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槐下田舍 > 第50章 烽烟再起,边声裂寒云

槐下田舍 第50章 烽烟再起,边声裂寒云

作者:用户68616352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28 11:33:39

寒露刚过,大同镇外的草原则已结起薄霜。苏砚秋接到边报时,正坐在经世大学的讲堂里,听农科学生汇报“耐寒嘉麦”在漠南试种的成果。展开那张带着血痕的信纸,他的手指骤然收紧——匈奴左贤王麾下的骑兵,以“互市不公”为由,突袭了边境的王家屯,屠杀村民三百余人,焚毁房屋、劫掠牲畜,连刚收割的“嘉麦”都被付之一炬。

“大人……”秦风站在一旁,声音艰涩,“王家屯就是当年王二所在的村子,他……他带着妻儿拼死护着学堂的孩子们,被乱箭射死在村口的老槐树下。”

苏砚秋猛地站起身,案上的《农桑图谱》散落一地。他想起那个在难民棚里说“靠自己挣的粮吃得香”的汉子,想起他后来租地种麦时憨厚的笑,心口像被钝器狠狠砸了一下,闷得发疼。

“备马!去大同!”他的声音冷得像塞外的寒风,“让靖海卫调三艘主力舰沿黄河溯流而上,支援边镇;军武学堂的毕业生,凡在北方任职的,全部集结待命!”

三日后,苏砚秋抵达大同镇。城墙下,临时搭建的棚子里挤满了王家屯的幸存者,大多是老弱妇孺,脸上带着未干的泪痕。一个抱着弟弟的小女孩,裤腿上还沾着血,见了苏砚秋,怯生生地伸出手——她的手掌里,攥着半块被血浸透的“嘉麦”馍馍。

“苏相……他们抢了俺家的羊,烧了俺家的麦……”老人浑浊的眼睛里淌下泪,“说好的互市呢?说好的不相侵扰呢?”

苏砚秋蹲下身,轻轻擦去小女孩脸上的灰,声音沙哑:“是朝廷没护好你们。我向你们保证,血债,必须血偿。”

他立刻召集边镇将领与军武学堂的毕业生议事。地图上,王家屯的位置被红笔圈出,旁边标注着匈奴骑兵撤退的路线——他们并未返回漠北,而是盘踞在三十里外的黑风口,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左贤王这是在试探。”张勇指着地图,拳头攥得发白,“他见咱们这几年专注农桑,以为边军战力衰退,想抢了就跑,看看咱们敢不敢追。”

周岳刚从海军赶来,带来了两门最新式的“轰天炮”——炮身裹着防滑的麻布,炮口闪着冷光。“这炮能打五里外的目标,黑风口的岩石再硬,也能炸开缺口。”他沉声道,“海军的陆战队也带来了,都是玩惯了登船作战的好手,山地突袭不在话下。”

苏砚秋的手指在黑风口的位置重重一点:“不能等他们再犯。今夜休整,明日拂晓兵分三路——张勇带骑兵正面佯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周岳率陆战队携带火炮,从侧翼的悬崖绕过去,占据制高点;我带主力在谷口设伏,等他们溃逃时一举歼灭。”

议事结束后,他独自走到城墙边。夜色如墨,远处的草原上传来隐约的狼嚎,像在哀悼王家屯的亡魂。他想起与左贤王定下的互市协议,想起那些用马牛羊换来的“嘉稻”与棉布,忽然明白,对豺狼讲信义,本身就是一种错。

次日拂晓,进攻如期开始。张勇的骑兵在黑风口下扬尘呐喊,马蹄声震得山谷嗡嗡作响。匈奴骑兵果然中计,倾巢而出,想凭借骑兵优势冲垮明军阵脚。

就在此时,周岳的陆战队在悬崖上架起了火炮。“放!”随着一声令下,炮声如雷,铁弹呼啸着砸进匈奴阵营,炸开的碎石与火光交织,瞬间撕开一道缺口。

“是苏相的铁炮!”匈奴骑兵阵脚大乱,左贤王的亲卫阿古拉大喊着“撤退”,却已来不及——苏砚秋亲率的主力从谷口冲出,燧发枪的齐射声密集如雨点,铅弹穿透了匈奴的皮甲,倒下的骑兵堵住了退路。

张勇的骑兵趁机反扑,马刀劈砍的脆响、士兵的呐喊、匈奴的惨叫在山谷里回荡。陈默改良的钩镰枪此刻派上了用场,枪尖的弯钩缠住匈奴的马腿,让他们摔下马背,被随后赶来的步兵斩杀。

激战持续了两个时辰。黑风口的岩石被炮火炸得粉碎,地上的血迹与冻土冻在一起,凝成暗红的冰。左贤王带着残部想从悬崖逃跑,却被周岳的陆战队拦住,阿古拉为了掩护他,被燧发枪射中胸膛,临死前望着明军的方向,眼神里竟有一丝解脱。

打扫战场时,张勇在左贤王的营帐里搜出了一批“嘉棉”布和铁锅——正是前几日互市换来的货物。“这些东西,还没捂热就想再抢回去。”他咬着牙,将布帛狠狠踩在脚下。

苏砚秋走到黑风口的悬崖边,望着远处的漠北草原。风卷起地上的尘土,迷了人的眼。他忽然想起王二家的小女孩,想起她手里那半块血馍馍,心里的寒意比塞外的风更甚。

“把左贤王的首级挂在王家屯的村口,让所有匈奴人看看,犯我大明者,是什么下场。”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再派快马去漠北,告诉新的单于——互市可以继续,但必须用左贤王的亲信来换,否则,大军直捣王庭。”

回营的路上,张勇低声道:“大人,这样会不会彻底撕破脸?毕竟……还有不少匈奴部落真心想和咱们做生意。”

苏砚秋停下脚步,望着王家屯的方向——那里正在掩埋死者,新立的墓碑在寒风中微微摇晃。“真正想做生意的,会怕咱们护民?”他缓缓道,“只有豺狼,才会怕猎人的枪。”

三日后,漠北的新单于果然送来了左贤王的亲信,并献上了双倍的马牛羊作为赔偿,发誓“永不再犯”。苏砚秋让人将赔偿的牲畜全部分给王家屯的幸存者,又调派农桑技师,帮他们重建家园、补种“稼麦”。

当苏砚秋离开大同镇时,小女孩捧着新烤的“嘉麦”馍馍来送他。馍馍温热,带着麦香,她仰着头说:“苏相,阿爹说,种出好麦子,日子就会好起来。”

苏砚秋接过馍馍,眼眶微热。他知道,这场仗不是为了杀戮,是为了让更多像王二这样的百姓,能安安稳稳地种麦、织布,能在自家的土地上,吃到带着阳光味道的馍馍。

车窗外,草原的霜雪开始融化,露出下面青黄的草芽。苏砚秋望着那抹新绿,忽然明白,守护的意义从来不是让烽烟断绝,而是让每一次烽烟过后,都能长出更坚韧的希望——就像这草原上的草,被马蹄踏过,被烈火焚过,却总能在春天重新发芽,生生不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