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1205集:市集的变化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第1205集:市集的变化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5 07:44:59

市集活气

寿春市集的晨光刚漫过青石板路,就被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揉得暖融融的。卖梨的阿福蹲在摊前,正用布巾擦着梨皮上的白霜——那是后山酥梨,刚摘下来还带着水汽,咬一口能甜到心里。不远处,李婶的桑椹糕摊飘着甜香,竹蒸笼掀开时,白雾裹着桑椹的艳红冒出来,引得路过的孩童拽着大人的衣角不肯走。

公平秤旁的老槐树还没晃完晨露,就有马蹄声从街口传来。三个穿墨色咸阳官服的人勒住马,腰间的铜带钩在阳光下闪着冷光,为首的官差手里攥着一卷黄绸封边的册子,径直走向市集中央。

“都停一停!”官差的声音像淬了冰,把热闹的吆喝声劈成两半。阿福刚拿起秤杆要给买梨的妇人称重,手腕就被官差攥住,力道大得让他指节发白。“按咸阳新颁的‘典范模板’,水果需按个售卖,不准论斤称,方便统计税收,你不知道?”

阿福愣了愣,手里的秤砣“哐当”砸在青石板上,滚出老远。他刚要捡,摊前的梨被官差碰倒,滚得满地都是,有的磕在石头上,渗出清甜的汁水。“按个卖?”阿福急得脸通红,蹲下去捡梨的手都在抖,“大的小的一个价,谁还买大的?我这梨是后山的,大小本就不均,按个卖我得赔死!”

官差却不管这些,把“典范模板”往阿福摊前一摔,册子上“统一售卖规格”的字样刺得人眼疼:“这是咸阳定的规矩,哪有你讨价还价的份?再敢抗命,就把你摊子收了!”

周围的商贩都围了过来,却没人敢多嘴——上个月城西卖布的张叔就是因为不按模板卖窄布,被官差把布全拉走了,至今还没要回来。阿福看着满地的梨,眼眶有点红,他这梨是供娃读书的钱,要是按个卖,别说赚钱,连本钱都收不回。

这时,人群突然往两边分开,秦斩快步走了过来。他刚从医点过来,还没进门就听见市集的动静——王阿婆去买桑椹糕,看见官差闹事先跑回来报了信。秦斩走到阿福摊前,弯腰捡起秤砣,又把滚远的梨一个个捡回来,轻轻放在竹筐里:“先把梨收起来,别磕坏了。”

阿福抬头看见秦斩,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秦大人,您快说说,这按个卖的规矩哪有道理啊?”

秦斩没说话,目光扫过市集,很快落在李婶的桑椹糕摊前。那里围了更多人,李婶握着擀面杖站在蒸笼旁,脸色涨得通红,手却抖得厉害。官差正拿着尺子量她刚蒸好的桑椹糕,一块糕差了半分,就被扔回竹筐里。

“您看看!”李婶把擀面杖往案板上一拍,声音带着哭腔,“我做了三十年桑椹糕,凭的是手感,揉面要揉够百下,糖要按桑椹的甜度加,哪能跟尺子比?差半分就不是好糕了?这规矩是要把咱的手艺逼死啊!”

案板上的桑椹糕散着热气,有的被尺子划了印子,有的因为“尺寸不够”被堆在一边,看着让人心疼。买糕的妇人也帮腔:“李婶的糕是咱寿春最好的,我娃就爱吃,差半分怎么了?味道没变啊!”

官差刚要反驳,秦斩走了过去。他抬手按了按腰间的铜佩,淡蓝色的系统界面在眼前弹开,红色的提示字闪得刺眼:“寿春市集规范化推行两日,商贩灵活经营空间缩减40%,交易量较前日下降20%,商户投诉率回升至18%,顾客满意度降至75%。”

秦斩盯着界面上的数字,又看了看眼前的景象——阿福摊前没人敢买梨,李婶的桑椹糕堆在案板上,卖鱼的老周蹲在河边,桶里的鲫鱼翻着白肚皮,官差不准他按斤卖,说要按条算,大鲫鱼和小鲫鱼一个价,顾客宁愿走老远去城外买,也不愿在这买亏了。

“把模板细则给我。”秦斩伸出手,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道。为首的官差愣了愣,不情愿地把册子递过去。秦斩翻开,里面密密麻麻写着“统一尺寸”“统一售价”“统一计量方式”,连布的宽度、糕的厚度、鱼的大小都定了死规矩,完全没提楚地的实际情况。

他把册子扔在公平秤旁的石桌上,“啪”的一声响,震得桌上的秤星都晃了晃。“楚地的市集,要的是活气,不是死规矩。”秦斩的目光扫过三个官差,“关中卖麦按斗算,咱楚地卖稻按担算;关中布宽适合做袍子,咱楚地布窄适合做围裙;关中水果大小匀,咱楚地水果靠山长,本就有大有小,凭什么要按一个模板来?”

官差脸涨得发紫:“这是咸阳定的规矩,你敢违抗?”

“规矩是为了让民生变好,不是让民生变难。”秦斩指着阿福的梨摊,“他按个卖,赔本赚吆喝,下个月就没钱供娃读书;李婶按尺寸做糕,三十年的手艺就废了,以后寿春人再也吃不到正宗的桑椹糕;老周的鱼按条卖,明天就没人再去淮河打渔,你说这规矩是好是坏?”

周围的商贩和顾客都应和起来。张叔从人群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匹窄布:“官差大人,我这布是我媳妇织的,楚地夏天热,窄布做围裙凉快,宽布没人要。上次你们把我宽布拉走,我媳妇哭了好几晚,说以后再也不织布了。”

老周也提着鱼桶走过来,桶里的鲫鱼还在挣扎:“我早上五点就去淮河打渔,鱼刚上岸就新鲜,按斤卖顾客愿意买,按条卖谁要小的?这桶鱼再卖不出去,就只能扔了,我今天一天就白干了。”

官差看着围过来的人,又看了看秦斩手里的系统界面——他虽然看不见具体内容,却能看见秦斩指着界面上的数字,脸色越来越沉。为首的官差咽了咽口水,语气软了下来:“可我们也是按规矩办事,要是不推行模板,回去要被问责的。”

“问责我来担。”秦斩拿起笔,在模板细则上划掉“统一售卖规格”那一条,又添上“楚地市集可依本地习俗灵活计量,报寿春署衙备案即可”,“我现在就写文书给寿春署衙,说明情况。你们要是不信,可以跟着我去署衙,看看署令怎么说。”

官差们你看我,我看你,最后为首的那个叹了口气:“罢了,就按你说的办,要是出了问题,你可得负责。”说完,三个官差收起册子,骑上马离开了,马蹄声远了,市集里的空气才重新活过来。

“秦大人,您可真是救了我们!”阿福抓着秦斩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李婶赶紧拿起一块刚蒸好的桑椹糕,用油纸包好递过去:“秦大人,您尝尝,这才是咱寿春的味道,甜得很!”

秦斩接过桑椹糕,咬了一口,桑椹的甜和米的香在嘴里散开,比他在咸阳吃的糕点多了几分烟火气。他看着阿福重新拿起秤杆,给顾客称梨,秤砣晃悠着,声音清脆;李婶的蒸笼又掀开了,白雾里,孩童的笑声和妇人的还价声混在一起;老周的鱼摊前围满了人,他拿着刀给鱼去鳞,动作麻利,嘴里还吆喝着:“刚从淮河打上来的鲫鱼,新鲜得很,按斤算,便宜!”

秦斩走到公平秤旁,靠在老槐树上。系统界面又弹了出来,红色的提示消失了,换成了绿色的字:“寿春市集恢复灵活经营,两小时内交易量回升15%,商户投诉率降至5%,顾客满意度升至92%。”

风穿过槐树叶,沙沙作响,带着桑椹糕的甜香和梨的清香。秦斩抬头望向远处的寿春城,署衙的铜铃声顺着风飘过来,清亮悦耳,和市集的吆喝声、笑声混在一起,像一首鲜活的歌。

他想起前几日去医点,王阿婆说的话:“秦大人,咱老百姓过日子,图的就是个自在。规矩要是太死,日子就过不活了。”那时他还没太懂,现在看着眼前热闹的市集,终于明白了——不管是治病,还是经商,都得顺着地方的性子来,像楚地的稻子,得种在水田里,要是种在旱地里,就长不出好庄稼;像市集的活气,得靠商贩的灵活,要是被死规矩捆住,就没了烟火气。

下午的时候,寿春署衙派人来了,带来了署令的话:“秦大人说得对,楚地有楚地的活法,不能全按咸阳的规矩来。你整理一份楚地市集的习俗和经营方式,报给咸阳,说不定能让其他地方也学学。”

秦斩拿着署令的文书,走到市集中央。阿福的梨卖得差不多了,正收拾摊子准备去接娃;李婶的桑椹糕卖光了,正洗蒸笼,准备明天再做;张叔的布摊前,几个妇人正挑着窄布,说要做新围裙;老周的鱼桶空了,正哼着歌往淮河走,说明天要多打些鱼。

秦斩把文书举起来,笑着说:“大家放心,以后市集还是按咱的老法子来,谁也不能用死规矩捆着咱!”

人群里爆发出欢呼声,孩童们围着秦斩跑,手里拿着刚买的梨,咬得脆响。夕阳落在青石板路上,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市集的吆喝声、笑声,混着槐树叶的沙沙声,在寿春的暮色里,久久不散。

后来,秦斩整理的楚地市集经验被送到了咸阳,咸阳不仅同意了寿春的做法,还让其他地方效仿,根据本地习俗调整规矩。再后来,有人说,咸阳的市集也有了楚地的影子,卖水果的可以按斤,也可以按个,顾客想怎么买就怎么买;卖糕的可以按尺寸,也可以按手感,只要味道好,就有人买。

秦斩还是常去市集,有时在阿福的梨摊前买几个梨,有时在李婶的桑椹糕摊前坐一会儿,听商贩们说家常,看市集的热闹。他总说,市集的活气,就是老百姓的底气,只要这活气在,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那天,秦斩又靠在公平秤旁的老槐树上,看着热闹的市集,系统界面弹出一行绿色的字:“全国多地推行因地制宜的市集政策,民生满意度整体提升25%。”他笑了笑,捡起一片落在肩上的槐树叶,闻了闻,带着阳光的味道,和市集的烟火气一样,让人心里踏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