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1127集:项梁布局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第1127集:项梁布局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5 07:44:59

巷尾木声

周阿爷醒在卯时头,窗纸刚透进一点青灰。他摸过床头的老布衫,布料磨得发亮,领口缝着块褪色的蓝布补丁——那是老伴在世时补的,针脚密得像江南的雨丝。起身时,床板“吱呀”一声,和巷口那棵老槐树的晨鸣撞在一起,成了巷弄里第一声醒耳的响动。

作坊在巷尾,是三间连在一起的青砖房,墙根爬着半枯的爬山虎,门楣上挂着块黑木匾,刻着“周记木作”四个字,笔画里嵌着经年的木屑,摸上去糙得硌手。阿爷掏出钥匙,铜环在锁孔里转了两圈,“咔嗒”一声,门开了,一股混着樟木、松脂和老木头的味道涌出来,这是他闻了六十年的气息,比家里的米香还亲。

作坊里摆着各式工具,刨子、凿子、墨斗、曲尺,都放在靠窗的长桌上,阳光斜斜地照过来,在工具上镀了层薄金。最老的那把刨子,木柄被手磨得油光锃亮,是阿爷十五岁时爹传给他的,如今刨底还能看清当年刻的“周”字。阿爷走到屋中央的木案前,案上放着块半尺宽的楠木,是前几日镇东祠堂托他修匾额剩下的料,纹理顺得像流水,他指尖抚过,能摸到木料里藏着的温润。

“阿爷!”

巷口传来清脆的喊声,阿爷直起身,往门口看。朵朵背着粉色的书包,扎着高马尾,一路跑过来,运动鞋踩在青石板上“哒哒”响。“放假啦?”阿爷笑着,眼角的皱纹挤成了褶子。朵朵点头,把书包往墙角一扔,凑到木案前:“阿爷,你又做木工啊?一股木头味儿。”她说着,却伸手碰了碰楠木,指尖沾了点木屑,又赶紧蹭到裤子上。

阿爷没说话,拿起刨子,左手按在木料上,右手推刨。“沙沙——”声音很轻,却很匀,刨花像卷着的棉絮,落在脚边,很快堆起一小团。朵朵蹲下来,看着刨花在阳光下飘,忽然问:“阿爷,你做这个能赚多少钱啊?我爸说,现在都买机器做的家具,又快又便宜。”

阿爷的手顿了一下,刨子在木料上留下一道浅痕。他把刨子放下,拿起墨斗,扯出棉线,在木料上弹出一道细黑的线:“不是为了赚钱。”他说,声音有点哑,“你太爷爷是木工,你爷爷是木工,到我这辈,也做了六十年。这木料啊,是有脾气的,机器不管这些,只顾着快,做出来的东西,没魂。”

朵朵似懂非懂,掏出手机刷着视频,声音开得不大,却还是盖过了刨木的轻响。阿爷没再说什么,继续推刨,木屑落在手机屏幕上,朵朵赶紧拂开,起身走到门口,对着巷口拍了张照,发了朋友圈。

中午的时候,张奶奶端着碗绿豆粥过来,碗是粗瓷的,边缘有个小豁口。“阿爷,喝碗粥解解暑。”张奶奶嗓门亮,一进门就看见朵朵在玩手机,“朵朵回来啦?这么大了,还跟阿爷撒娇。”朵朵抬头笑了笑,又低下头去。

张奶奶凑到木案前,看着阿爷手里的活儿:“这是要做啥?”“给祠堂修匾额,缺个木框,用这楠木做,结实。”阿爷接过粥碗,喝了一口,绿豆熬得烂,甜滋滋的。“说起祠堂,前儿我去烧香,看见隔壁巷的李木匠,用机器做匾额,半天就做好了,刷上漆,亮得很。”张奶奶说,“你这手工,得做两三天吧?”

阿爷点点头:“机器快,但漆是化学的,过两年就掉。我这用的是桐油,得刷三遍,晾半个月,能管十年。”张奶奶叹了口气:“你就是太较真。你儿子前儿还跟我念叨,说让你搬去城里,这作坊占着地儿,开发商要拆了建商业街呢。”

阿爷手里的碗顿了顿,绿豆粥晃出了点沫子。“我不搬。”他说,语气很沉,“这作坊是我爹传下来的,我死也得死在这儿。”张奶奶没再劝,只是拍了拍他的胳膊:“你啊,就是太犟。”

朵朵听见“拆作坊”,抬头问:“阿爷,我们要搬家吗?”阿爷没看她,只是把碗放在桌上,拿起凿子,对着木料上的墨线凿下去。“笃、笃、笃”,声音很实,每一下都落在点子上,木屑顺着凿子尖往下掉。

接下来几天,阿爷每天都泡在作坊里,朵朵要么玩手机,要么出去跟镇上的小伙伴玩,很少进作坊。直到第五天,她从外面回来,看见作坊里亮着灯,阿爷还在干活。暮色里,阿爷的影子被灯光拉得很长,弯着腰,手里拿着块小木块,不知道在刻什么。

朵朵走进去,脚步很轻,没让阿爷听见。她凑到旁边,看见阿爷手里的木块上,刻着两个小小的人,一个坐着,一个站着,手里拿着莲蓬。“这是啥?”朵朵忍不住问。阿爷吓了一跳,手里的刻刀顿了一下,好在没刻错。“你小时候,我带你去河边摘莲蓬,你站在岸边,我坐着帮你摘。”阿爷说,语气软了些,“那时候你才这么高,还会掉眼泪,说莲蓬摘少了。”

朵朵看着木块上的小人,忽然想起小时候的事,嘴角弯了弯:“阿爷,你还会刻这个啊?”“以前没事就刻,你爸小时候,我给他刻过小木枪,他天天拿着玩。”阿爷放下刻刀,把木块递给朵朵,“给你,留个念想。”

朵朵接过木块,指尖能摸到刻痕的纹路,糙糙的,却很暖。她忽然觉得,这比手机里的视频有意思多了。“阿爷,你教我刻木头吧?”她问,声音有点小。阿爷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好啊,不过得有耐心,刻坏了可别哭。”

第二天一早,朵朵没睡懒觉,跟着阿爷去了作坊。阿爷给她找了块软点的杉木,又找了把小刻刀,教她握刀的姿势:“手指要稳,别太用力,顺着木纹走。”朵朵学着阿爷的样子,握着刻刀往木头上刻,可刚刻了一下,就歪了,木屑也掉得乱七八糟。“哎呀,刻坏了。”朵朵有点泄气,把刻刀往桌上一放。

“别急。”阿爷走过来,握着她的手,慢慢往下刻,“你看,木纹是顺的,你得跟着它走,就像走路,顺着路走才不摔跤。”阿爷的手很糙,掌心有厚厚的茧,裹着朵朵的手,很稳。朵朵跟着阿爷的力道,慢慢刻出一道浅痕,虽然还是歪歪扭扭,却比刚才好多了。“有点样子了。”阿爷笑着说,“慢慢来,木工这活儿,急不得。”

接下来的几天,朵朵每天都跟阿爷学刻木头,从一开始的歪歪扭扭,到后来能刻出简单的小花。阿爷也教她用刨子,教她弹墨线,教她看木纹。朵朵渐渐不玩手机了,每天泡在作坊里,身上沾着木屑,手上也磨出了小小的茧,可她一点也不觉得累,反而觉得很开心。

这天下午,巷口忽然来了几个人,穿着西装,拿着图纸,走到作坊门口。“请问是周老师傅吗?”领头的人问,递过来一张名片,“我们是开发商的,想跟您谈谈作坊拆迁的事。”

阿爷放下手里的刨子,脸色沉了下来:“我不拆。”“老师傅,您听我说,”那人笑着说,“我们给您补偿,要么拿钱,要么在城里给您一套房,比您这作坊好多了。”“我不要钱,也不要房。”阿爷说,“这作坊是我的根,拆了,我的根就没了。”

“您这作坊占着地儿,我们要建商业街,都是为了镇上的发展。”那人的语气有点不耐烦了,“您别这么固执,识时务者为俊杰。”朵朵站在旁边,看着那人的嘴脸,忽然说:“我阿爷的作坊能修老房子,你们建商业街,不也需要修古镇的老建筑吗?”

那人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小姑娘,现在都用机器修,谁还用手工啊?”“手工修的才结实,才好看。”朵朵说,声音有点抖,却很坚定,“我阿爷给祠堂修的匾额,用的是桐油,能管十年;他给张奶奶做的摇椅,用了二十年,还好好的。机器做的东西,哪有这么耐用?”

阿爷看着朵朵,眼里闪过一丝欣慰。那人被朵朵说得没话说,只好说:“那我们再考虑考虑,过几天再来。”说完,带着人走了。

等人走了,阿爷摸了摸朵朵的头:“谢谢你啊,朵朵。”“阿爷,我们不能让他们拆作坊。”朵朵说,“我跟你一起想办法。”阿爷点点头,心里暖烘烘的。

第二天,阿爷去找了镇长。镇长是个年轻人,刚上任没多久,对古镇的历史很看重。“镇长,我知道开发商要建商业街,可我那作坊是祖传的,还能修古镇的老建筑。”阿爷说,“你看镇上的老戏台,柱子都快断了,还有老巷里的门楣,好多都坏了,我能用手工修好,比机器修的好看,还耐用。”

镇长想了想,说:“老师傅,我知道您的手艺好,可开发商那边不好协调啊。这样吧,您要是能把老戏台的柱子修好,让大家看看您的手艺,我再跟开发商谈,争取把您的作坊保留下来。”

阿爷听了,心里松了口气:“行,我一定修好。”

回到作坊,阿爷跟朵朵说了这事,朵朵很开心:“阿爷,我们一起修戏台!”阿爷点点头,开始准备工具和木料。他去镇上的老木料场,找了两根老松木,是以前老房子拆下来的,纹理结实,适合做柱子。

修戏台的那天,朵朵跟着阿爷一起去了。老戏台在镇中心,木质结构,柱子都裂开了缝,有的地方还生了虫。阿爷先把柱子上的旧漆刮掉,露出里面的木头,然后用凿子把裂缝里的木屑清理干净,再用小木片一点一点地填进去,最后用胶水粘牢。

朵朵帮着递工具,递木料,有时候还帮着扶柱子。阿爷教她怎么看柱子的裂缝,怎么选小木片,怎么用胶水。“你看这柱子,跟人一样,老了就会生病,我们修它,就像给它治病,得细心,不能马虎。”阿爷说。朵朵点点头,看着阿爷专注的样子,忽然觉得,阿爷的手艺真了不起。

修了半个月,老戏台的柱子终于修好了。阿爷给柱子刷上桐油,刷了三遍,晾了几天,柱子变得油亮油亮的,看着比以前还结实。镇长来看了,很满意:“老师傅,您的手艺真不错!我这就跟开发商谈,一定把您的作坊保留下来。”

没过几天,镇长带来了好消息:开发商同意保留作坊,还打算把作坊纳入古镇旅游的一部分,让阿爷在作坊里展示木工手艺,给游客做小木雕。阿爷听了,很高兴,朵朵也开心得跳了起来。

暑假快结束的时候,朵朵给阿爷做了一个小木盒,刻着“祖孙匠”三个字,虽然刻得不是很工整,却很认真。“阿爷,这个给你,装你的工具。”朵朵说。阿爷接过木盒,摸了摸上面的刻字,眼里湿湿的:“好,好,阿爷一定好好用。”

开学那天,朵朵要走了,她抱着阿爷,说:“阿爷,放假我还回来,跟你学木工。”阿爷点点头:“好,阿爷等你。”

朵朵走后,阿爷回到作坊,把小木盒放在工具桌上,然后拿起刨子,继续给祠堂修匾额。“沙沙——”刨木的声音在巷尾响起,和着河水的流动声、鸟儿的鸣叫声,成了巷弄里最温暖的声音。

夕阳西下,阳光透过窗户,照在阿爷的身上,也照在小木盒上,“祖孙匠”三个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阿爷看着手里的木料,嘴角露出了微笑,他知道,他的手艺,不会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