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810集:收徒考核,严格筛选传医术

晨光刚漫过咸阳城的青砖黛瓦,济世医馆门前已排起蜿蜒长队。木牌上“收徒考核”四字用朱砂写就,在晨雾里透着庄重——这是医馆自去年立馆以来首次公开收徒,消息传出三日内,竟有近两百人从周边郡县赶来,既有束发少年,也有鬓角染霜的老药农。

素问站在医馆二楼窗前,指尖轻轻摩挲着案上那本泛黄的扁鹊手记,封皮上“医者仁心,非慧者不传,非仁者不授”的字迹,是她昨夜特意用墨笔描过的。身后传来脚步声,秦斩一身玄色劲装,腰间佩刀未卸,显然是刚从城外军营巡查回来:“听说今早有人寅时就来排队,还有个老汉带着孙子从栎阳赶来,脚都磨破了。”

素问回头时,眼底已没了平日诊病时的沉静,多了几分忧虑:“医道是活人性命的手艺,若选了心术不正或是资质愚钝的,不仅误人子弟,将来还可能害人性命。这次考核,必须严上加严。”

秦斩走到她身边,目光扫过楼下攒动的人群,指尖在窗沿轻轻敲了敲:“你放心,规矩我都跟护卫们交代好了,考核分三关,每一关都有专人盯着,绝不许有人徇私舞弊。第一关的‘辨药’,药材我亲自从后山药圃挑的,有几味连药农都容易弄混的,正好考考他们的细心。”

说话间,医馆大门吱呀推开,负责主持考核的老药工李伯捧着木盘走出来,盘里整齐码着二十个白瓷小碗,每个碗里盛着不同的药材粉末或切片。排队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李伯清了清嗓子,声音透过清晨的空气传得很远:“诸位乡亲,第一关辨药,半个时辰内,写出这二十味药材的名称、性味与主治,写错两味以上者,直接淘汰。”

人群中一阵骚动,有人兴奋地捋起袖子,也有人紧张地攥紧了手里的纸笔。一个穿粗布短打的少年率先上前,他叫阿禾,是咸阳城西药铺掌柜的儿子,自幼跟着父亲认药,可当他看到第七个碗里那团灰白色的粉末时,还是皱起了眉头——这粉末和川贝母的粉末极为相似,但气味里多了一丝微苦,他凑近闻了闻,忽然想起父亲曾说过,有一种叫“平贝母”的药材,外形与川贝相似,却性寒,误食会伤脾胃。

“是平贝母,性味苦、甘,微寒,主治肺热燥咳。”阿禾提笔写下答案时,指尖还有些发颤,他抬头时,正好对上二楼素问的目光,那目光里没有评判,只有鼓励,让他莫名松了口气。

半个时辰后,第一关考核结束,近两百人里,竟有七十多人被淘汰。有人对着写错的答案捶胸顿足,也有人默默收拾东西离开,李伯将合格者的名单递给素问时,忍不住叹道:“姑娘这关设得好,好多人连常见的甘草和黄芪都分不清,真要是收了这样的徒弟,迟早出乱子。”

素问接过名单,目光落在“阿禾”二字上,又看向楼下那个正帮着老药农收拾木盘的少年,轻声道:“第二关‘断症’,我亲自来考。让他们依次进后堂,每人面对一个‘病人’,说出病症与治法,说错者淘汰。”

后堂里,五个“病人”早已坐定——有患风寒咳嗽的护卫,有假装腹痛的药童,还有一个真的得了消化不良的老伙计。阿禾走进后堂时,看到的是一个捂着胸口、脸色发白的中年男子。他想起素问曾在医馆里讲过,胸痛分多种,若伴有气短、出汗,可能是心脉不畅,若伴有咳嗽、痰多,则是肺疾。

“大叔,您胸痛时,是不是总觉得气不够用,还爱出汗?”阿禾轻声问道。中年男子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是啊,尤其是早上起来的时候,疼得最厉害。”阿禾又摸了摸他的脉搏,脉细而弱,再看他舌苔淡白,心里有了数:“您这是心脉不畅,该用丹参、川芎煮水喝,再少沾些油腻的东西,多歇着。”

中年男子刚要说话,屏风后传来素问的声音:“为何不用当归?当归也能活血,你却没提。”阿禾心里一紧,连忙回道:“当归性温,大叔舌苔淡白,虽有虚症,但脉细却不沉,若用当归,恐会助热,反而不好。丹参性微寒,更适合他的体质。”

屏风后沉默片刻,素问走了出来,手里拿着纸笔:“答得不错,你过了第二关,去前院等第三关吧。”阿禾看着素问温和的眼神,忽然觉得眼眶发热,他躬身行了个礼,转身时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第二关考核持续到午时,合格者只剩下三十人。秦斩让人端来米粥和咸菜,让众人先垫垫肚子,自己则走到素问身边,低声道:“第三关‘守心’,该你我一起考了。那些虚名浮利、心术不正的,绝不能留在医馆。”

素问点头,将早已写好的考题分给众人——纸上只有一句话:“若有富人愿出百两黄金,请你为他舍弃病危的穷人,你当如何?”

众人看到考题时,都愣住了。有人皱着眉沉思,有人咬着笔杆犹豫,还有个穿锦缎衣服的少年,提笔就写:“百两黄金可购诸多药材,救更多人,先救富人,再用黄金救穷人,两全其美。”

阿禾握着笔,指尖微微用力。他想起去年冬天,父亲病重,家里没钱抓药,是素问路过药铺,免费给父亲开了方子,还送了药材,父亲才捡回一条命。他低头写下:“医者救急不救富,病危者若不及时救治,转瞬便可能丧命,黄金再多,也换不回人命。若富人以此相逼,我宁可不做这个徒弟,也绝不违背医道。”

夕阳西下时,所有答卷都送到了素问和秦斩手中。秦斩翻到那个锦缎少年的答卷时,冷笑一声,将纸揉成一团:“这等见利忘义之徒,留着也是祸根。”而当他看到阿禾的答卷时,目光缓和下来,递给素问:“这小子,倒有几分你当年的样子。”

素问接过答卷,看着那工整的字迹,忽然想起自己刚得扁鹊手记时的模样——那时她也是个懵懂少年,只想着用医术救更多人,如今这份初心,竟在一个少年身上看到了。她将答卷放在一旁,又拿起其他几份写着“先救穷人”“不违医道”的答卷,轻声道:“就这八个人吧,明日让他们来医馆报到,从煎药、认药开始学起。”

夜幕降临时,医馆门前的木牌换了新的字迹,上面写着八个新徒弟的名字。阿禾站在木牌前,看着自己的名字,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他想起父亲今早说的话:“素问姑娘是难得的好医者,你若能拜她为师,一定要好好学,将来也做个救死扶伤的人。”

二楼窗前,秦斩看着楼下那个抹眼泪的少年,对身边的素问笑道:“你看,这就是咱们要找的徒弟——有医术,更有仁心。”

素问望着窗外的月光,指尖轻轻抚过扁鹊手记的封面,低声道:“是啊,医道传承,传的不只是医术,更是这份‘人命至上’的初心。有他们在,扁鹊先生的遗志,一定能在大秦延续下去。”

月光洒在医馆的青砖上,也洒在那八个名字上,仿佛为这份即将开启的医道传承,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芒。而此时的阿禾还不知道,多年后,他会带着素问传授的医术,在边关开设医馆,救了无数将士的性命,成为大秦医道史上,又一个被人铭记的名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