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槐下田舍 > 第73章 百业兴邦根基稳,

槐下田舍 第73章 百业兴邦根基稳,

作者:用户68616352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28 11:33:39

洛阳的秋闱放榜那日,经世大学的门前挤满了人。与别处不同,这里的榜单不仅有科举成绩,还有格致课、农桑课的优异者名单,红纸上的名字密密麻麻,既有世家子弟,也有寒门学子,甚至还有几个匈奴少年的名字,引得路人啧啧称奇。

苏砚秋站在人群后,看着一个穿粗布衫的少年指着自己的名字欢呼,他的父亲——一个来自漠北的牧民,激动得用粗糙的手掌抹着眼泪,嘴里反复念叨着“俺娃能识字了,还能上大学堂”。这一幕,让苏砚秋想起初建经世大学时的艰难,那时有人嘲讽“让牧民的孩子学格致,简直是本末倒置”,如今却成了最鲜活的“文脉传承”。

“苏相,您看这届新生,有三成来自郡县,两成是异族子弟。”经世大学的山长(校长)递来名册,脸上满是欣慰,“格致课的‘望远镜原理’‘水力机械’成了热门,农桑课的学生还自己搞了个‘试验田’,种着从各地收集的二十种麦子,说要培育出更高产的品种。”

苏砚秋翻看着名册,见“沈锐”“吴峰”等军校毕业生的名字出现在“客座讲师”一栏,忍不住笑道:“让这些在边关历练过的年轻人来讲课,比老夫子空谈理论强多了。”

山长点头:“可不是嘛!沈锐讲‘望远镜与战术’,学生们听得入迷;吴峰带他们去军工厂参观,说‘格致不是纸上谈兵,是能造枪炮、能种好田的真本事’。现在的学生,个个都想‘学以致用’。”

离开经世大学,苏砚秋前往格致工坊。这里的景象与几年前大不相同,不仅有玻璃镜、望远镜的生产线,还新添了“蒸汽动力车间”——几台烧煤的蒸汽机正带动着车床运转,将铁坯加工成标准的枪管零件,效率比水力机又快了三成。

“苏相,这是新研发的‘蒸汽织布机’。”陈默指着一台庞大的机器,只见棉纱从一端进入,另一端直接织出带花纹的布匹,速度是手工织布的十倍,“漠北的羊毛工坊订了五十台,说有了这机器,能把‘混纺锦’的产量翻一番。”

他又拉着苏砚秋看“新式水车”:“这水车带了个‘扬水器’,不用人看管,能自动把水抽到高处的水渠,河南的农户来看过,说有了它,山地也能种水稻了。”

工坊的角落里,几个匈奴工匠正围着图纸讨论,他们的汉话还带着口音,却能精准地说出“齿轮转速”“压力计算”等术语。“他们是漠北送来的学徒,”陈默解释道,“最擅长打磨镜片,说草原上看星星多,对‘光的折射’有天生的敏感。”

从工坊出来,苏砚秋沿着商道走到洛阳最大的“百货行”。这里简直是大明物产的缩影:漠北的麦酒、南疆的香料、西域的玉石、海东的海产,还有经世大学学生设计的“折叠桌椅”“便携算盘”,引得顾客络绎不绝。

掌柜的是个精明的江南商人,见了苏砚秋,忙不迭地介绍:“苏相您看,这‘格致器物区’的生意最好!百姓买个放大镜看账本,书生买个望远镜观星,连老太太都爱买玻璃镜照个亮。现在啊,谁家没几件‘格致物件’,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日子过得好。”

他指着角落里的“海外货柜”:“这是海东舰队从吕宋带回来的胡椒、苏木,比从前经西域运来的便宜一半!咱们的玻璃镜、燧发枪也换了不少好东西,听说那边的国王都想要一台蒸汽机呢!”

傍晚时分,苏砚秋来到城郊的“军民屯田区”。这里是第五军与地方百姓共同开垦的土地,士兵们在训练之余种地,百姓则帮着军营缝补衣物,田埂上的水渠是军民一起修的,仓库里的粮食一半归军队,一半归百姓,相处得像一家人。

“苏相!”一个正在割稻子的士兵直起身,他是第二届军校毕业生,如今在第五军当排长,“您看这‘嘉稻’,亩产比去年又增了半石!咱们用望远镜观测天气,提前避开了三场暴雨,损失比往年少了七成。”

旁边的老农接过话茬:“这些兵娃子不光会打仗,种地也是好手!教俺们用‘三段式施肥法’,说什么‘基肥要足,追肥要巧’,果然管用!今年的收成,够俺家吃两年的!”

夕阳西下,屯田区的炊烟升起,士兵与百姓围着灶台吃饭,分享着新酿的米酒,说着庄稼的长势、军队的趣事,笑声在田野上回荡。苏砚秋站在田埂上,看着这一幕,忽然明白“百业兴旺”的真谛——不是某一个行业独大,而是农、工、商、军、学相互滋养,像一棵大树,根系在地下紧紧相连,枝叶在阳光下共同生长。

回到府衙时,案上堆着各地送来的报喜文书:漠北的“漠北嘉麦”推广到西域,让那里的小国也开始种粮;南疆的“嘉棉”织成的布匹,通过海东商路卖到了南洋;经世大学的学生在江南改良了桑蚕养殖,让丝绸产量提升三成……每一份文书,都透着蓬勃的生机。

苏砚秋拿起笔,在奏章上写下:“治国如培树,农为根,工为干,商为枝,军为叶,学为花。根固则干强,干强则枝繁,枝繁则叶茂,叶茂则花盛。如今百业俱兴,正是根、干、枝、叶、花共生共荣之象,此乃民心所归,盛世之基也。”

窗外的月光洒在纸上,照亮了字迹。苏砚秋知道,他们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一时的繁华,而是为了让这“共生共荣”的根基扎得更深——让农桑的种子播撒到更遥远的土地,让格致的智慧融入每个行业的血脉,让文脉的传承跨越族群与地域,最终长成一棵庇佑万民的参天大树。

而这棵树的每一片叶子,都写着两个字:安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