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895集:医馆联盟,联合各地分馆建应急体系

入夏的汴京城接连下了三天暴雨,护城河水漫过堤岸,城南低洼处已是一片泽国。和安堂医馆的后院里,药童们正踩着没过脚踝的泥水,将晾晒的药材往屋檐下搬,木盆碰撞的声响里,还混着远处灾民的呼救声。

素问站在廊下,青布裙摆被风卷得猎猎作响。她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字条,是两日前从洛阳分馆传来的急信——洛阳也遭了水灾,分馆里的药材只够支撑三日,可周边村落还有上百个灾民等着诊治,信末的字迹潦草,还洇着几点褐色的血渍,想来是送信人在洪水里跋涉时受了伤。

“姑娘,城西的粥棚又来催人了,说有十几个灾民得了痢疾,上吐下泻的,咱们馆里的黄连和葛根已经快用完了。”药童小墨跑过来,裤脚全是泥,脸上满是焦急,“还有城北的瘟疫隔离区,刘大夫派人来说,石灰不够用了,要是再不补充,怕要扩散开来。”

素问深吸一口气,指尖将字条捏得更紧。和安堂虽是汴京城最大的医馆,可自打半月前灾情爆发,每日接诊的灾民就翻了三倍,药材消耗得比预想中快太多。她原本以为各地分馆能互相接济,可如今看来,洛阳、郑州、许昌的分馆都自身难保,就连离汴京最近的商丘分馆,也传来了“缺医少药”的消息。

“去把库房的账册拿来。”素问转身往堂屋走,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再派人去趟太医院,问问李院判之前答应调拨的药材,什么时候能到。”

小墨应了声,刚要转身,就见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汉子跌跌撞撞地闯进来,浑身湿透,怀里还抱着个昏迷的孩童。“大夫!求您救救我儿子!”汉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泥水溅了满地,“他在水里泡了半天,回来就发烧,现在连气都快喘不上了!”

素问连忙上前,手指搭在孩童的腕上——脉象浮数,呼吸急促,是典型的风寒夹湿证。她刚要吩咐小墨取药,就见堂外又涌进来一群灾民,有拄着拐杖的老人,有抱着孩子的妇人,一个个面色蜡黄,要么咳嗽不止,要么腹痛难忍。

“姑娘,咱们的诊室已经满了,连走廊都站不下人了。”负责分诊的老药工急得直跺脚,“还有几个重症病人,得立刻施针,可现在连个空床都没有。”

素问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一阵发沉。她当初创办和安堂,就是想让百姓能看上病、吃得起药,可如今一场水灾,就把所有的秩序都打乱了。若是只靠汴京总馆,别说救周边的灾民,就连城里的人都未必能顾得过来。

“不行,得联合各地的分馆。”素问突然开口,眼神渐渐变得坚定,“小墨,你立刻去备马,带上我的信物,分头去洛阳、郑州、许昌的分馆,让他们的馆主三天后务必来汴京总馆议事。”

“姑娘,现在路上不安全,到处都是洪水,派去的人怕是……”小墨有些犹豫。

“越是不安全,越要去。”素问打断他,从腰间解下一块刻着“和安”二字的玉佩,“你告诉他们,这不是普通的议事,是关乎数十万灾民性命的大事,若是来不了,以后和安堂的分馆,也就没必要存在了。”

小墨见她态度坚决,不敢再劝,接过玉佩就去安排人手。素问则转身回到账房,铺开一张巨大的地图,用炭笔在汴京、洛阳、郑州、许昌、商丘几个地方圈了圈——这五个地方是和安堂分馆的主要分布地,若是能把它们连起来,形成一个应急体系,药材和人手就能互相调配,总比各自为战要强。

接下来的三天,素问几乎没合过眼。她一边安排医馆的人继续接诊灾民,一边清点库房的药材和物资,还让人在医馆后院搭了个临时的棚子,用来安置无家可归的老弱妇孺。期间太医院派来的人说,宫里的药材也紧缺,之前答应调拨的药材,只能减半送来,素问听了,也只是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她知道,指望别人不如靠自己。

第三天傍晚,洛阳分馆的馆主周大夫第一个到了。他浑身是泥,衣服上还破了几个洞,一进门就拉着素问的手说:“素问姑娘,你可算找我了!洛阳那边的情况比你想的还糟,我们馆里的药材早就空了,我是一路从洪水里蹚过来的,路上还救了两个灾民,可惜……”说到这里,他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紧接着,郑州分馆的馆主赵大夫、许昌分馆的馆主孙大夫也陆续赶到。商丘分馆的馆主李大夫来的时候,还带了十几个药农,每个人背上都扛着满满的药材。“我把分馆里能调动的药材都带来了,还有这些药农,都是熟手,能帮忙采药、炮制。”李大夫抹了把汗,语气里满是恳切,“素问姑娘,你说吧,要我们怎么做,我们都听你的。”

素问看着眼前这些风尘仆仆的人,心里一阵暖流。她让人先给他们准备了饭菜,等众人吃饱喝足,才把他们带到堂屋,指着墙上的地图说:“各位,如今灾情蔓延,单凭咱们一个分馆,根本撑不了多久。我想,咱们不如成立一个‘医馆联盟’,把五个分馆的资源整合起来,建一个应急体系。”

“医馆联盟?”周大夫皱了皱眉,“怎么个联盟法?”

“我有三个想法,想跟各位商量。”素问拿起炭笔,在地图上画了几条线,“第一,建立‘药材互助网’。咱们把每个分馆现有的药材都统计清楚,列一个清单,哪个地方缺什么药材,就近的分馆先调拨过去。比如商丘离汴京近,以后汴京缺药材,商丘就多支援;洛阳缺药材,郑州和许昌就多帮忙。这样既能避免浪费,又能保证每个地方都有足够的药材用。”

赵大夫点了点头:“这个主意好!之前洛阳缺黄连,我们郑州馆里还有不少,可就是不知道,要是早能互通消息,也不至于让那么多灾民受苦。”

“第二,组建‘流动医队’。”素问继续说道,“每个分馆抽调三到五名得力的大夫和药童,组成流动医队,去周边受灾严重但没有医馆的村落巡诊。医队携带便携的药材和器械,既能诊治病人,又能教灾民们一些防疫的知识,比如喝开水、勤洗手、掩埋尸体,避免瘟疫扩散。”

孙大夫听到这里,立刻站起身:“我同意!许昌周边有十几个村落,都被洪水淹了,里面的灾民根本出不来,正需要流动医队去救他们。我这就回去挑选人手,保证明天就能出发。”

“第三,设立‘应急粮仓’。”素问的目光落在地图上的几个重镇,“咱们医馆虽然主要是治病,但灾民们若是连饭都吃不饱,再好的药也没用。我想跟各地的粮商合作,用咱们医馆的药材换粮食,在每个分馆都设立一个应急粮仓,专门给病重的灾民和老弱妇孺提供食物。”

李大夫听了,笑着说:“这个好办!商丘的粮商王老板,之前得了重病,是我治好的,他一直想报答我。我现在就写信给他,让他先捐一批粮食过来,以后咱们再用药材跟他换。”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兴奋,之前的焦虑和疲惫,仿佛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希望冲淡了。素问看着他们,心里也松了口气——她知道,这个应急体系要想真正运转起来,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路途艰险、药材损耗、粮商不配合等等,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第二天一早,五个分馆的人就开始行动起来。商丘分馆的李大夫让人把带来的药材卸下来,一部分留在汴京总馆,一部分运往郑州;周大夫则带着洛阳分馆的人,跟着汴京的流动医队,一起去了城西的灾区;赵大夫和孙大夫也各自赶回分馆,挑选人手,准备组建自己的流动医队。

素问则留在汴京总馆,一边指挥药童们整理药材,一边接待前来就诊的灾民。中午的时候,太医院的李院判突然来了,看到医馆里井然有序的景象,又听说了医馆联盟的事,不禁对素问刮目相看:“素问姑娘,没想到你竟然有如此魄力,能把各地的分馆联合起来。之前宫里调拨的药材,我已经跟陛下请示过了,不仅不少,还多拨了一倍,等下就会有人送过来。”

素问连忙道谢,心里却明白,这不过是个开始。接下来的日子,她还要跟各地的分馆保持联系,及时调整药材和人手的调配,还要跟粮商谈判,保证应急粮仓的粮食供应。

傍晚的时候,小墨兴冲冲地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姑娘,洛阳分馆传来消息,周大夫的流动医队已经到了第一个村落,治好了十几个病人,村民们都特别感激,还主动帮忙搭建临时的诊棚呢!”

素问接过信,看着上面熟悉的字迹,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她走到廊下,望着远处渐渐落下的夕阳,晚霞把天空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虽然洪水还没退,灾情还没结束,但她知道,只要这个应急体系能一直运转下去,只要大家都不放弃,总有一天,灾难会过去,百姓们也能重新过上安稳的日子。

几天后,汴京的洪水开始慢慢退去,各地的灾情也逐渐得到控制。医馆联盟的应急体系越来越完善,不仅五个分馆之间能互相调配资源,就连周边一些小的医馆,也主动加入进来,想要一起为灾民出份力。

素问站在和安堂的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医队和运送药材的马车,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应急体系,更是一份希望的传承——只要医者同心,百姓同心,再大的灾难,也终会被战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