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星空灵魂列车 > 第293章 朝堂弈沙 一)

星空灵魂列车 第293章 朝堂弈沙 一)

作者:谁是枕边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8 09:20:37

寅时三刻,太极宫,含元殿。

殿内九重金阶之上,赤金龙椅中的玄宗李隆基,如同一尊被岁月侵蚀却余威尚存的神像。晨曦透过高阔的殿门斜射而入,在他明黄色的常服上切割出光与暗的疆界,却照不透他眼底那片深潭般的沉郁。阶下,紫袍朱衣的文武百官依序肃立,偌大的殿堂落针可闻,唯有殿角青铜漏壶单调的“滴答”声,敲打着无形的权柄天平。

杨国忠今日格外精神,崭新的紫袍金带衬得他满面油光。他出列一步,笏板高举,声音刻意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忠诚”:“臣启陛下!翰林待诏李白,奉旨迁谪安西效力,此乃陛下天恩浩荡!然,安西路遥万里,关山险阻,盗匪横行,更有心怀叵测之徒或欲借此生事!”他目光扫过沉默的群臣,尤其在太子李亨低垂的脸上停留一瞬,继续道,“为保李翰林周全,更显我皇恩威泽被四夷,臣斗胆谏言,当遣一得力干将,率精锐金吾卫,沿途护送,直至安西都护府交割!”

玄宗眼皮微抬,浑浊的目光落在杨国忠脸上,声音平缓无波,却似重锤压在所有人心头:“哦?杨卿心中,何人可担此‘重任’?”

“臣举荐金吾卫中郎将——裴云!”杨国忠腰杆挺得笔直,仿佛在宣示自己的权威,“裴将军年轻有为,武艺超群,更难得的是秉性刚直,执法如山!前日长安东市,有妖人作祟,裴将军处置得当,雷霆手段震慑宵小,足见其能!此等重任,非裴云莫属!”他特意加重了“秉性刚直,执法如山”八字,字字如刀,暗指裴云在东市驳了他儿子杨暄的面子,不懂“变通”。这哪里是举荐?分明是流放!安西苦寒,战事频仍,去个三五年,磨掉棱角,回来才知谁是主子!

阶下,肖华一身绯色戎服,按刀立于金吾卫班列之中,脊背挺直如松,面上波澜不惊,唯有按在刀柄上的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杨国忠的“褒奖”如同淬毒的蜜糖,将他架在火上炙烤。

玄宗的目光,如同冰冷的探针,缓缓扫过肖华年轻而沉毅的脸庞。暗卫昨夜密报清晰地浮现在脑海:胡人酒肆,裴云、江宅、崔娘子、还有那个红发胡商杰克……与烂醉的李白密会!他们谈了什么?是否触及了骊山之下、紫霞观中那不能见光的“玉璧”?裴家…这个在军中盘根错节的关陇旧族子弟…是否已成了太子笼络的对象,或是别有用心者窥探秘密的棋子?

帝王心术在瞬间千回百转。杨国忠要借刀杀人,流放裴云以儆效尤?好,朕便顺水推舟!正好将这不安分的棋子调离长安,丢到那风沙弥漫的绝地。若他与太子真有牵连,或知晓玉璧之事,在那远离中枢的安西,是死是活,皆在朕一念之间!若他无辜…哼,替朕去那苦寒之地看守几年门户,亦是臣子本分。

“杨卿所荐,甚合朕意。”玄宗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裁决,“裴云听旨。”

“臣在!”肖华出列,单膝跪地,甲叶铿锵。

“擢升尔为安西都护府行军司马,暂领正五品上游击将军衔,即刻点选本部精骑六人,护送翰林待诏李白,赴安西都护府效力。务必保其周全,不得有失!抵达后,一切听凭夫蒙灵察节度使调遣!”

“臣,裴云,领旨谢恩!”肖华的声音沉稳有力,叩首领命。心中却已掀起惊涛骇浪。行军司马?游击将军?看似升迁,实则是被连根拔起,彻底逐出了长安权力中心!杨国忠的报复,竟裹挟着皇权,来得如此迅猛致命!

玄宗的目光,如同盘旋的鹰隼,终于落在了左侧文官班列之首,那个始终低眉顺目、仿佛与世无争的太子李亨身上。

“太子。”声音不高,却让所有朝臣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李亨身体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颤,连忙出列,躬身:“儿臣在。”

“朕听闻,”玄宗的手指漫不经心地敲击着龙椅扶手,发出沉闷的“笃、笃”声,每一下都似敲在太子心头,“李太白在长安时,常出入东宫,与太子吟诗作赋,引为知己?其诗才惊世,堪称我大唐文华之冠冕。如今他远赴安西,太子身为储君,礼贤下士,彰显朝廷恩德,当亲赴灞桥,十里相送,亦为后世留下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太子以为如何?”

轰!如同一声惊雷在太子李亨脑中炸开!冷汗瞬间浸透了他内里的中单。父皇知道了!他果然知道了李白曾出入东宫!什么“吟诗作赋”,什么“君臣佳话”!这是陷阱!是试探!父皇在怀疑他与李白有更深的牵连,怀疑他也觊觎那关乎国运的“玉璧”!

太子心中叫苦不迭。他身为储君,却被父皇牢牢攥在手心,不得过问军国重事,只能做个寄情诗酒书画的“闲散太子”。结交李白这等名士,本是为了营造礼贤下士的名声,麻痹父皇,也为自己在文人士林中攒些声望资本。万没想到,这竟成了催命符!

他必须撇清!立刻!马上!

李亨猛地撩起杏黄色蟒袍前襟,双膝重重跪在冰冷的金砖之上,额头触地,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惶恐与疏离:“父皇明鉴!儿臣惶恐!李翰林诗才,冠绝当世,儿臣亦心向往之。然…然儿臣身为储君,深知身份贵重,不敢与外臣过从甚密!李翰林入东宫,不过寥寥数次,皆是奉召入宫讲经论道之时,顺道拜会。儿臣与其…实在谈不上深交,更不敢当‘知己’二字!至于送行…”他抬起头,脸上挤出恳切而为难的表情,“李翰林乃戴罪之身,儿臣若亲往,恐…恐有损朝廷威仪,亦恐惹天下非议,揣测圣心…”

“哦?”玄宗拖长了尾音,浑浊的眼珠死死盯着伏地的太子,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太子的每一句辩解,每一个急于撇清的动作,在他眼中都成了欲盖弥彰的铁证!越是推脱,越是证明心中有鬼!那玉璧的秘密,太子定然有所察觉!甚至…可能已与李白达成了某种默契?

一股被背叛的怒火和深沉的猜忌,如同毒蛇般噬咬着帝王的心。他决不允许任何人,哪怕是自己的儿子,染指那能定鼎江山的秘密!

“好一个‘恐有损朝廷威仪’!好一个‘恐惹天下非议’!”玄宗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雷霆般的震怒,响彻大殿,震得所有朝臣噤若寒蝉,“太子!你身为储君,国之副贰,代朕抚育万民,彰显恩德,此乃本分!李太白纵有罪责,其才名亦是我大唐之瑰宝!你如此推诿,是觉得朕的旨意不妥?还是你心中,根本无半分礼贤下士、体恤臣工之心?亦或是…”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冰锥刺向太子,“你觉得,朕让你去送一个‘罪臣’,是辱没了你东宫太子的身份?!”

“儿臣不敢!父皇息怒!”李亨浑身剧颤,额头死死抵住冰冷的地砖,冷汗顺着鬓角滴落,在金砖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的水渍。巨大的恐惧攫住了他,父皇最后那句未尽的“亦或是…”如同悬顶之剑!他知道,再有任何推脱,等待他的将是万丈深渊!

“儿臣…儿臣愚钝!未能体察圣心!儿臣…遵旨!”李亨的声音带着压抑的颤抖和绝望的认命,“儿臣定当亲赴灞桥,备薄酒素馔,为李翰林…壮行!以彰我大唐…礼贤重才之德!”最后几个字,几乎是从牙缝中挤出。

“哼!这还像个太子的样子!”玄宗冷哼一声,收回那令人窒息的目光,仿佛刚才的震怒从未发生,语气恢复平淡,却带着更深的寒意,“旨意已明,太子当谨记于心。退下吧。”

“谢…谢父皇…”李亨艰难地起身,双腿虚浮,几乎站立不稳,在两名内侍的虚扶下,才勉强退回班列。他低垂着头,宽大的蟒袍袖中,双手紧握成拳,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唯有这刺骨的疼痛,才能提醒他维持最后的体面与清醒。

阶下群臣,鸦雀无声。杨国忠嘴角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冷笑,裴云被流放,太子被当众敲打颜面尽失,今日朝堂,他杨相爷才是最大的赢家!其余大臣,无论关陇旧族、山东门阀,还是科举新贵,无不眼观鼻,鼻观心,如同庙中木胎泥塑。有的心中暗叹太子处境艰难,有的鄙夷杨国忠小人得志,有的则对那即将西行的李白和裴云投去一丝兔死狐悲的怜悯。偌大朝堂,人心百态,却无一人敢置一词,唯有沉默,是这权力场中最安全的屏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