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1084集:疑难眼病,妙手施治

青灯复明记

暮春时节的邯郸,一场夜雨刚歇,医署后院的药圃里,薄荷与金银花的清香混着泥土湿气,顺着半开的窗棂飘进诊室。素问正低头整理新采的枸杞子,指尖抚过那些饱满的暗红色果实,忽然听见前院传来一阵踉跄的脚步声,夹杂着压抑的叹息。

“姑娘,求您救救我家郎君……”门帘被猛地掀开,一名荆钗布裙的女子扶着个青衫男子闯进来,话音未落,眼泪先落了满脸。那男子身形清瘦,头戴方巾,双目紧闭,右手紧紧攥着一支狼毫笔,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听见动静,微微侧过头,空洞的眼神转向声音来处,带着几分茫然与绝望。

素问连忙放下手中的药材,起身扶住两人:“莫急,先坐下说。”她引着女子将男子扶到椅上,又倒了杯温水递过去,“他这是怎么了?”

女子接过水杯,双手却止不住地抖,声音带着哭腔:“我家郎君是个书生,为了秋闱,每日从寅时读到子时,油灯熬了一盏又一盏。前几日还说眼睛发花,昨日晨起,竟连我递过去的茶碗都看不见了……”她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卷书册,纸页上满是密密麻麻的字迹,边缘处还有不少被墨汁晕染的痕迹,“您看,他这手,为了赶文章,都磨出茧子了,如今却连字都看不着了……”

素问看向那书生,见他虽紧闭双眼,却仍下意识地摩挲着袖口,显然还没从失明的打击中缓过神来。她放缓声音,轻声问道:“先生,除了看不见,眼睛还有别的不适吗?比如疼、痒,或是觉得干涩?”

书生沉默了片刻,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不疼不痒,就是像蒙了一层厚厚的雾,无论怎么睁,都看不见东西。我去看过别的医官,他们都说我是‘用眼过度,精气耗竭’,开了些清肝明目的草药,喝了几日,半点用都没有……”他说到最后,语气里满是颓丧,双手无力地垂在膝上,那支狼毫笔滚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声响。

素问弯腰捡起笔,递还给书生,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他的手腕,只觉脉象细弱,眼底虽无红肿,却隐隐透着一丝晦暗。她心中有了几分猜测,借口为书生整理衣领,悄悄激活了手腕上的系统光屏——淡蓝色的光影在她眼前一闪而过,扫描光线落在书生眼底,光屏上很快跳出一行行数据。

“病症:视神经萎缩(肝肾不足型)。病因:长期熬夜用眼,耗伤肝肾精气,目失濡养。治疗方案:1. 中药调理:枸杞子、菊花为主药,配伍熟地黄、山茱萸、当归、白芍,滋补肝肾、养血明目;2. 针灸辅助:每日辰时针灸睛明、攒竹、太阳、风池、肝俞、肾俞六穴,疏通眼部经络,激发气血运行。”

光屏消失的瞬间,素问抬眼看向书生,语气坚定:“先生的病有治。只是治疗需时日,你且安心在此住下,我每日为你施针、熬药,只要你配合,定能重见光明。”

书生猛地抬起头,空洞的眼睛里似乎有了一丝光亮:“姑娘……此言当真?我这眼睛,真的能好?”

“当真。”素问点头,转身对那女子道,“你先回去收拾些换洗衣物,再带些先生常用的书籍过来,虽眼下看不了,日后恢复了,总有用得上的时候。医署后院有客房,你们暂且住下,日常饮食我会让人安排。”

女子闻言,连忙起身行礼,泪水再次夺眶而出,却不再是之前的绝望,而是带着感激:“多谢姑娘!多谢姑娘!若我家郎君真能复明,我们夫妇定当报答您的大恩!”

接下来的日子,医署后院的客房成了书生的临时居所。每日天刚蒙蒙亮,素问便会准时来为他针灸——她先用温水擦拭书生的眼周,再取三寸银针,轻轻刺入睛明穴,动作轻柔得像怕碰碎了琉璃。书生起初还会有些紧张,后来渐渐放松下来,每次针灸时,他都会静静坐着,感受着眼底传来的细微酸胀感,仿佛能看见一丝微弱的光在黑暗中闪烁。

除了针灸,每日两剂汤药也是必不可少的。素问亲自在药圃里挑选药材,枸杞子要选颗粒饱满、颜色暗红的,菊花则要用刚采摘不久的白菊,花瓣完整,香气浓郁。她将药材放入陶罐中,加入山泉水,用文火慢慢煎煮,药香袅袅,弥漫在整个医署。每次送药时,她都会仔细叮嘱:“这药需温服,服后闭目养神半个时辰,不可立刻用眼。”

书生从不曾懈怠,每日按时服药、配合针灸,闲暇时便坐在院子里,听着风吹过树叶的声音,或是用手轻轻抚摸带来的书籍,感受着纸张的纹理。他的妻子也每日前来,为他洗衣做饭,陪他说话解闷,偶尔还会读些诗文给他听,日子虽平淡,却透着一股安稳的暖意。

时光一天天过去,转眼三个月有余。这天清晨,素问像往常一样来为书生针灸,刚将银针刺入攒竹穴,忽然听见书生发出一声轻呼:“姑娘……我好像看见了点什么!”

素问心中一动,连忙拔出银针:“先生,你看见什么了?”

书生缓缓睁开眼睛,目光有些涣散,却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我看见……看见窗户外有一片模糊的绿色,好像是树的影子……还有,你的身影,虽然看不清脸,但能看见一个大概的轮廓……”他一边说,一边伸出手,想要触碰眼前的光影,指尖却在空中微微颤抖。

素问连忙扶着他的手,声音也带着几分喜悦:“太好了!先生,你的视力开始恢复了!继续坚持,用不了多久,就能看清东西了!”

这之后,书生的视力恢复得越来越快。又过了一个月,他已经能看清近处的文字,虽然字迹还有些模糊,但已经能慢慢阅读了;再过两个月,他不仅能看清书本上的小字,甚至还能提笔写字,虽然笔画不如从前流畅,但已经与常人无异。

到了秋闱前夕,书生的视力已经完全恢复,与失明前相比,甚至更加清亮。他特地换上了一身崭新的青衫,整理好行囊,准备前往京城参加考试。临行前,他带着妻子,捧着一块崭新的匾额,再次来到医署。

匾额是用上好的楠木制成,上面刻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光明使者”,字的四周还雕刻着精致的祥云图案。书生双手捧着匾额,郑重地递到素问面前,深深鞠了一躬:“姑娘,若无您的救治,我此生恐怕都要在黑暗中度过。您不仅治好了我的眼睛,更给了我重新生活的希望。这四个字,虽不足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却也是我一片心意,还望姑娘收下。”

素问看着匾额上的字,又看向书生眼中闪烁的光亮,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接过匾额,轻声道:“先生不必如此客气,治病救人本就是医者的本分。如今你视力恢复,正好可以参加秋闱,愿你此去金榜题名,日后为官,能为百姓多做些实事。”

书生再次鞠躬:“姑娘放心,我定不负您的期望!若他日我能有所成就,定会回来报答您的恩情!”

送走书生夫妇,素问将匾额挂在医署大堂的正中央。阳光透过窗棂,照在匾额上,“光明使者”四个大字熠熠生辉,与周围悬挂的锦旗相映成趣。她站在匾额前,轻轻抚摸着上面的字迹,心中忽然想起初见书生时,他那双空洞绝望的眼睛,再看看如今匾额上的光亮,忽然觉得,医者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此——用自己的医术,为患者驱散黑暗,带来光明。

日子依旧在平淡中缓缓流淌,医署里依旧人来人往,素问依旧每日为患者诊治、采药、熬药。只是每当有人问起大堂中央的匾额时,她都会笑着说起书生的故事,语气里满是欣慰。而那书生,也果然不负众望,秋闱中一举高中,后来官至御史,为官清廉,造福一方百姓。他时常会寄信来,告知自己的近况,偶尔还会托人送来一些京城的特产,以表感激之情。

又是一年暮春,医署后院的药圃里,枸杞子再次挂满枝头,红艳艳的一片,像一串串红色的珍珠。素问站在药圃里,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书生夫妇前来求医的场景。她轻轻摘下一颗枸杞子,放入口中,甘甜的滋味在舌尖散开,仿佛能尝到希望的味道。

她知道,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患者前来求医,还会有更多的故事在医署里发生。而她,会一直在这里,用自己的医术,为更多的人驱散病痛,带来光明,就像那匾额上所写的那样,做一名真正的“光明使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