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深处,云雾如轻纱般缠绕在青黑色的峰峦间。玄真观掩映在苍翠的松林之中,飞檐斗拱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木色,檐角铜铃随风轻响,将一缕缕清越的声音送入山谷。
白雪盘膝坐在观后崖的青石台上,身前悬浮着三枚晶莹的玉诀。她身着月白色道袍,乌发用一根木簪松松挽起,双目轻阖,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出淡淡的阴影。丝丝缕缕的灵气如游丝般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顺着她周身的经脉缓缓流转,最后汇入丹田气海。
“呼 ——” 她轻吐一口浊气,周身萦绕的灵气瞬间消散,悬浮的玉诀也 “嗒嗒” 落在石台上。白雪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无奈的疲惫,她抬手按在小腹处,眉头微蹙。
丹田内的灵力已经充盈如实质,可每当试图冲击那层无形的壁垒时,总会有一股莫名的躁动扰乱气息。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三个月了,筑基后期的瓶颈像一道无形的闸门,任凭她如何努力,都无法撼动分毫。
她捡起地上的玉诀,指尖划过冰凉的玉面。这三枚 “聚灵玉诀” 是玄真观的入门法器,能辅助修士汇聚灵气,可对如今的她来说,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还是不行吗?” 一个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玄真子拄着藜杖缓步走来,灰白色的道袍上沾着些许晨露,“你这三个月的灵力增长速度已经远超常人,何必急于求成?”
白雪站起身行礼:“师父,弟子不是急于求成,只是……” 她顿了顿,目光望向东方天际,那里是栎阳的方向,“总觉得心神不宁。”
玄真子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捋着长须轻叹:“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商鞅在河西打了胜仗,秦国正是用人之际,可修行之道最忌心有牵挂。你本就不是寻常修士,身负两世记忆,灵根中藏着凡尘俗世的羁绊,想要突破境界,比旁人要难上十倍。”
白雪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掌心那道浅浅的疤痕是穿越时留下的印记。三年前,她还是二十一世纪历史系的研究生,在西安博物馆参观商鞅方升时,被一道突如其来的白光卷入时空乱流,醒来就成了战国时期玄真观的一名小道童。
现代的记忆如同潮水般时常涌来:博物馆里的青铜鼎、图书馆里的《商君书》、手机上的历史词条…… 这些记忆让她对这个时代有着远超常人的认知,也让她在遇到商鞅时,明知历史结局却仍忍不住靠近。
“师父,弟子记得入门时您说过,修仙分九层境界,可您从未细说每层境界的玄妙。” 白雪轻声道,“弟子如今卡在筑基后期,连这境界的真正含义都不甚明了,或许这才是无法突破的症结。”
玄真子沉吟片刻,点头道:“也罢,你既问到了,我便为你细说。修仙一道,自古便有‘三境九阶’之说,三境为‘凡尘境’‘灵虚境’‘长生境’,每境又分三阶,合为九阶。”
他在青石台上坐下,示意白雪也坐:“第一境凡尘境,是修士打基础的阶段,对应引气、筑基、金丹三阶。引气阶为入门,修士需感应天地灵气,将其引入体内,洗练凡胎,此阶段可强生健体,延年益寿,寻常武者绝非对手。”
白雪默默点头,她刚穿越时便是引气阶,那时便能轻松跃过丈高的院墙,夜视能力也远超常人,这在现代简直是超人般的存在。
“筑基阶则需将灵气凝聚于丹田,筑就灵气根基,此阶段修士已可御使简单法器,灵力外放,寒暑不侵。” 玄真子继续道,“你如今便是筑基后期,丹田灵气已成液态,只差一步便可凝结金丹。只是筑基不仅筑的是灵气根基,更是心境根基,心不静则基不稳,这也是为何你迟迟无法突破。”
“那金丹阶呢?” 白雪追问,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作为历史系学生,她看过无数修仙小说,却没想到真实的修仙体系如此玄妙。
玄真子眼中露出向往之色:“金丹阶便是凡尘境的巅峰,修士将丹田灵气凝结成丹,灵力精纯百倍,可御器飞行,寿元增至五百载。届时你便可御使飞剑,一日千里,寻常军队已难伤你分毫。”
白雪心中震撼,御器飞行、寿元五百载,这已经完全超出了现代科学的认知。她忽然想起在西安看过的兵马俑,那些栩栩如生的战士守护的王朝,原来真的隐藏着如此奇幻的力量。
“那灵虚境又是什么样的?”
“灵虚境便脱离凡尘了。” 玄真子抚须道,“分元婴、化神、炼虚三阶。元婴阶修士可修出阳神,神游太虚;化神阶能移山填海,呼风唤雨;炼虚阶则可沟通天地法则,举手投足皆有莫大威能。至于长生境……” 他摇了摇头,“那已是传说中的境界,古今能达到者寥寥无几。”
白雪低头沉思,原来自己现在所处的筑基阶,在整个修仙体系中才只是第二层。她看向远处云雾中的山峦,忽然明白自己的眼界有多狭隘。
“师父,那不同境界的修士,修炼之法有何不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