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笔筒的修复完成,带给陈默的是一种内在的沉静与满足。然而,校园之外,因他而起的涟漪并未停歇。正心武馆那次未能如愿的“考核”以及他随后干脆的拒绝,如同一根刺,扎在了一些人的心里。关于北大武协这位年轻“陈师傅”的传闻,在京城特定的圈子里,传播的速度比想象中更快,也引来了不同的目光。
这天下午,陈默刚结束在武协的基础教学,正指导几位学员体会“松胯”的感觉,活动室的门被推开了。周正阳陪着一位陌生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那男子约莫三十五六岁年纪,身材不算高大,但步履沉稳,肩背挺直如松,穿着一身合体的深色中山装,目光锐利如鹰,扫过在场众人,最后定格在正在做示范的陈默身上。
一种不同于武协内部切磋的、带着明确目的性的气息,瞬间弥漫开来。学员们下意识地停下了动作,看向来人。
“陈默,”周正阳走到陈默身边,脸色有些凝重,低声道,“这位是杨震馆长介绍来的,松本先生,来自日本,是极真流空手道的高手,在北京交流访学。他……听说了你的事情,特意想来‘请教’一下。”
“请教”二字,周正阳说得有些迟疑。在场的人都明白,这绝非普通的友好交流。杨震介绍而来,其用意不言自明——既然馆内的教练奈何不了你,那就让外面的高手来掂量掂量。
松本上前一步,动作一丝不苟,对着陈默微微鞠躬,中文略带口音,但十分清晰:“陈默先生,鄙人松本健一郎,久闻陈氏太极拳盛名,今日冒昧前来,希望能与阁下切磋技艺,印证武道,还请不吝赐教。”他的礼仪周到,眼神却如同出鞘的刀,带着冰冷的锋芒和毫不掩饰的战意。
极真流空手道,以其强悍的实战能力和注重精神修炼而闻名,强调一击必杀,作风硬朗。这位松本先生气息沉浑,站姿稳如磐石,显然修为不浅。
活动室内一片寂静,所有学员都屏住了呼吸,看向陈默。张毅和叶知秋也闻讯赶来,站在人群外围,神色严肃。
陈默面色平静,既无受宠若惊,也无被挑衅的恼怒。他缓缓收势,对松本还了一个抱拳礼:“松本先生客气了。武术交流,本是好事。不知先生想如何切磋?”
松本目光灼灼:“久闻太极拳有‘听劲’之妙,善于化解刚猛之力。鄙人所习空手道,恰以刚猛直接见长。不如,我们进行简单的攻防演练?我攻,阁下守,以三招为限,只论技法高下,不伤和气。如何?”他提出的是一个看似公平,实则极占优势的方案。极真空手道的攻击如雷霆骤雨,全力进攻三招,威力非同小可,防守一方压力巨大。
周正阳闻言眉头紧锁,刚要开口,陈默却已淡然点头:“可以。”
没有多余的废话,众人立刻让出场地中央一片空间。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松本脱去外套,里面是一身洁白的空手道服,黑带系腰。他深吸一口气,眼神瞬间变得无比专注,周身气势陡然攀升,如同蓄势待发的猎豹。他采用的,是极真空手道标志性的“三战”步型,重心低沉,稳固如山。
“第一招,请指教!”松本低喝一声,左脚猛地向前踏出,地面仿佛微微一震,右拳如同出膛炮弹,一记标准的“逆位冲拳”直击陈默中路!这一拳速度快得惊人,带起凌厉的破空声,力量凝聚于一点,没有丝毫花哨,只有最纯粹、最直接的破坏力!
学员们看得心头一紧,这一拳的威势,远超他们平时所见。
面对这石破天惊的一拳,陈默并未后退,也未硬接。就在拳锋即将及体的瞬间,他身体如同被风吹动的柳条,向后微仰,同时右手闪电般探出,并非格挡,而是在对方手腕外侧轻轻一搭、一拂,用的正是太极云手中的“掤”劲与“捋”意。
动作轻柔写意,仿佛全不用力。但松本却感觉自己的拳劲如同撞上了一团旋转的棉花,凝聚的力量瞬间被引偏、分散,那志在必得的一拳竟擦着陈默的衣角滑了过去,打在了空处!而他因为发力过猛,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前微倾。
“好!”周正阳忍不住低喝一声。这一下化劲,时机、力道、角度都妙到毫巅,将太极“引进落空”的精义展现得淋漓尽致。
松本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攻势不停。“第二招!”他迅速调整重心,借着前冲之势,身体猛地旋转,一记凶悍无比的“回蹴”(后旋踢),腿风如鞭,横扫陈默头部!空手道的腿部攻击力量极大,范围广,极难躲避。
陈默似乎早有所料,在对方起腿的瞬间,他并未后撤,反而向前抢进半步,身体下蹲,重心压低,几乎贴地而行,正是太极身法中的“仆步下势”。那凌厉的腿风堪堪从他头顶扫过。同时,他的左手如同灵蛇出洞,在松本支撑腿的膝关节侧面轻轻一按一送,用的是“按”劲中的“截”法。
松本只觉得支撑腿一软,重心顿时失衡,那记凌厉的回蹴再也无法维持平衡,整个人踉跄一步,差点摔倒,攻势再次瓦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