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京城寻宝记 > 第110章 王孙悲歌

京城寻宝记 第110章 王孙悲歌

作者:多情神刀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2 00:07:20

五峰山德王陵的遭遇至今仍让我心有余悸。那幅被截成七段的五彩雕龙壁画,仿佛在诉说着一段被人遗忘的历史;德端王与侧妃的亡魂,似乎在冥冥之中向我们传递着某种信息;而墓中残存的玉板铜片,则像是一把打开秘密之门的钥匙,引领我们去揭开这座陵墓背后隐藏的真相。

当我们第一次进入德王陵时,就被那幅五彩雕龙壁画所吸引。壁画上的龙栩栩如生,仿佛要从墙壁上飞出来一般。然而,当我们仔细观察时,却发现这幅壁画竟然被人残忍地截成了七段,每一段都散落在墓室的不同角落。这一发现让我们感到十分震惊,同时也对这座陵墓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着我们在陵墓中的深入探索,我们遇到了更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德端王与侧妃的亡魂在墓室中游荡,他们的身影若隐若现,让人毛骨悚然。而那些墓中残存的玉板铜片,上面刻满了奇怪的符号和图案,这些符号和图案究竟代表着什么呢?

经过一番研究和推理,我们逐渐意识到,这座陵墓背后隐藏的历史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沉重得多。这些玉板铜片或许是德端王生前的重要遗物,上面记录着他的生平事迹或者某种秘密。而那幅被截成七段的五彩雕龙壁画,也许是被人故意破坏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这段历史。

面对如此多的谜团和疑问,我们决定继续深入调查这座陵墓。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一定能够揭开这座陵墓背后隐藏的真相,还原那段被人遗忘的历史。

“那壁画要是还在,得值多少钱啊……”老张咂咂嘴,眼里闪着惋惜。

老邻居摇摇头:“钱倒是其次,关键是那段历史。德王陵被盗了那么多次,真正的好东西早没了。”

我翻着从济南带回来的《五峰山志略》,忽然看到一段记载:“崇祯十二年,清兵破济南,德王朱由枢被俘,王府遭焚,陵墓亦遭劫掠……”

“咱们得再去一趟东菜园村。”我合上书,“村里老人肯定知道更多。”

依山而建的小村落。村里大多是留守老人,年轻人都去了城里打工。我们在村口的小卖部买了瓶水,跟老板搭话:“大爷,听说咱这儿以前是给德王守陵的?”

老板是个六十来岁的瘦老头,闻言眯起眼打量我们:“你们是……搞考古的?”

老邻居笑了笑:“我们是收古玩的,对德王陵的历史感兴趣。”

老头沉吟片刻,指了指村后的一间老屋:“去找老江头吧,他家祖上就是守陵户。”

老江头今年八十多了,是村里最年长的老人。他家的土坯房低矮陈旧,院子里摆着几口腌菜缸,墙上挂着发黄的族谱。见我们上门,他倒也没拒绝,颤巍巍地给我们倒了三碗粗茶。

“德王陵啊……”老江头叹了口气,“我爷爷那辈人常说,崇祯十二年,济南城破那天,天都是红的。”

老江头的故事,把我们带回了那个血与火的年代。

崇祯十二年(1639年),清军大举南下,济南城被围。德王朱由枢率王府护卫死守,但寡不敌众,最终城破被俘。清兵入城后,烧杀抢掠,德王府被付之一炬,珍珠泉大院化作焦土。

“那时候,五峰山这边也不太平。”老江头啜了口茶,眼神浑浊,“清兵前脚刚走,后脚就来了伙土匪,叫‘黑山帮’。”

黑山帮的头子叫赵黑虎,原是济南卫的逃兵,趁乱拉了一帮亡命之徒,专劫大户。他们听说德王陵里有珍宝,便带着铁锹、镐头上了山。

“那会儿守陵的官兵早跑光了,就剩我们江家几个老弱病残。”老江头的声音低了下去,“赵黑虎带人砸开德庄王的墓,把里头的金玉器皿全抢了,连棺椁都劈了当柴烧……”

老张听得拳头攥紧:“这帮畜生!”

老江头苦笑:“还没完呢。他们抢完陵墓,又盯上了长清县城。”

黑山帮在德王陵得手后,胆子更大,直接攻打了长清县城。当时的知县叫刘守谦,是个文官,手下只有几十个衙役,根本挡不住如狼似虎的土匪。

“那天晚上,县城火光冲天。”老江头的声音发颤,“赵黑虎放话,要抢光县衙库银,再把富户家的闺女全掳走。”

危急时刻,一个叫周铁山的巡检站了出来。他是退伍老兵,带着十几个乡勇死守县衙,用火铳和弓箭硬是撑到了天亮。土匪没占到便宜,恼羞成怒,放火烧了半条街才撤。

“后来呢?”我追问。

老江头叹了口气:“后来……清兵占了山东,黑山帮投了清军,成了‘绿营兵’,反倒更嚣张了。”

直到顺治年间,清廷稳定了局势,才开始整顿地方。黑山帮没了利用价值,被新任山东巡抚张存仁列为“匪患”,派兵围剿。

“那会儿赵黑虎已经死了,接替他的是他儿子赵二愣。”老江头说,“这小子比他爹还狠,占着五峰山当山大王,连官府的税粮都敢劫。”

顺治八年(1651年),清军调集济南、泰安两府兵力,包围五峰山。赵二愣带着残部躲进德王陵的地宫,想借复杂的地形周旋。

“可清军更狠。”老江头冷笑,“他们不进去,直接往盗洞里灌烟,熏了三天三夜。”

最后,赵二愣和十几个土匪被熏死在地宫里,尸体拖出来时,浑身漆黑,眼珠子都凸出来了。清军砍了他们的脑袋,挂在长清县城门上示众,以儆效尤。

“从那以后,德王陵就彻底荒了。”老江头站起身,从柜子里取出一个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块残缺的玉板,上面刻着“德庄王圹”几个字。

“这是……”老邻居眼睛一亮。

“我爷爷从盗洞边上捡的。”老江头摩挲着玉板,“他说,德王的魂儿还在山里,得有人守着。”

我心头一震:“所以你们江家一直没搬走?”

老江头点点头:“守陵户的命,祖祖辈辈都这样。”

傍晚,我们跟着老江头去了德王陵。夕阳下的青崖寨荒草丛生,残存的石垣墙像老人的脊梁,倔强地挺立着。

“那就是德庄王墓。”老江头指着山坡上一处塌陷的封土堆,“93年考古队挖过,里头早空了。”

我们走近一看,墓道口还留着当年的探方痕迹,旁边的石碑断成两截,字迹模糊不清。

突然,老张“咦”了一声,蹲下身拨开杂草:“你们看,这石头上有字!”

我们凑近一看,是一行刻在青砖上的小字:

“崇祯十二年腊月,黑山贼掘我祖陵,天必诛之!”

老江头脸色一变:“这是……当年守陵人刻的。”

夜风掠过山岗,仿佛带着百年前的呜咽。

回京城的路上,我们谁都没说话。老张攥着那块玉板,老邻居翻着笔记,而我则想着老江头的话——“德王的魂儿还在山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