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公那坛“庆功酒”终究是没喝成,反倒像一瓢冷水,把林凡从升职的短暂眩晕中浇醒了。他坐在冰冷的廨舍里,对着那几本天书般的账本和一堆烫手的贺礼,开始了艰难的“就职规划”。
直接拿物料采购开刀?目标倒是明确,董太监那张油滑的笑脸立刻浮现在眼前。这无疑是块最硬的骨头,也是利益纠缠最深的地方。自己刚上任,脚跟都没站稳,就去捅这个马蜂窝,成功率微乎其乎其微,搞不好还会被反咬一口,说他“新人急于揽权,诬陷老臣”。这把火太猛,容易烧着自己。
那从自己熟悉的膳品制备流程优化开始?这倒是稳妥,轻车熟路,也能很快见到成效,巩固自己的技术权威。但问题是,这属于“增量优化”,动不了现有的利益格局,对于树立他作为“管事太监”的管理权威,力度不够。别人只会觉得他“匠气太重”,还是个高级技术员,而非管理者。
林凡揉着太阳穴,感觉自己像个刚拿到风投的初创公司CEO,面前摆着两条路:一条是激进颠覆,高风险高回报;一条是稳健改良,低风险低成长。都需要,但先后顺序至关重要。
就在他纠结之时,脑海里那个沉寂了几天的“企业文化系统”界面,忽然闪烁了一下,跳出一条新信息:
【检测到管理者面临战略抉择。触发情景分析任务:识别当前组织内部“痛点”与“机会点”。请基于现有信息,进行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任务奖励:辅助决策建议。】
林凡一愣,差点忘了自己还有这个金手指!这系统虽然平时像个哑巴,关键时刻还挺贴心。他立刻集中精神,开始在心里默念分析:
*优势(Strengths):我有成功项目经验(宫宴月饼),有上司(陈公公)的初步信任,有一个核心团队(小诚子等人),以及……超越时代的管理知识。
*劣势(Weaknesses):资历浅,根基不稳,对复杂人际关系和利益网络不熟悉,缺乏可靠的信息来源。
*机会(Opportunities):司礼监的“赏识”(虽然动机存疑)是一把暂时的保护伞,尚膳监因宫宴成功正处于上升期,有改革空间。陈公公有稳定局面、做出政绩的需求。
*威胁(Threats):内部既得利益者(如董太监)的抵触,外部其他监司的嫉妒和窥探,尚衣监等潜在对手的阴谋,以及司礼监可能存在的“捧杀”意图。
分析完毕,系统界面泛起微光,给出了一段简短的【辅助建议】:
“建议采取‘侧翼攻击’策略。避免直接冲击核心利益区,选择关联性强、价值可见、阻力相对较小的辅助环节作为突破口,建立威信,积累资本,同时构建信息网络。”
侧翼攻击?关联性强、价值可见、阻力小……林凡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廨舍角落里,那几个堆放杂物的破旧箱笼上。那是他搬来时,前一位管事太监留下的,里面似乎是一些陈年的文书档案。
他心中一动,走过去翻找起来。果然,里面大多是些早已过时的单据、旧账册的废页,但也有一些关于仓库管理、物品领用记录的底档,纸张泛黄,杂乱无章。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林凡的脑海——仓储管理!
对!就是它!
这玩意儿关联性强,所有物料最终都要入库、存储、领用,关系到整个尚膳监的运行效率。
价值可见,优化仓储,减少损耗,提高找东西的效率,这是肉眼可见的功劳,谁都说不出不好。
阻力相对较小!仓储管理虽然也涉及物料,但相比采购那个“钱出去”的核心环节,属于“东西进来之后”的保管环节,油水没那么直接,触动的利益方应该没那么敏感。而且,目前看来,尚膳监的仓库管理简直是一团糟,正好给了他发挥的空间!
更重要的是,优化仓储,必然需要清查库存、建立台账!这不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名正言顺地深入了解尚膳监家底、构建信息网络的最佳借口吗?
想通了这一点,林凡顿时觉得豁然开朗。第一把火,就烧向仓库!
第二天一早,林凡便带着一脸“新官上任、踌躇满志”的表情,去找副总管陈公公汇报工作思路。
“陈公公,蒙您和司礼监抬爱,小的既任管事,不敢有丝毫懈怠。这几日观察思量,觉得咱们尚膳监如今圣眷正隆,更应精益求精。”林凡说得诚恳,“小的发现,监内诸事皆有条理,唯这仓库物料管理,似有可提升之处。物品堆放杂乱,领用记录不清,不仅耗时费力,也易造成不必要的损耗浪费。长此以往,恐会影响膳品制备效率,辜负天恩。”
他特意把问题拔高到“影响效率、辜负天恩”的高度。
陈公公捻着下巴上几根稀疏的胡须,听着林凡的陈述。他何等精明,立刻明白了林凡的意图。这小子,没去碰最烫手的采购,而是选了仓库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地方下手,倒是聪明。优化仓库,出成绩快,风险小,还能顺便摸摸家底,确实是个不错的切入点。反正仓库那块一直是老好人刘太监管着,没什么背景,动一动也无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