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尘镜的微光渐渐淡去时,木屋中的金青双芒仍在轻轻跳动。商鞅将镇邪印从桌面拿起,指尖摩挲着印钮上青鸾的纹路 —— 方才镜面中旧党裹挟百姓的画面还在眼前晃荡,那些呆滞的眼神、泛着魔气的摄心符,像根细刺扎在他心头,让他愈发不敢懈怠。“黑袍人既敢提前引动传讯蛊,说不定会比约定的三日后更早动手。” 他将镇邪印与守心佩一并贴在胸前,转头看向白雪,“灵根温养不能停,我得趁今夜把双宝共鸣再提一层,这样明日加固阵眼时才能更稳妥。”
白雪刚把最后一撮凝魂草粉末收进瓷瓶,闻言便点了点头,顺手将桌上的安神汤推到他面前:“刚温过的,你先喝了再打坐。我把固魂散分装成小袋,念秦说想帮着贴护符,等会儿我们娘俩去把木屋四周的阵眼再查一遍。” 她说话时,商念秦正抱着一叠黄符凑过来,小脸上满是认真,还特意把符纸按得整整齐齐:“爹,我会把符贴得牢牢的,像娘教的那样,让坏人进不来。”
商鞅接过安神汤,温热的汤水滑过喉咙,驱散了方才观尘镜带来的滞涩感。他摸了摸念秦的头,看着孩子眉心若隐若现的守心纹 —— 白日里这纹路还只是泛着淡金,此刻竟随着孩子的心意,隐隐透出与双宝同源的微光。“好,那就辛苦念秦当小帮手了。” 他放下汤碗,走到木屋中央的蒲团旁,将双宝分别置于左右掌心,“你们去查阵眼时也别走远,若有异动,记得立刻用传讯符叫我。”
白雪应了声 “放心”,便牵着念秦的手往外走。孩子走前还回头望了他一眼,小手挥了挥,直到木门轻轻合上,商鞅才缓缓盘膝坐下。窗外传来母子俩轻声的对话,偶尔夹杂着念秦发现阵眼松动时的提醒,还有白雪温柔的指导声,这些细碎的声响,像一层软甲裹在他心头 —— 既是牵挂,也是支撑。他深吸一口气,将注意力收回到丹田,灵根的金青纹路已比昨日清晰不少,只待双宝灵气再润养一番,便能彻底稳定筑基期的修为。
距离黑袍人约定的夹击之日仅剩两日,空气中的紧张感像灵泉的涟漪般,悄无声息地蔓延。木屋外的草木似乎也察觉到了危机,连夜风拂过枝叶的声响都轻了几分,唯有灵泉的青光,在渐深的暮色里愈发透亮,映得窗纸上都泛着淡淡的青辉。商鞅指尖的双宝灵气开始缓缓流转,守心佩的金芒与镇邪印的青光缠绕着,顺着经脉往丹田汇聚,每一次流转,都让他对 “守护” 二字的感悟更深一分 —— 不再只是对新法的执念,更是对眼前妻儿、对咸阳百姓的责任。
夜幕像一块浸了墨的布,缓缓盖住仙山的轮廓。灵泉的青光在夜色中愈发明显,泉面泛着细碎的涟漪,将木屋的影子拉得长长的,落在铺满松针的地面上。商鞅盘膝坐在木屋中央的蒲团上,守心佩与镇邪印分别贴在左右掌心,金青双色灵气顺着指尖缠绕而上,如同两条温顺的灵蛇,缓缓融入他丹田深处的守心灵根。
这是他找到镇邪印后的第一个夜晚,也是距离黑袍人约定的 “三日后夹击” 仅剩两天的关键节点。按照《守心仙录》的记载,守心灵根初启时需用双宝灵气温养,才能让灵根与仙宝形成更深的共鸣,届时施展 “双宝大阵” 时才能更顺畅。此刻他的意识沉浸在灵气流转中,能清晰感觉到灵根上的金青纹路愈发清晰,每一条纹路都像一条细小的溪流,将双宝的灵气输送到四肢百骸,连之前被魔气侵扰留下的细微隐患,都在灵气的滋养下渐渐消散。
木屋的角落里,白雪正坐在小桌旁研磨丹药。青石砚台里,凝魂草与护心草被研磨成细腻的粉末,泛着淡淡的银光 —— 这是在为三日后的战斗准备 “固魂散”,阴兵的阴气最易侵蚀神魂,固魂散虽不能完全抵挡,却能为普通百姓争取一线生机。商念秦趴在她脚边的软垫上,小手攥着一片晒干的守心花花瓣,眉心的守心纹泛着极淡的金光,偶尔会抬起头,看看打坐的商鞅,再看看忙碌的白雪,小脸上满是认真,像是在帮着 “站岗”。
“念秦,困了就先睡。” 白雪放下研杵,摸了摸孩子的头,指尖触到他温热的发顶时,心中泛起一阵柔软。自踏入仙山,孩子就很少像在凡界那样哭闹,似乎也知道眼下的局势紧张,连玩耍时都格外安静,只在察觉到危险时,才会用稚嫩的声音提醒他们。
商念秦摇了摇头,把花瓣揣进怀里,爬到白雪身边,小声说:“娘,我不困,我帮你看着爹。要是有坏人来,我的佩佩(守心纹)会亮的。” 他说着,还挺了挺小胸脯,模样既认真又可爱。
白雪忍不住笑了,刚想再说些什么,鼻尖突然萦绕上一股异样的气息 —— 不是地脉魔气的腥冷,也不是仙山草木的清香,而是一种带着腐臭的甜腻,像是腐烂的草木混合着生血的味道。她脸色骤变,猛地站起身,右手按向腰间的诛邪匕首:“不好,是邪修的气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