而是要推翻秦王朝,解救天下的穷苦百姓。这是他“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思想的身体力行,也是他对统一号令起义军的战略考虑。后来农民革命的实践,有力证明了陈胜决定称王立国的必要性。

张楚政权的建立,推动了全国范围反秦斗争的**,高高飘扬的“张楚”大旗,成了农民起义中心的标志,显示了巨大的号召力。各地以“张楚”军名义都纷纷起事,惩办当地的长官,把他们杀死,来响应陈胜的号召。农民起义的烈火已成燎原之势。在农民革命洪流的推动下,一些贵族残余势力也纷纷收罗旧部,起兵反秦。当时各地反秦力量的着名首领有刘邦、项梁、项羽、英布、彭越等多人。

面对日益高涨的反秦斗争形势,陈胜在吴广及其他农民政权成员的协助下,进一步确定了“主力西征,偏师略地”,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总体战略。他任命吴广为假王(副王),率领起义军主力西击荥阳,取道函谷关,直捣秦都咸阳。同时“令铚人宋留将兵定南阳,入武关”,进而迂回攻关中。

随后又任命武臣、邓宗、周巿、召平等为将军,分别北渡黄河,进攻原赵国地区(今山西北部、河北西南部),向南攻取九江郡,深入淮南地区;进攻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北)、魏国旧地,攻取长江下游、黄河以南大梁(今开封)等地区。

一时间,反秦斗争的烈火燃遍了大江南北。各路起义军勇猛作战,所向披靡,农民革命达到了**。

楚王陈胜派遣将军周章(即周文)西征秦国,到达函谷关时,已有战车千辆,士卒数十万。周章到达戏县,在此驻军。

秦二世皇帝胡亥大为震惊,和群臣商量说:“怎么办啊?”少府章邯说:“贼寇已经来到这里,兵众势强,如今调发近处县城的军队为时已晚。骊山(今陕西临潼东南)刑徒很多,希望能赦免他们,配发兵器让他们出击贼寇。”于是秦二世大赦天下,派章邯为将领去统率骊山刑徒迎击楚军。

与此同时,陈胜派遣魏国人将领周巿带兵夺取并平定魏地,继而向东打到了狄县,狄县闭城固守。

适有故齐王族的田儋,原是战国时期齐国王族,秦国灭亡齐国后,与其堂弟田荣、田横移居狄县(今山东高青县东南)。其在当地势力雄厚,家族强盛,颇得人心。

田儋假意将他的奴仆捆绑起来,让一伙年轻人跟着来到县衙门,想要进县衙面见县令,报请准许杀死奴仆。待见了到狄县的县令时候,田儋趁势拔出宝剑,击杀了狄县的县令,随后召集有声望有权势的官吏和青年们,说道:“各地诸侯都反叛秦朝自立为王,齐国是古时候就受封建立的国家。而我田儋,是齐王田氏族人,应当为齐王。”

众人闻言,都没有表示有异议,于是田儋田儋自立为齐王,并派兵数千人前往攻打周巿。周巿的军队经过魏地,没有遇到过剧烈的战争,猛然看见齐人奋勇而来,知道不便轻敌,于是撤走了。周市军队撤走了后,自号齐王的田儋随即率军向东攻取、平定原齐国的土地。

与此同时,尚又有燕王出现,这个燕王是何人?原来是赵将韩广。

这韩广,原来是秦朝燕地上谷郡的卒史(郡级下属官吏)。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所率农民起义军建立张楚政权之后,部将张耳、陈馀向陈胜请兵攻夺赵地。陈胜应允,于是任命老相识武臣为将军统兵前去攻夺赵地。

武臣率军出发,由白马津(今滑县东北)渡过黄河北上,对当地豪杰宣传道:“秦国数十年来以暴政酷刑祸害天下,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内外骚动,百姓疲敝,横征暴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再加上各种苛法峻刑,使天下父子不相安。陈王奋臂高呼,为天下人首倡反秦,并在楚地称王,方圆二千里,无不响应,家家愤怒,人人战斗,各自报仇雪恨,杀死本县令、丞和本郡守、尉。如今他派吴广、周文率百万大军西击秦国。遇上这个时机却不能成就封侯之业者,不能算是人中豪杰。诸君试着想想吧!天下人都被秦国折磨很久了,用天下之力而攻无道之君,报父兄之怨而成就裂土封侯之业,这是你们这些士人的一个大好时机啊!”

当地的豪杰们对武臣的宣传深感共鸣,于是他的队伍迅速扩大到数万人,被推为“武信君”,攻下赵地的十座城池,但其他城池仍被秦朝官吏坚守。

蒯彻劝武臣推行“传檄而千里定”之策,招降燕国、赵国一带三十余城。身为燕地上谷郡卒史的韩广约在此时,归降武臣。

其后武臣听从了张耳、陈余的劝谏,自立为赵王,以陈馀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自立为王之后,赵王武臣不再受到陈胜的节制。陈胜得知后大发雷霆,想要把赵王武臣等人的家族杀尽,而发兵攻打赵王武臣。房君蔡赐劝阻说:“秦国还没有灭亡就诛杀武臣等人的家族,这等于又树立了一个像秦国一样强大的敌人。不如趁此机会向他祝贺,让他火速带领军队向西挺进,攻打秦国。”

楚王陈胜认为他说得对,听从了他的计策,把赵王武臣等人的家属迁移到宫里,将其软禁了起来,并派使者向赵王武臣祝贺,让他火速调兵西征关中。

在张耳、陈馀的劝告下,武臣不向西发兵,而派韩广夺取燕地,李良夺取常山郡,张黡夺取上党郡。

燕国原来的贵族豪杰劝告韩广说道:“楚国已经立了王,如今赵国也已立了王。燕国地方虽然小,过去也是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希望将军您自立做燕王。”韩广回答说:“我的母亲还留在赵国,使不得。”

燕国人说道:“赵国现在正西面担忧秦国,南面担忧楚国,他的力量不能来限制我们。况且以楚国的强大,都不敢杀害赵王将相的家属,赵国又怎敢杀害将军您的家属呢?”

韩广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于是就自立做了燕王。

过了几个月,赵王武臣派人护送燕王韩广的母亲及其家属来到了燕国。

赵王武臣与张耳、陈余往北攻城掠地到达燕国地界。赵王武臣抄小路出行,被燕国的军队捕获。

燕国将领将赵王武臣囚禁了起来,想要赵国分割一半地盘来换回赵王武臣。赵国每次派去使者,燕国将领就把使者杀了,只要求割地。

张耳、陈余为此感到忧虑,有位厮徒杂役到屋内拜见他们说:“我为诸公说服燕国,驾车带赵王回来。”

屋内的人听了都大笑说道:“派去的使者有十几批,都死了,你凭什么可以救回大王?”

那名厮役于是来到燕国城墙下,燕国将领面见他,厮役问燕国将领说道:“知道我来要什么吗?”

燕国将领说:“你想要回赵王。”厮役说:“您知道张耳、陈余是什么样的人吗?”燕国将领回答道:“是贤能的人。”

厮役说:“您知道他们的志向是想做什么吗?”

燕国将领将回答说道:“想救回他们的大王。”

厮役于是笑了,说:“您不知道这两人的真实想法啊!武臣、张耳、陈余共同依仗兵马拿下赵国几十座城,这时候也都各自想要南面称王,哪会甘心只做卿相终老呢?臣子与主君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回看之前是因为形势刚刚平定,这三人不敢三分赵地而称王,而是依照年龄长幼,先把武臣拥立为赵王,用以平复赵国的民心。现在赵地已经归服,这两人也都想分治赵地来称王,只是时机没到罢了。现今您把赵王给囚禁了,这两人名义上是为了救赵王,实际上是想让燕国杀了他,好让两人能分赵自立。凭一个赵国尚且让燕国吃不消,何况让两个贤王左提右挈,再加上以杀害赵王的罪名来讨伐,灭掉燕国就很容易了。”

燕国的将领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于是把赵王武臣放回去了,厮役驾车载着赵王武臣归国。

秦二世二年十一月(前209年12月5日至前208年1月3日期间),赵王武臣的部将军李良平定了常山以后,回来报告,赵王武臣再派部将军李良夺取太原。

李良的部队到了石邑,秦国的军队已经严密地封锁了井陉,不能向前挺进。秦国的将领谎称秦二世派人送给李良一封信,没有封口,信中说:“李良曾经侍奉我得到显贵宠幸。李良如果能弃赵反正归秦,就饶恕李良的罪过。使李良显贵。”

李良接到这封信,很是怀疑。于是带兵返回邯郸,请求赵王武臣能增加兵力。还没回到邯郸,在路途上遇到了赵王武臣的姐姐外出赴宴而归,赵王武臣的姐姐后面还跟着一百多随从的人马。

李良将军一路奔波,有些疲倦,远远望见如此气魄,一时情急,便认为是赵王武臣,于是伏在地上通报姓名,而赵王武臣的姐姐当时是喝醉了,也不知他是将军,只是让随从的士兵答谢将军李良。

李良一向显贵,从地上站起来,当着随从官员的面,感到很羞愧。随行官中有一个人说:“天下人都背叛暴秦,有本领的人便先立为王,况且赵王的地位一向在将军之下,而今,一个女人家竟不为将军下车行礼,请让我追上去杀了她。”

李良已经收到所谓秦二世的书信,想去请求增加兵力,又想着赵王武臣对待自己似乎不太尊重,矛盾要不要反了赵王,尚未决断,又遇上这件事情,因而发怒,派人追赶赵王武臣的姐姐,将其杀死在道路上,接着率领着他的军队袭击了邯郸。

邯郸方面猝不及防,赵王武臣、邵骚被进攻入城的李良的士兵杀死,而张耳、陈馀则因为耳目众多,早早预感不妙,提前逃脱了。

张耳、陈余收拢了五万士兵,听从了门客的建议找到了赵国王室后裔的赵歇,拥立赵歇为赵王,居住在信都。李良进兵攻击陈余,反被陈余打败,李良只好逃去,归降了秦将章邯。

正是:

人心叵测甚难防,挟刀公然弑赵王。

只叹舆情终未服,战场一鼓便逃亡。

赵王武臣,为燕国所拘禁囚禁,而张耳、陈余二人,竭毕生的智力计谋,却还是不能迎回赵王武臣,而则迎接赵王的大功反而出自一个小小的厮卒,可见哪怕是奴仆或者是普通平凡的人之中,未尝没有才华,正是上上人不一定有上上计,下下人未必没有计。赵王武臣之死,也是受自己姐姐的连累。武臣的姐姐对李良的傲慢轻视,加剧李良内心对赵王武臣的不满,一致派人追杀了赵王武臣的姐姐,又领着士兵攻城入宫杀了赵王。

赵王武臣本是将领出身,在秦朝末年农民起义之中也凭着自己的实力得以自立为王。这来之不易的地位,本来应该更加小心翼翼才是,如果赵王武臣能约束住自己姐姐家人的放浪的行为,赵王武臣的姐姐外出喝酒的时候能不喝醉,或者赵王武臣的姐姐身边的随从能提醒一句,也不至于招惹了李良,而害死了自己的性命,也害死了赵王武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