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811集:瘟疫预警,素问依手记辨异常

暮春的咸阳城已褪去料峭寒意,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济世医馆门前已排起长队。竹编的幌子在微风中轻轻晃动,“济世”二字染着朱砂红,映着晨光格外醒目。素问刚将最后一味药材按分量包好,递到等候的老妇手中,指尖还沾着当归与甘草混合的暖香,就见学徒阿石捧着个陶碗匆匆从后门跑进来,脸色比檐角垂落的露珠还要白。

“先生!您快看看,城西张屠户家的小儿子,今早突然就烧得胡言乱语,身上还起了些红斑!”阿石跑得急,陶碗里的药汁晃出几滴,落在青石板上晕开深色痕迹。他是三个月前通过考核的学徒,平日最是沉稳,此刻声音却发颤,“我按您教的法子摸了脉,脉象又浮又数,不像是寻常风寒。”

素问握着药包的手顿了顿,指尖的暖意仿佛被瞬间抽走。她放下油纸包,接过阿石手中的陶碗——碗底还残留着些许褐色药渣,是昨夜阿石替张屠户儿子熬的风寒药,此刻却成了无用之物。“红斑长在何处?是连片的还是散在的?”她语速平稳,指尖却已不自觉地攥紧了袖口,那里藏着半本泛黄的手记,纸页边缘早已被反复翻阅磨得发毛,正是扁鹊遗留的医案集。

“在脖颈和胸口,是一小片一小片的,像是被蚊虫叮咬后肿起来的,可又比那红得深。”阿石回忆着,眉头拧成了结,“张屠户说,昨夜孩子还好好的,今早起来就喊头疼,接着就烧得厉害,连水都喝不进了。”

素问没再多问,转身从药柜最上层取下一个木盒,里面放着银针和诊脉用的绢帕。“你去前堂告知秦斩,说我去城西出诊,若有急症病患,让他先稳住,等我回来。”她话音刚落,就见一道玄色身影从门外走进来,腰间佩剑的穗子还带着风,正是刚从城外军营回来的秦斩。

“不必让阿石跑了,我与你同去。”秦斩的声音沉稳,目光落在素问手中的木盒上,“看你神色,不像寻常病症?”他与素问相识多年,早已熟悉她行医时的模样——寻常病症她总是从容不迫,唯有遇到棘手的疑难杂症,才会这般指尖发紧。

素问点了点头,将袖口的手记抽出一角,露出泛黄的纸页:“张屠户儿子的症状,与手记里记载的‘时疫初起’有些像。”她说话时,指尖轻轻拂过纸页上的字迹,那是扁鹊当年记录的瘟疫早期症状,“发热、红斑、脉象浮数,若只是一例倒也罢了,就怕……”

话未说完,就见另一个学徒阿禾跌跌撞撞地跑进来,脸色同样难看:“先生!不好了!城南李婆婆家的孙子,还有东市卖布的王掌柜,今早都突然发热,身上也起了红斑!”

“三个了。”素问的声音沉了下去,她迅速将手记揣回袖口,提起木盒就往外走,“秦斩,我们分头去看——你去城南和东市,我去城西,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尤其是红斑的形态和发热的时辰,回来我们汇总。”

秦斩颔首,伸手将挂在墙上的佩剑取下:“你放心,我会记下所有细节,若遇到可疑情况,我会先让人把患者隔离在自家院落,不让他们外出。”他知道瘟疫的厉害,当年在战场上见过太多因时疫而亡的士兵,如今咸阳城里出现疑似病例,绝不能掉以轻心。

素问快步走出医馆,晨光已将薄雾驱散,街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挑着菜担的农夫、推着小车的货郎,还有背着书包去私塾的孩童,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寻常日子的平和。可素问的心却像被一块石头压着,她想起手记里的话:“时疫之起,初若星火,不及时扼制,便成燎原之势。”

城西张屠户家的院落不大,院墙是用黄土夯的,院门口已经围了几个邻居,都踮着脚往里面看,脸上满是担忧。素问刚走到门口,就听见屋里传来孩子的哭闹声,夹杂着张屠户的叹息。

“张屠户,我是素问,开下门。”素问敲了敲门,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门很快被打开,张屠户满脸憔悴,眼眶通红:“素先生,您可来了!您快救救我家娃吧!”他说着,就想跪下磕头,被素问一把扶住。

“先带我去看孩子。”素问走进屋,一股热气夹杂着淡淡的腥气扑面而来,屋里的窗户关得严严实实,炕上铺着厚厚的被褥,孩子躺在床上,小脸烧得通红,闭着眼睛胡言乱语,脖颈处的红斑在火光下格外刺眼——那是成片的淡红色丘疹,边缘有些模糊,用手一按,红色会暂时褪去,松开后又立刻恢复。

素问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额头,滚烫的温度让她指尖一颤,又翻了翻孩子的眼皮,结膜有些充血。她取出银针,在孩子的合谷、曲池两穴轻轻刺入,动作又快又准,“我先扎针退热,你去把屋里的窗户打开一半,保持空气流通,切记不要让孩子再盖这么厚的被子,免得热气散不出去。”

张屠户连忙点头,手脚麻利地打开窗户,新鲜的空气涌进来,屋里的闷热感稍稍缓解。素问又从木盒里取出纸笔,一边记录症状,一边问道:“孩子昨夜有没有吃什么特别的东西?或者接触过什么外人?”

“没有啊。”张屠户皱着眉回忆,“昨夜就吃了些小米粥和咸菜,天黑后就没出过门,也没人来家里串门。”他顿了顿,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昨天下午我去街口的水井挑水时,看见有个从外地来的货郎在井边喝水,还咳嗽了好几声,会不会是……”

素问握着笔的手一顿:“那个货郎是什么模样?往哪个方向去了?”

“个子不高,背着个布包袱,像是往城北方向走了。”张屠户努力回忆着,“他穿的衣服上沾了些泥土,看着像是走了远路。”

素问将这些信息一一记下,又嘱咐张屠户:“这几日你和家人都不要外出,我会让人送些预防的草药来,每天熬水喝。若有邻居来探望,就说孩子只是普通风寒,让他们不要靠近,免得传染。”她知道,此刻还不能声张,否则只会引起百姓恐慌,可也必须做好初步的隔离措施。

离开张屠户家时,太阳已经升得很高,街上的行人更多了。素问刚走到巷口,就看见秦斩骑着马过来,马鞍上挂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他记录的症状。

“怎么样?”两人几乎同时开口,又不约而同地停下,等着对方先说。

“城南李婆婆的孙子和东市王掌柜的症状,与张屠户儿子一模一样——发热、红斑、脉象浮数,而且他们都提到,昨天下午在自家附近的水井边,见过一个外地来的货郎。”秦斩翻身下马,将布包递给素问,里面是他画的红斑草图,与素问记录的几乎无二,“我已经让人去城北追查那个货郎的下落,另外让阿石和阿禾带着预防草药,去三个患者家附近的院落分发,让居民们都熬水喝。”

素问接过布包,看着里面的草图,心沉得更厉害了:“三个患者住在不同的区域,却都见过那个货郎,而且都在昨天下午接触过水井——那货郎很可能就是传染源,他身上带着的病菌,通过井水扩散开来了。”她想起手记里的另一段记载:“时疫传播,多借水、借风、借接触,若水源被污,染者必众。”

“我已经让人去封了那三口井,并且告知附近居民,暂时不要饮用井水,改用医馆送来的干净水。”秦斩说道,他早已考虑到水源的问题,“另外,我让人去通知咸阳令,让他派衙役协助我们追查货郎,同时密切关注城里的其他患者,一旦发现有类似症状的人,立刻送到医馆隔离。”

素问点了点头,从袖口取出那本扁鹊手记,翻到记载时疫的那一页,递给秦斩:“你看这里,扁鹊当年记录的时疫,初起时就是发热、红斑,若不及时治疗,三日内就会出现呼吸困难、便血等症状,死亡率极高。而且这种时疫传播速度极快,不出十日,就能蔓延整个城池。”

秦斩接过手记,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眉头拧得更紧了:“这么说,我们最多只有十日时间,必须在十日之内找到传染源,研制出治疗的药方,否则咸阳城就危险了。”

“嗯。”素问的声音有些沉重,“我需要立刻回医馆,整理手记里的药方,同时采集患者的血液和唾液,研究病菌的特性。你继续追查货郎的下落,一定要找到他,问清楚他从哪里来,接触过哪些人,有没有其他同行的人——只有找到传染源的源头,才能彻底切断传播途径。”

两人不再多言,立刻分头行动。素问快步走回医馆,刚进门就看见前堂里围了几个病患,都是来看寻常病症的。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焦虑,脸上露出平和的笑容,一一为病患诊脉、开方,只是在开方时,悄悄在每个药方里加了些预防时疫的草药。

等送走最后一个病患,素问立刻关上医馆的大门,在门上挂了个“暂歇半日”的木牌,然后转身走进后院的药房。药房里摆满了药柜,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草药的香气,平日里这里是素问最安心的地方,可此刻,她却觉得每一秒都无比珍贵。

她将扁鹊手记摊在桌上,仔细翻阅着里面的药方,寻找着治疗时疫的记载。手记里提到,当年扁鹊治疗时疫,用的是“清瘟解毒汤”,由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十几种草药组成,可素问知道,时疫的病菌会不断变异,当年的药方未必适用于现在的情况,必须根据当前患者的症状进行调整。

她取出三个小瓷碗,分别从张屠户儿子、李婆婆孙子和王掌柜家采集的血液样本倒入碗中,然后加入不同的草药汁液,观察血液的变化。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上,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她时而皱眉思索,时而提笔记录,连午饭都忘了吃。

直到傍晚时分,秦斩才回来,脸上带着疲惫,却也有一丝欣慰:“找到那个货郎了,他在城北的破庙里病倒了,症状比那三个患者更严重,已经出现了呼吸困难的症状。我们问过了,他是从河东郡来的,那里半个月前就爆发了时疫,他是逃出来的,一路上还接触过十几个同行的货郎,那些人现在不知道散到哪里去了。”

素问闻言,心中一紧:“这么说,除了咸阳城,其他地方也可能已经出现了患者?”

“嗯,我已经让人快马加鞭去通知河东郡的官员,让他们做好防疫措施,同时追查其他货郎的下落。”秦斩走到桌边,看着桌上的药方和血液样本,“你这里怎么样?有没有找到合适的药方?”

素问拿起一张纸,上面写着调整后的“清瘟解毒汤”药方:“我根据患者的症状,在原来的药方里加了些黄芩和栀子,增强清热解毒的功效,刚才已经让阿石去熬药了,等会儿先给那个货郎服用,看看效果。另外,我发现这种病菌怕高温,用煮沸的水可以杀死病菌,所以必须让百姓们都喝开水,不要喝生水。”

秦斩点了点头,伸手拍了拍素问的肩膀:“辛苦你了,接下来我们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素问抬起头,看着秦斩眼中的坚定,心中的焦虑渐渐消散。她知道,这场瘟疫预警来得及时,只要他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扼制住时疫的蔓延,不辜负扁鹊手记里的遗志,也不辜负咸阳城里百姓的信任。

夜色渐深,医馆的灯还亮着,药锅里的草药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散发出浓郁的药香。素问和秦斩坐在桌前,一边整理着患者的信息,一边商量着接下来的防疫措施,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亮了桌上的扁鹊手记,也照亮了两人眼中的决心——这场与瘟疫的较量,他们必须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