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城县城投集团的内部通知,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每一个角落。
《关于引入市场化选聘机制、试点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实施方案(试行)》
红头文件正式下发,措辞严谨,立意高远。文件明确指出,为顺应国企深化改革要求,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提升市场化、专业化运营水平,经县委、县政府及国资委批准,决定在城投集团本级及部分核心子公司层面,首次面向全社会公开选聘三名高级管理人员,职位涵盖集团副总经理(分管资本运营)、集团总经济师,以及下属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经理。
消息一出,集团内部哗然。
“职业经理人?外面来的和尚,会念咱们这本地经吗?”
“怕是又一场换汤不换药的形式主义吧?”
“没那么简单,这个节骨眼上搞这个……巡察组刚撤,林浩被调回审计局,秦清还在ICU……感觉像是要洗牌了。”
各种猜测、疑虑、观望的情绪在办公楼里弥漫。有人嗅到了机遇,有人感到了威胁,更多的人则是迷茫。
林浩是在审计局档案室,通过内部OA系统看到这份转发文件的。他盯着屏幕上的标题和主要内容,瞳孔微微收缩。在这个省纪委专案组秘密成立、对唐正的调查进入最关键攻坚阶段的时刻,城投集团突然抛出这样一份极具改革色彩的人事方案,时机之巧妙,用意之深远,绝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是唐正察觉到了危机,试图通过引入“新鲜血液”和“市场化”招牌,来搅浑水、转移视线,甚至安插新的代理人?还是上级层面,为了配合更深层次的调查与未来的整顿重组,预先埋下的伏笔,打破现有固化的利益格局?
他立刻通过加密通道联系陈锋和老陈。
陈锋的回复很快:“文件源头核查过,确实是市国资委层面推动,但云城县委(唐正有极大影响力)参与度很高。目前公开的招聘条件设置……有点意思,对‘具有跨区域、多元化大型企业资本运作成功经验’和‘熟悉国际商事规则及跨境投融资’要求异常突出,像是为特定背景的人量身定做。”
老陈的回复则更显凝重:“省专案组也注意到了这个动向。赵主任判断,这极可能是唐正‘金蝉脱壳’与‘布局未来’的组合拳。一方面,借改革之名,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历史问题甩锅给‘前任管理不善’和‘机制僵化’;另一方面,试图引入听他指挥、更具‘现代金融手段’的职业经理人,来接手并‘规范’他之前那些见不得光的资金通道和利益格局,甚至为可能的资产转移铺路。我们必须高度警惕,绝不能让他的图谋得逞。”
林浩心领神会。这场人事变革,已不再是单纯的企业管理创新,而是演变成了反腐战场的前沿延伸。
几乎与招聘公告同步,县委巡察组正式结束了在城投集团的驻地巡察工作。撤点那天,场面低调而平静。谭组长带着组员们收拾好不多的行李,与集团班子进行了简短得近乎程式化的告别。没有总结大会,没有欢送仪式,仿佛之前的数月风波从未发生。
但有心人注意到,谭组长离开时,与前来送行的集团总经理握手时间略长,眼神交汇间似有深意。而巡察组带走的那几箱密封材料,其分量,远比他们来时沉重。
集团的氛围在巡察组撤走后,陷入一种更诡异的平静。表面的秩序迅速恢复,各项工作按部就班,但底下涌动的暗流却更加湍急。每个人都清楚,巡察的结束,并不意味着问题的终结,反而可能是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
周启明、林瑶、秦清留下的权力真空,催动了一场异乎寻常的人事更迭。无论是内部调整还是职业经理人招聘,其流程都以一种破格简化的速度推进,几乎在众人反应过来之前,最终面试的候选人名单已赫然公示。
名单一出,原本还抱有一丝幻想的部分内部员工,心彻底凉了半截。三位热门人选,背景出奇地“光鲜”且“对口”:
集团副总经理职位:一位名叫高天阔的中年男子,简历显示其曾在沿海某大型金控集团任职,操盘过数起跨境并购,履历辉煌。
集团总经济师职位:一位名叫魏玲的干练女性,海外名校金融工程背景,长期服务于国际投行,近期刚回国。
城投建设公司总经理职位:一位名叫赵辉的“少壮派”,出身某知名房地产央企,以手段强硬、善于“搞定”复杂项目着称。
这几乎不加掩饰的“量身定做”,让内部议论纷纷,怨气在沉默中积累。
就在面试结束、拟录用人员进入公示期的第一天晚上,云城县政府官方网站上,“”市长热线及作风投诉平台的“最新办理情况”栏目里,悄然出现了三条指向性明确的实名举报信摘要:
“举报城投集团职业经理人招聘黑幕,副总经理内定高天阔,其履历造假,境外项目存在巨额亏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