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1209集:路上的波折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第1209集:路上的波折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5 07:44:59

雨跨秦楚:泥泞里长出的民生课

暴雨是在子夜突然泼下来的:起初只是零星几点,打在赴咸阳的马车篷布上,像阿楚在学堂里用木炭轻轻敲纸。可没过半个时辰,雨势就变了脸,成了楚地织坊里绷得太紧的经线,密密麻麻砸下来,把天地间织成一片白茫茫的混沌。车轮陷在泥里的那一刻,秦斩正借着车帘缝隙的微光,翻看着楚地民生记录册——织坊新收的学徒名单还没画完勾,张阿伯报来的稻种储备数墨迹未干。

“将军,走不了了!”车夫的喊声被雨声劈得七零八落,“这泥太深,马都使不上劲!”

秦斩推开车门,一股夹杂着土腥气的冷风灌进来,瞬间打湿了他的衣襟。雨珠砸在玄鸟旗上,把黑色的纹样泡得发暗,像被水晕开的墨。他刚要弯腰查看车轮,就听见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哭声,裹在雨里,忽近忽远,像云梦泽边迷路的水鸟。

“那边有人?”阿禾抱着医箱从后面的马车跳下来,药箱上的铜铃被雨打得乱响,“莫不是遇到了险情?”

素问也撑着油纸伞跟过来,伞面被风吹得翻了个边,她却只顾着往哭声方向望:“听着像老人的声音,怕是受了难。”

秦斩把记录册塞进怀里,撩起裤腿踩进泥里:“去看看。”

泥地比想象中更深,每走一步都要费尽全力,泥浆顺着裤管往上爬,凉得刺骨。走了约莫半里地,一片被冲得狼藉的麦田终于在雨幕里显形——田埂垮了大半,浑浊的雨水裹着麦秆和泥土在田里横冲直撞,几个农夫坐在田埂上,浑身湿透,哭声混着雨声,听得人心头发紧。

“我的麦子……我的口粮啊!”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捶着田埂,指节都在发抖。他身边的年轻人想扶他,自己却先红了眼:“爹,报官吧,按咸阳的规矩,报了官就能等朝廷派粮……”

“等?”老汉猛地抬头,脸上的雨水和泪水混在一起,“雨再下两天,田就彻底废了!等朝廷的粮到,咱全家都要饿肚子!”

随行的咸阳官差这时也赶了过来,他拢了拢被雨打湿的官服,语气带着几分刻板:“老伯,莫急。按‘救灾模板’,凡遇灾情,需先由地方官吏勘灾、造册、上报,朝廷核验后才会调拨粮草——这是规矩,不能乱。”

“规矩能当饭吃?”老汉气得发抖,抓起一把湿泥扔在地上,“去年邻村涝灾,等朝廷的粮到,地里的苗都烂完了!”

秦斩蹲下身,手指插进田里的泥里,冰凉的触感里带着麦根的碎末。他抬头看向老汉:“老伯,您这田地势低,麦子耐不住涝,可楚地有种稻子,不怕水,就算现在补种,赶在霜降前还能收一茬。”

官差立刻皱起眉:“将军!楚地稻种怎能随便用?模板里没说可以跨地域调粮种,而且补种的流程也得按章来……”

“模板是死的,人是活的。”秦斩打断他,转头对身后的张阿伯喊,“张叔,把咱们带的备用稻种搬两袋过来!”

张阿伯应了一声,转身就往马车跑。他是楚地种了一辈子稻的老把式,这次跟着秦斩去咸阳,特意多带了些耐涝的“楚秋稻”种,原本是想给咸阳的农官看看,没想到倒先派上了用场。

“将军,这稻种真能行?”老汉看着张阿伯扛来的布袋,眼神里满是怀疑,“咱关中从没种过稻,不会种啊!”

“我教你!”张阿伯放下布袋,蹲在田边,用手在泥里划出一道浅沟,“这稻种要先泡半个时辰,下种时沟要浅,行距要宽,等苗长到半尺高,再放水漫田——楚地的稻田都这么种,保准耐涝!”

素问这时也打开了药箱,从里面拿出草药:“老伯,您淋雨受了寒,我给您煮碗驱寒汤。还有这位小哥,脚被石头划破了,得先消毒包扎,不然要发炎。”

阿禾则蹲在一旁,帮着农夫们整理被冲散的农具,还从医箱里翻出干净的布条,给孩子们擦脸上的泥:“别怕,等稻子长出来,就有饭吃了。”

官差站在一旁,看着秦斩挽着裤腿在田里帮着划沟,张阿伯手把手教农夫泡稻种,素问在田埂上生火煮药,阿禾陪着孩子们捡麦秆编稻草人——这一切都和“救灾模板”上写的“官吏监督、民夫执行、流程报备”截然不同,可偏偏,那几个刚才还在哭的农夫,眼里慢慢有了光。

“大人,您看!”一个年轻农夫突然喊道,“这稻种泡了之后,真的冒芽了!”

官差走过去,看见陶盆里的稻种果然露了白,嫩黄的芽尖顶着水珠,像极了楚地春天刚冒头的秧苗。张阿伯笑着说:“这‘楚秋稻’耐旱耐涝,去年云梦泽发大水,补种的稻子照样收了三成,比绝收强多了!”

老汉看着芽尖,突然抹了把脸,不知道是雨还是泪:“谢谢将军,谢谢各位……咱有救了!”

那天下午,雨渐渐小了。秦斩带着众人帮农夫们修补田埂,张阿伯教他们泡种、下种,素问给受伤的人治伤,阿禾则帮着统计还能补种的田亩数。官差一开始还站在边上犹豫,后来见秦斩浑身是泥却没一句怨言,也忍不住挽起裤腿,帮着搬石头加固田埂。

“将军,”官差一边搬石头,一边小声说,“我之前总觉得,模板是朝廷定的,不能改。可今天看着这些农夫,才明白……救灾不是走流程,是救急。”

秦斩抹了把脸上的泥,笑了:“模板是为了规范,可不能让规范捆住了民生。楚地的稻种、关中的麦田,都是大秦的土地,哪分什么楚和秦?”

系统提示在这时弹出,淡蓝色的光映在秦斩眼前:“跨地域民生互助深化,楚地稻种适配关中涝田成功率达85%,救灾效率较模板流程提升35%,关中农夫满意度升至90%。检测到‘灵活救灾’模式可行性,建议纳入模板优化方向。”

雨停的时候,夕阳从云缝里漏出来,给田里的新种下的稻种镀上了一层暖光。老汉非要留众人吃晚饭,杀了家里仅有的一只鸡,煮了一锅杂粮粥。粥里飘着楚地带来的稻花香,吃在嘴里,暖在心里。

“将军,等稻子熟了,我一定挑最好的,送到咸阳给您!”老汉端着粥碗,眼里满是感激。

秦斩接过碗,喝了一口:“不用送我,留着给孩子们吃。等下次来,我还想看看您这田里的稻子,长得有没有楚地的壮实。”

第二天清晨,队伍重新出发。马车驶过修补好的田埂时,秦斩看见农夫们正弯着腰,在田里补种稻种,朝阳洒在他们身上,像一幅活的民生图。官差坐在马车上,手里拿着笔,在“救灾模板”的空白处写着什么,秦斩凑过去看,只见纸上写着:“楚地稻种可补关中涝田,民生互助不分地域,流程可优化……”

“将军,”官差抬起头,眼神里少了之前的刻板,多了几分坚定,“到了咸阳,我想把这次的事禀报上去。或许,楚地的‘活典范’,真能让模板变得更有用。”

秦斩点了点头,望向远处的咸阳方向。马车轱辘碾过泥泞的路,留下两道深深的辙印,像连接楚地和关中的纽带。他知道,这次赴咸阳的路,不仅要带去楚地的民生记录,还要带去这片泥泞里长出的道理——典范从来不是写在纸上的死规矩,是长在土里、活在人心里的民生智慧,是楚地的稻种能在关中发芽,是秦楚的百姓能在暴雨里携手,把绝境种成希望。

风里渐渐有了咸阳的气息,可秦斩的鼻尖,还留着昨夜那碗杂粮粥的稻花香。他摸了摸怀里的记录册,在扉页上添了一行字:“雨跨秦楚,稻种为桥,民生无界,典范有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