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1218集:楚地的新消息

大秦·楚地民生篇:驿信传暖

咸阳的秋来得急,一夜风过,驿站院里的白杨树就落了满地碎金。秦斩刚从朝堂议事回来,身上还带着宫城青砖的寒气,就见驿卒捧着一卷染了风尘的竹简,快步从门外进来,铜制的腰牌撞出清脆的响:“将军!楚地急信,快马刚到!”

秦斩伸手接过,指尖触到竹简边缘时,先觉出几分熟悉的粗糙——这是楚地特有的青竹简,比咸阳常用的白竹简更耐潮,竹纹里还裹着云梦泽的水汽。他指尖捻开捆扎的红绳,展开竹简的瞬间,阿禾娟秀的字迹就撞进眼底,带着楚地人特有的婉转笔锋:

“将军亲鉴:入秋以来,楚地诸事皆顺。织坊新招学徒两百,李婶带的姑娘们已能织出半幅凤凰纹,西域商队又添了三百匹订单;稻田经张阿伯改良稻种,亩产较去年再涨一成,长沙郡的谷仓已堆到檐角;医署依素问之策,在乡村设新医点十个,阿婆们说,如今咳嗽了出门就能抓药,不用再走半天山路;市集上月新添摊位四十,卖楚地桑椹糕的王婶,隔壁摆了卖关中面食的张郎,两人还约着要换方子试做新吃食;学堂里,孩子们已能背出《橘颂》全章,小石头还编了新童谣,唱的是‘稻鱼游,麦浪摇,大秦土地尽丰饶’……”

竹简上的字还带着墨香,秦斩逐行读着,眼前不自觉浮出楚地的模样:寿春织坊里,李婶正握着学徒的手教穿经线,阳光透过窗棂落在织机上,把凤凰纹的金线照得发亮;长沙郡的稻田里,张阿伯蹲在田埂上,指尖捏着饱满的稻穗,笑得满脸皱纹;乡村医点的石桌前,素问正把草药包递给老妇人,阿禾在一旁记着医案,药箱上的铜铃轻轻晃;寿春市集的摊位前,王婶的桑椹糕冒着热气,张郎的面案上撒着葱花,孩子们围着摊位跑,笑声比铜铃还亮。

“将军?”驿卒见他半天没说话,小声唤了一句。秦斩这才回过神,指尖在“孩子们编新童谣”那行字上轻轻摩挲,嘴角忍不住向上扬——他还记得初见小石头时,那孩子攥着楚地童谣书,跟咸阳来的先生争执“为何只能读律法”,如今竟能编出唱“大秦土地”的童谣,这变化,比任何数据都让人踏实。

就在这时,眼前忽然闪过一道淡蓝色的光,系统界面缓缓展开,一行行规整的篆字清晰显现:

“楚地民生发展指标(秋汛后更新):

1. 防洪安全系数:基础值75%→当前值95%(赵叔团队改良的木闸板覆盖云梦泽所有河堤,上月秋汛无一处溃堤);

2. 粮食自给率:基础值100%→当前值130%(稻鱼共生田亩产突破六石,长沙、九江两郡余粮已上缴郡仓);

3. 医疗覆盖率:基础值65%→当前值98%(新增十个乡村医点,配备本地草药与咸阳送来的诊疗器械,偏远村落诊疗时间缩短至半个时辰);

4. 商贸增速:基础值120%→当前值350%(西域商队订单量较去年翻三倍,楚地织锦、桑椹糕、草药已通过丝路运往大宛);

5. 百姓满意度:基础值80%→当前值99%(抽样调查显示,98%百姓认为‘日子比去年安稳’,95%期待来年扩大稻鱼共生田规模);

6. 文化传承度:基础值50%→当前值90%(学堂楚地诗词授课率100%,民间童谣收集量突破百首,楚地漆艺、织锦技艺学徒新增三百人)。”

秦斩逐行看着,目光在“百姓满意度99%”上停了许久。他想起去年刚到楚地时,寿春织坊的机杼声里藏着焦虑,稻田里的农官与村民争得面红耳赤,市集的小贩对着咸阳来的“模板细则”唉声叹气——那时他拿着咸阳的“郡治典范”,却觉得那纸面上的规矩,像隔了一层雾,看不清楚地真正的需求。

后来的改变,是从织坊开始的。李婶说“凤凰纹不能改,那是楚地的根”,他便顶着“违逆模板”的压力,让织坊保留楚地纹样;张阿伯说“直埂挡鱼道,稻子长不好”,他便留十亩田做试验,让稻鱼共生的老法子与咸阳的耕种图谱比一比;素问说“楚地水土养楚地人,药方得按本地草药改”,他便让医署重编诊疗手册,把枇杷叶、兰草根这些楚地草药写进去;市集的小贩说“按个卖水果亏了本”,他便撤了“统一售卖模板”,让商贩按老规矩灵活经营……

那时朝堂上有人说“这是坏了大秦的规矩”,可他看着织坊订单多了,稻田亩产涨了,医署前看病的人笑了,市集的活气回来了,就知道自己没做错——大秦的规矩,从来不是把所有土地都装进同一个框架,而是让每片土地都能长出自己的丰饶。

“楚地的根基,越来越稳了。”秦斩轻声说,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暖意。他把竹简重新卷好,用红绳仔细捆扎,又想起阿禾信里提的“小石头编新童谣”,忍不住问驿卒:“楚地来的快马,还带了其他东西吗?比如……孩子们的画纸或是童谣册子?”

驿卒愣了一下,随即一拍脑门:“瞧我这记性!快马驮的包袱里,还有一叠画纸和一卷布帛,说是阿禾姑娘让带给将军的!”说着就转身跑出去,没多久就捧着一叠画纸和一卷素色布帛回来。

秦斩先拿起画纸,最上面那张是小石头的手笔——左边画着楚地的稻田,稻穗金黄,鱼儿在水里游;右边画着关中的麦田,麦浪翻滚,牛在田边吃草;中间画着一条宽宽的河,河上飘着一艘大船,船上载着竹简、织锦和草药,船帆上写着“大秦”两个字。画的下方,还有几行歪歪扭扭的小字:“将军说,楚地和关中是一家人,我要把楚地的稻子,运到关中去!”

他又展开那卷布帛,上面是阿禾用楚地织锦的技法,绣了一首童谣:“稻花香,麦浪扬,楚地关中一条江。织锦艳,草药香,大秦百姓乐洋洋。”布帛的边缘,还绣着几株小小的橘树,橘子黄澄澄的,像极了楚地深秋的模样。

“将军,阿禾姑娘还说,等年底,要让学堂的孩子们来咸阳,给宫里的陛下唱这首童谣呢!”驿卒在一旁补充道。

秦斩把布帛贴在胸口,只觉得那绣线的温度,顺着布帛传到心里,暖得发烫。他走到驿站的窗前,望着咸阳城外的方向——远处的麦田里,农夫们正忙着收割,金黄的麦浪在风里起伏,像极了楚地稻田的模样。他忽然想起上月在朝堂上,秦始皇拿着楚地的桑椹糕,笑着说“楚地的味道,比咸阳的甜”,那时丞相也说“楚地的法子,能在关中推,也能在全国推”。

原来,那些从楚地开始的改变,早已像云梦泽的河水,慢慢流到了咸阳,流到了大秦的每一片土地上。

“替我回封信给阿禾。”秦斩转身对驿卒说,声音格外轻快,“就说我收到信和画纸了,孩子们的童谣很好,等他们来咸阳,我带他们去看关中的麦田。另外,告诉李婶、张阿伯、素问、赵叔他们,朝廷已准了楚地明年扩大稻鱼共生田的奏请,织坊的新织机也会从咸阳运过去,让他们放心。”

驿卒点头应下,刚要走,又被秦斩叫住:“再加上一句——天冷了,让大家多添件衣裳,别冻着。”

驿卒笑着应了“好”,捧着秦斩写好的回信,快步走出驿站。秦斩重新走到窗前,手里捏着那卷绣着童谣的布帛,看着窗外的白杨树——风又吹过,落叶飘落在地上,像铺了一层金色的毯子。他忽然觉得,这咸阳的秋,也带着几分楚地的暖意,或许,这就是大秦该有的模样:关中的麦田与楚地的稻田连在一起,咸阳的律法与楚地的诗词融在一起,千万片土地的故事,汇成一个“大秦”的故事。

傍晚时分,秦斩收到了赵叔从楚地发来的急报,说云梦泽的河堤已加固完毕,还新修了两座水闸,来年就算汛期再大,也能保百姓平安。他看着急报上熟悉的字迹,又想起阿禾信里说的“医署新招了五十个学徒”,张阿伯说的“新稻种已试种成功”,嘴角的笑意更浓了。

他走到案前,把楚地的信、孩子们的画纸、绣着童谣的布帛,还有系统界面里的民生数据,一一整理好,放进一个木盒里。木盒的盖子上,刻着他亲手写的四个字:“大秦根基”。

“等明年春天,我再回楚地看看。”秦斩对着木盒轻声说,窗外的夕阳正慢慢落下,把咸阳的天空染成了温暖的橘色,像极了楚地深秋的橘子,也像极了孩子们画纸上,那片属于大秦的、最温暖的风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