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领奖台上,低头望向车队成员 —— 当芬兰国歌结束、中国国歌响起时,所有身着红色队服的工作人员都开始欢呼,我不禁露出笑容。
随后,在向车队代表喷洒香槟后,马蒂迅速举起酒瓶凑到唇边,大口灌下香槟,我再次笑了出来。
我抿了一小口香槟,走到领奖台边缘,将酒瓶递给工程师诺伯特,让他转交给团队其他成员。
当我们四人 —— 前三名车手与冠军车队代表,并肩站在一起拍摄官方领奖台照片时,我第三次露出了笑容。
短短几分钟内,领奖台上的三次微笑已足够美好,但当天下午最灿烂的笑容,或许出现在半小时后的赛后新闻发布会上。
“本赛季开局,无论是你还是法拉利都表现低迷,如今你拿下本赛季第二冠。对于升级后的赛车,以及夏休后车队状态的回升,你有什么感受?” 一名记者向马蒂提问。
“嗯…… 首先,我对车队打造的赛车和它的表现非常满意。我们本赛季…… 呃,我们进步显着,这辆车无论是对我、对张骋(此前是对恩里克),都展现出了强大实力,现在我们终于收获了应有的成绩。
对我而言,赛季两冠是个不错的结果,毕竟这是我退役前的最后一个赛季。” 马蒂在一番典型的 “媒体式回答” 末尾,抛出了本赛季最重磅的消息,嘴角还带着一丝笑意。
“你要从 F1 退役?” 一名记者震惊地追问。
“我已经拿过世界冠军,也征战了这么多年。现在我还年轻,事业成功,经济上也没有顾虑,想尝试其他赛事,探索更多可能。” 马蒂明确表示,无论如何,法拉利下赛季终将出现一个席位空缺。
我如今本就是车队的替补车手,表现也得到认可,车队也熟悉与我合作的模式。
这…… 这或许是本赛季最宝贵的机会。
“这是否印证了‘法拉利正在接洽费利佩?阿尔瓦雷斯’的传闻?” 另一名记者的提问,在我的希望真正燃起前,给了我一盆冷水。
“我不知道,我只负责开车。这类问题你们得问车队。” 马蒂回答道,没有透露任何信息。
就这样,在一场 “安东尼?哈里森本全程领跑,却因马丁?韦弗引擎爆缸遭遇倒霉运气” 的比赛中,这位芬兰人不仅夺走了冠军,如今又抢走了所有头条。
我和马克西米利安?伦纳分别坐在这位 2007 年世界冠军的两侧,但在这个重磅消息面前,在媒体眼中,我们仿佛成了透明人。
第二天上午,我离开酒店去吃早餐(中午左右就要启程离开),发现新闻头条对我的关注度终于高了些。
在 “马蒂退役”“法拉利确认双方协商终止 2010 年合同” 等消息之后,媒体开始热议 “谁将接替马蒂”。
某 F1 新闻网站这样写道:“尽管费利佩?阿尔瓦雷斯仍被视为 2010 年与伤愈回归的恩里克?德?马特奥搭档的热门人选,但恩里克的替补张骋已证明自己不仅是可靠的备选,而且很可能是成本低得多的选择。”
虽然被视作 “阿尔瓦雷斯的经济适用版” 让我有些不快,但至少我已被纳入候选名单。
值得肯定的是,法拉利已出面平息猜测,称 “尚未确认任何人选”,但在这种大新闻面前,流言蜚语根本无法遏制。
本田、雷诺、宝马索伯、丰田等强队的席位归属充满悬念,而有两支豪门的席位虽空缺,却始终是围场中的 “香饽饽”:法拉利和迈凯伦。
这两支车队下赛季都有席位空缺,尽管已有多位顶尖车手与这两个席位传出绯闻,但幸运的是,我的名字也在其中。
目前我尚未与迈凯伦或现效力的法拉利谈及 2010 年的合约,但种种迹象表明,我至少是这两支车队的考量对象。
而在 F1 的世界里,“无风不起浪” 往往是真理。
“张骋。” 我抬头望去,只见酒店外,一辆奔驰 S 级轿车旁站着一位 “半边脸” 的男士。
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这样的描述或许会引人联想,但此人并非什么邪恶的特工或黑帮成员,而是三届世界冠军 —— 尼基?劳达。
这位传奇车手曾于 1975 年、1977 年代表法拉利夺冠,1984 年代表迈凯伦再夺一冠。
尽管 1976 年德国大奖赛(纽博格林北环赛道)上,他遭遇了险些丧命的严重事故:面部大面积烧伤,需接受皮肤移植,在医院抢救时,医生甚至不得不反复清理他肺部的烟尘。
那场事故不仅是 “昔日赛车运动危险性” 的惨痛缩影,直接导致 F1 取消了纽博格林北环的赛事,更彰显了这位伟人的坚韧 —— 事故后仅一个赛季,他就重返赛场,此后还再夺两冠,其中一冠就在事故发生的次年。
当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叫你的名字时,你必然会全神贯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