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的光阴,在樊城这片复苏的土地上,仿佛被按下了加速键。杨逍宇感觉自己像一颗被投入激流中的陀螺,在“基建狂魔”、“知识贩子”、“人肉机床监工”、“城防规划师”以及“苦修者”等多重身份间疯狂旋转。累吗?那是肯定的。但看着眼前日新月异的樊城,听着耳畔那充满生机的喧嚣,一种沉甸甸的成就感便油然而生,足以抵消所有的疲惫。
最大的喜讯,莫过于土豆的丰收!
之前在霖益发现土豆之后,杨逍宇就让人赶紧送回樊城,并将几种种植方法都做些详细的说明。现在已经一个多月过去了,正好也到了收获的时间。
城西开辟的试验田里,一片热火朝天。男女老少齐上阵,挥舞着崭新的铁锹和锄头(得益于“人肉机床”的高效产出),小心翼翼地挖掘着泥土。
当第一串沾着新鲜泥土、圆滚滚、黄澄澄的土豆被一个老农颤抖着手捧出来时,整个田埂都沸腾了!
“出来了!出来了!好家伙!这么多!”
“老天爷!这…这比俺们以前种谷子,一亩地收的还多几倍啊!”
“快看这个!跟小孩拳头似的!这得多少斤啊!”
“城主相公说的没错!这真是仙粮啊!”
丰收的喜悦如同最甘醇的美酒,瞬间弥漫了整个樊城。临时充当粮仓的巨大棚屋里,堆积如山的土豆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和淀粉的清香。杨业霆老爷子亲自坐镇,指挥着人手进行分拣、储存。按照杨逍宇的法子,一部分用草木灰处理延长储存期,一部分立刻分发下去作为口粮补充,还有一部分留作种薯。
“粮食储备:1.1年 → 1.4年!” 杨逍宇看着脑海中系统面板上跳动的数字,乐得合不拢嘴。虽然离两年目标还有点差距,但这土豆的产量和生长周期摆在这里,再加上即将收获的其他作物,粮食问题,这个曾经悬在樊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被彻底解决了!系统大爷的“剥夺五感”惩罚,威胁度瞬间下降了好几个等级。
“今晚!全城土豆宴!” 杨逍宇大手一挥,豪气干云。于是,樊城的空气中,第一次飘荡起如此浓郁的、属于丰收的独特香气——烤土豆的焦香、炖土豆的醇厚、土豆泥的绵软、炸土豆条的酥脆(杨逍宇亲自指导了几个厨娘)…各种做法轮番上阵。孩子们捧着热乎乎的烤土豆,小脸吃得跟花猫似的;大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软糯的炖土豆块,一边感慨着这“土疙瘩”带来的踏实感。连一向清冷的柳梦嫣,看着广场上欢乐的人群,品尝着司明月特意送来的、撒了点盐花的烤土豆,嘴角也难得地弯起一丝极淡的弧度。
粮食的基石稳固,另一项关键资源——矿藏的开采,也因杨逍宇的“修士朋克”工业革命而驶上了快车道。
柳梦嫣提供的几处矿脉点,此刻已是另一番景象。
得益于杨根、杨桩等几位凝神期“人肉发动机”驱动下批量产出的精钢工具——更坚固耐用的鹤嘴锄、效率更高的矿镐、结构更合理的矿车和简易轨道——矿工们的效率提升了何止数倍!
叮叮当当!轰隆轰隆!
矿场上,矿石被高效地开采、破碎、分拣、装车。源源不断的铁矿石、铜矿石,甚至少量伴生的其他矿物,被运回樊城内新建的工坊区。在那里,新搭建的、结构更合理的炼铁炉(同样参考了杨逍宇的“理论指导”)正日夜不息地喷吐着火焰。由“人肉机床”加工出的鼓风机部件,大大提高了炉温;更耐火的炉衬材料(来自附近发现的黏土矿),延长了炉子的寿命。工坊里,铁水奔流,钢花四溅,一块块品质更好的生铁、熟铁、乃至少量的钢锭被锻造出来,迅速转化为各种农具、工具、武器胚料以及……更多的机床零件!
工业的齿轮一旦开始加速转动,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惊人的。工具的革新解放了人力,提高了效率;效率的提升带来了更多的原料和产品;更多的产品又支撑起更大规模的建设与需求。一个良性的、滚雪球般的循环,正在樊城这个小小的舞台上悄然上演。
而杨逍宇最为看重的“人才”与“知识”工程,也在这个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结出了令人惊喜的果实。
学堂里,朗朗的读书声和充满童趣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柳双双站在一块刷了黑漆的大木板前,小脸严肃,手里拿着杨逍宇用木炭削成的“粉笔”,正在给下面的孩子们讲解“浮力”。
“大家看!为什么木头船能浮在水上,石头就会沉下去呢?” 双双指着木板上杨逍宇画的简笔画小船和石头。
“我知道我知道!因为木头轻!” 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抢答。
“不对不对!我爹说是因为水有托力!” 另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女孩反驳。
“双双老师,少爷说是因为…密度?” 坐在前排的柳燕夜,眨着清澈的大眼睛,小声提醒道,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的求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