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京城寻宝记 > 第111章 海外寻奇

京城寻宝记 第111章 海外寻奇

作者:多情神刀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00:07:20

回到北京的第三天,聚宝斋的门口出现了一封没有署名的信。信封是牛皮纸的,边缘已经泛黄,像是辗转了许久才送到我们手里。老张拆开一看,里头只有一张黑白照片和一行小字:

“《九莲观音图》在马尼拉,苏禄王后裔手中。”

照片上是一幅绢本画,画中观音端坐莲台,面容慈悲,衣袂飘飘,右下角钤着一方“德府珍藏”的印。

“这……这是德王府的旧藏?”老张瞪大了眼睛。

老邻居接过照片,手指微微发颤:“错不了,这画风是明末清初的,钤印也对得上。”

我盯着那行字,心里翻腾起来。德王府的珍宝流落海外不是稀奇事,但苏禄王后裔怎么会和这幅画扯上关系?

“去不去?”老张搓着手,眼里闪着光。

老邻居推了推老花镜:“菲律宾可不比济南,人生地不熟的……”

我拍板:“去!但得先摸清底细。”

经过一整夜的努力,我们终于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理出了头绪。原来,苏禄国是明清时期菲律宾的一个穆斯林苏丹国,它在当时的东南亚地区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永乐年间,苏禄东王巴都葛叭答剌率领着一支庞大的使团前来中国访问。这次访问对于两国来说都意义非凡,因此明成祖朱棣给予了他们极其隆重的接待。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在使团返程途中,东王不幸病逝于山东德州。他的离世让所有人都感到悲痛万分,但他的次子安都鲁和三子温哈剌却毅然决定留下来守护父亲的陵墓。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后裔逐渐融入了中国社会,他们的后代也开始使用“安”和“温”这两个姓氏,被人们称为“安温二姓”。这段历史故事不仅展现了中菲两国之间深厚的友谊,也见证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可这跟德王府有什么关系?”老张挠头。

老邻居翻出一本《明史·苏禄传》:“德王朱由枢被清兵俘虏后,曾有一支王府护卫护送家眷南逃,据说在福建沿海遇上了苏禄商船……”

我猛地反应过来:“你是说,德王府的人可能带着画逃到了菲律宾?”

老邻居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说道:“苏禄王室与明朝的关系确实非同一般啊,当年他们之间的交往就非常密切。所以说,他们收留几个落难的宗室,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事情呢。”

时光荏苒,转眼一周过去了。终于,我们乘坐的飞机抵达了目的地——马尼拉。这座位于东南亚的古老城市,给人一种独特的感觉。一走出机舱,一股闷热潮湿的空气便扑面而来,让人不禁有些喘不过气来。

漫步在马尼拉的街头,耳边不时传来摩托车的轰鸣声,这些车辆在狭窄的街道上穿梭,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喧嚣与活力。街道两旁,西班牙殖民时期留下的老建筑与现代化的商场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景象。古老的建筑散发着历史的韵味,而现代化的商场则展现出时代的气息,两者相互映衬,显得光怪陆离,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时空交错的世界中。

按信上的线索,我们找到了帕西格河畔的一家古董店。店主是个华裔老头,姓陈,听说我们来自北京,立刻用带着闽南腔的普通话招呼:“三位老板,想看什么?”

老邻居掏出照片:“陈老板,见过这幅画吗?”

陈老头眯眼一瞧,脸色微变,随即笑道:“这东西可不好找……”

我直接摊牌:“我们愿意出高价。”

他左右看看,压低声音:“画在苏禄王后裔手里,但人家不缺钱。不过……”他搓了搓手指,“要是能带件德王府的物件交换,或许有戏。”

我们仨对视一眼——这是要“以物易物”?

第二天傍晚,陈老头带我们去了王城区一栋西班牙风格的老宅。开门的是一位戴白帽的老者,自称苏禄王二十二世孙,名叫贾马尔·基拉姆。

客厅里摆着明清瓷器、阿拉伯铜壶,还有一副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图。贾马尔请我们喝了杯薄荷茶,慢悠悠地说:“德王府的画,确实在我这儿。”

他起身从内室捧出一个紫檀木匣,展开的刹那,我们呼吸都停滞了——正是《九莲观音图》!绢色泛黄但保存完好,观音的眉眼如生,莲瓣上的金粉依然闪亮。

老邻居仔细查验后,冲我微微点头:真迹无疑。

“这画怎么到您手中的?”我试探着问。

贾马尔抚摸着画轴:“我的祖先曾救过一位明朝王爷,画是那位王爷赠的谢礼。”

老张忍不住插嘴:“能转让吗?价钱好商量。”

贾马尔却摇头:“祖训说,此画只能换回德王府的另一件珍宝。”

我们傻眼了。老邻居急中生智:“您看这个行吗?”说着掏出从五峰山带回的玉板。

贾马尔接过玉板,手指摩挲着“德庄王圹”四字,突然老泪纵横:“三百多年了……终于等到了。”

交易刚达成,变故陡生。一群持刀歹徒踹开大门,为首的竟是陈老头!

“把画交出来!”他狞笑着,“老子盯这幅画十年了!”

贾马尔护住画轴,怒斥:“你这叛徒!当年你祖父偷卖王室文物,现在还敢来抢?”

老张抄起花瓶就要拼命,我赶紧拦住,低声对老邻居说:“拖住他们,我报警!”

混乱中,贾马尔突然吹响一枚骨哨。片刻后,十几个持棍棒的苏禄青年冲进院子,将歹徒团团围住。原来这里是苏禄王后裔的族地,街坊全是自己人!

陈老头见势不妙想跑,被老张一个扫堂腿撂倒,摔了个狗啃泥。

马尼拉警方带走了陈老头一伙。临别时,贾马尔将一幅临摹的《九莲观音图》送给我们:“真迹要留在苏禄,但副本请带回中国,算是物归原主。”

在回京的飞机上,我和同伴们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仔细研究那份副本。我们小心翼翼地将它展开,生怕稍有不慎就会损坏这珍贵的文物。

正当我们全神贯注地观察时,坐在我旁边的老邻居突然发出一声惊讶的“咦”。他的声音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大家纷纷看向他所指的方向。

“你们看观音的莲台!”老邻居兴奋地说道。

我们定睛一看,果然在莲瓣的间隙中发现了一些极小的字迹。这些字非常微小,不仔细看根本无法察觉。

我凑近仔细辨认,发现这些字竟然是连成一句话的。当我将它们逐一念出来时,所有人都震惊了——这竟然是崇祯帝的密诏!

“这画……是德王准备南逃时带的信物?”老张难以置信地惊呼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