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929集:交流院首办,各国医者献本土医方

咸阳城外的大秦医馆学堂新址,青砖黛瓦间透着一股不同于往日的热闹。朱漆大门外悬挂着两盏鎏金宫灯,灯穗上绣着的“万国医道交流院”七个字,在晨光里泛着柔和的光。院内的银杏树下,十余个身着各异服饰的医者正围着一方石桌,指尖划过桌上摊开的《大秦医典》,时不时用生硬的秦话交流几句,引得周围端着茶盏的学堂弟子频频侧目。

素问站在正厅的雕花木窗前,望着院中的景象,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绣着的药草纹。她身旁的秦斩刚卸下腰间的佩剑,甲胄上还带着清晨的寒气:“昨日高句丽的金医者还在问,他们的‘针灸治寒症’之法,能不能在交流会上演示。”

“自然是可以的。”素问转过身,眸子里亮着光,“交流院本就是要让各国医者把压箱底的本事拿出来,若是连演示都忌讳,何谈‘交流’二字?”她伸手从案上取过一本蓝布封皮的册子,册子上用秦隶写着“交流院首会流程”,旁边还贴着几张小纸条,上面是不同文字标注的医者姓名与所献医方的大概类目。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学堂的弟子领着一位头戴尖顶帽、身着白色长袍的医者走进来。那医者双手捧着一个木盒,盒身上刻着繁复的波斯花纹,见了素问与秦斩,立刻躬身行礼,用带着口音的秦话说道:“波斯医者伊思凡,特来献上我国‘**治腹痛’之方。”

素问连忙上前扶住他,示意弟子接过木盒:“伊思凡医者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快请坐,我这就安排人将你的医方记录在册,稍后在会上宣读。”

伊思凡坐下后,目光落在案上的册子上,好奇地问道:“听闻大秦有‘节气养生’之法,不知今日能否得见?”

“当然。”素问笑着点头,从书架上取下一本《节气养生册》递给他,“这是我们根据大秦的气候与人体变化编着的,里面记载了不同节气的食疗与调理之法,若是波斯的气候与大秦相近,或许也能借鉴一二。”

伊思凡接过册子,指尖轻轻拂过书页上的墨迹,眼中满是赞叹。这时,院外又传来一阵喧哗,只见新罗的李医者正拿着一卷竹简,与天竺的戒日医者争得面红耳赤。秦斩皱了皱眉,正要起身,素问却拉住他:“让他们争,争清楚了,才知道各自医方的优劣。”

果然,没过多久,李医者便拿着竹简走到正厅,脸上带着几分不服气:“素问署长,我新罗的‘高丽参补气血’之方,比天竺的‘草药熬汤’管用得多!我刚才试过了,戒日医者的草药汤喝了之后,身子还是发虚,可我这高丽参,只需一片含在口中,半个时辰便能精神起来。”

戒日医者也跟了进来,双手合十道:“李医者此言差矣。你那高丽参虽能快速补气血,却只适用于体质强健之人,若是体弱多病者服用,反而会虚不受补。我天竺的‘三叶汤’,虽见效慢,却能温和调理五脏,适合所有体质的人。”

素问听着两人的争论,没有立刻下判断,而是让弟子取来纸笔:“两位医者莫急,不如将各自医方的药材、用法、适用病症都写下来,稍后在会上让各国医者一同品鉴。若是能将高丽参的‘快补’与三叶汤的‘温和’结合起来,说不定能创出更好的医方。”

两人听了,都觉得有理,便接过纸笔,低头写了起来。这时,院外的钟声突然响起,浑厚的钟声在咸阳城上空回荡。素问看了一眼沙漏,对众人说道:“时辰到了,交流院首会,该开始了。”

交流院的正厅早已摆好了长桌,桌上铺着洁白的麻布,每个座位前都放着笔墨纸砚与一本空白的册子。各国医者依次入座,秦斩则坐在主位旁的客座上,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今日大秦举办万国医道交流院首会,目的是汇聚各国医道精华,造福天下百姓。无论出身何种国度,何种医术流派,只要医方有效,能解百姓病痛,便是好医方。”

话音刚落,底下便响起一阵掌声。素问站起身,手持一卷册子,朗声道:“现在,有请各国医者依次献上本土医方,我们会将所有医方记录在册,会后组织专人核验,若是确有实效,便编入《万国医方集》,供天下医者学习。”

第一个起身的是高句丽的金医者。他捧着一个木盒走上前,打开盒子,里面放着几根晒干的草药,还有一卷用高句丽文字写就的医方。“这是我国的‘独活治风湿’之方。”金医者指着草药,用秦话解释道,“此草药生长在高句丽的雪山之上,需在霜降后采摘,晒干后煎水服用,三日便能缓解风湿疼痛,十日可愈。”

素问让弟子接过木盒与医方,仔细查看了草药的形态,又询问了采摘与炮制的细节,随后在册子上记下“高句丽:独活治风湿方”,并标注“待核验”。

接下来,波斯的伊思凡医者献上了“**治腹痛”之方,他还带来了一小瓶**精油,当场演示如何将精油滴入温水中服用,“此精油需从**树的树脂中提取,一滴便可缓解腹痛,若是急性腹痛,两滴便能见效。”

新罗的李医者献上了“高丽参补气血”方,天竺的戒日医者献上了“三叶汤调理五脏”方,匈奴的医者献上了“羊肉汤驱寒”方,甚至连南方百越的医者,也献上了“青蒿治疟疾”方——那青蒿与大秦的青蒿形态略有不同,百越医者说,需在端午前后的清晨采摘,阴干后煎水服用,对疟疾有奇效。

轮到西域大宛的医者时,他献上的医方让众人眼前一亮。那医者捧着一个陶罐,里面装着一些黑色的粉末,“这是我国的‘葡萄藤灰治烫伤’之方。”他解释道,“将葡萄藤烧成灰,与芝麻油混合,涂抹在烫伤处,一日三次,三日便能结痂,且不留疤痕。”

素问让弟子取来一小块猪皮,用烙铁烫出一个伤口,随后按照大宛医者的方法,将葡萄藤灰与芝麻油混合后涂抹在伤口上。不过半个时辰,原本红肿的伤口便消退了不少,众人见了,都忍不住发出惊叹。

交流会一直持续到夕阳西下,各国医者共献上了三十余道本土医方,从治疗风寒感冒的简单食疗方,到治疗疑难杂症的复杂汤药方,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素问将所有医方整理成册,递给秦斩:“这些医方还需逐一核验,有些药材大秦没有,可能还需要从各国进口。”

秦斩接过册子,翻了几页,眼中满是笑意:“无妨,大秦的贸易网早已覆盖各国,想要进口药材并非难事。明日我便让人将这些医方送往朝廷太医署,让太医们一同参与核验,确保每一道医方都真实有效。”

院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弟子们点亮了院内的宫灯,暖黄的灯光洒在医者们的脸上,映出一张张满是期待的面容。伊思凡医者捧着那本《节气养生册》,走到素问身边:“素问署长,今日的交流会让我受益匪浅。我回去后,会将大秦的医道之法传回波斯,也会收集更多波斯的医方,下次再来交流。”

“我也是!”高句丽的金医者也凑了过来,“我国还有许多治疗骨伤的医方,下次我一定带来,与大秦的医者好好探讨。”

素问看着众人热情的模样,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这只是万国医道交流的开始,未来,会有更多的医者来到大秦,带来更多的医方,而大秦的医道,也会随着这些交流,传遍天下,造福更多的百姓。

秦斩走到她身边,望着院中的景象,轻声道:“你想要的‘天下无病’,或许真的能实现。”

素问抬头看向他,眼中闪烁着星光:“会的,一定会的。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总有一天,天下百姓都能远离病痛,安居乐业。”

夜风吹过庭院,银杏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这场圆满的交流会喝彩。桌上的《万国医方集》初稿,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墨香,那是属于天下医者的智慧结晶,也是大秦医道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