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场爆炸事件的余波还未散尽,一段用手机远距离拍摄的、晃动但关键画面清晰的视频,已经以病毒传播的速度席卷了全球互联网!
视频中,可以清晰看到爆炸的冲击波和碎片在逼近魏大勋时,仿佛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壁,被猛地弹开、扭曲。
而他本人所在的位置却形成了一个诡异的“安全孤岛”。
拍摄者的惊呼声和周围人的尖叫、不敢置信的“Oh My God”此起彼伏。
国内微博、抖音、B站等平台瞬间炸锅!
#魏大勋片场爆炸意外#
#魏大勋奇迹生还#
话题后面,瞬间挂上了“爆”字标签。
【卧槽!这是什么电影特效吗?!勋勋身边那层扭曲的空气是什么?!】
【绝对不是特效!我是现场群演!千真万确!爆炸超猛,但勋勋真的屁事没有!现场老外都吓傻了!】
【是咱们国家的高科技个人防护装备吧?!太牛了!黑科技啊!】
【肯定是白署长的手笔!除了她还有谁能拿出这种神器!这是给家属开了绝对防御啊!】
【泪目了!这是国家对我们公民的守护!连家属的安全都做到这种级别!】
【以前看科幻片觉得假,现在才知道小丑是我自己!祖国威武!白署长牛逼!】
网友们在震惊于科技水平的同时,更多的是涌起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安全感。
外网与海外媒体更是从质疑到骇然——
YouTube、Twitter、Instagram等平台,视频播放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起初,大量评论质疑是炒作或电影宣传:
“拙劣的特效!”
“为了新戏宣传真拼!”
但很快,更多角度的现场视频、目击者的实名证词(包括那位惊呼“神迹”的摄影师)开始涌现。
甚至有一些专业的特效师和物理学家下场分析:
“以现有影视特效技术,无法在实拍中实现如此真实、瞬发的空气扭曲效果。这更像是某种…强大的定向能护盾?”
“根据碎片抛射轨迹和冲击波衰减数据模拟,魏大勋先生当时承受的冲击力足以致命。”
“他的生还,无法用运气或已知防护装备解释。”
权威媒体迅速跟进——
BBC头条:
《片场爆炸中的“奇迹”:是中国科幻级个人防护技术的展示吗?》
CNN专题报道:
《从外交官到守护神:白芷与其背后的“不可言说”的科技实力》
《纽约时报》评论版更是直接联想:
《“白芷效应”延伸至物理层面?此次事件是否暗示中国在个人防御领域已取得颠覆性突破?》
暗网和军事论坛更是炸锅:
【实锤了!那个东方女人不仅自己能打,还能给家人上“无敌”!】
【这种技术如果普及到军队…不敢想象!】
【现在暗杀白芷的亲属已经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代价无法估量!】
【提醒同行们,以后关于东方的单子,尤其是涉及那位署长及其关联方的,价格得翻一百倍,不,直接拒接!】
……
面对全球范围的猜测和询问,在事件发酵后的首次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白芷作为发言人站在了蓝厅的讲台前。
当一位外媒记者尖锐地提出关于“魏大勋先生奇迹生还,是否与中国秘密研发的个人防护技术有关”时,全场瞬间安静,所有镜头都聚焦在她身上。
白芷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语气沉稳如常,听不出丝毫波澜:
“我们注意到了相关报道。中国政府始终将每一位公民的生命安全置于首位。”
她略微停顿,目光似乎变得更加深邃,继续道:
“至于您提到的具体技术细节,这涉及个人**与国家安全,不在本次讨论的范畴。我们欣慰地看到,魏大勋先生目前平安无恙。”
紧接着,她话锋微转。
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清晰地传遍整个大厅:
“同时,我想借此机会重申,中国有充分的决心、信心和能力,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切实保护好在海外中国公民的生命安全与合法权益。”
这番表态,既未承认也未否认,但那种基于绝对实力而产生的从容与自信,以及她本人与事件当事人之间特殊关系所带来的微妙氛围,使得这番回应比任何声明都更具分量。
它传递了一个明确无误的战略信号:
任何企图伤害中国公民的行为,都将面临无法预估的后果。
事件发生后,魏大勋第一时间给父母报了平安。
魏妈妈在电话那头后怕得直哭,又无比骄傲: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小芷给你的都是最好的!你以后在外面更要小心!”
魏大勋看着自己手上那枚看似普通的婚戒,心中感慨万千。
他发了一条极简的微博:
“平安。感恩。一切尽在不言中。[心]”
配图是窗外温暖的阳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