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深渊收容所的废弃管道区,如同这座庞大设施被遗忘的肠道。空气中弥漫着铁锈、陈年积尘和某种难以言喻的、带着微弱霉味的潮湿气息。老旧的照明线路时好时坏,投下片片摇曳的阴影,使得生锈的管道阀门和斑驳的混凝土墙壁看起来像是潜伏的怪影。脚下不时传来空洞的回响,提醒着人们下方可能存在的更深层空间。
林风打头,手持强光手电,精神高度集中。苏小婉紧跟其后,终端屏幕上显示着由早期建筑图纸和实时环境传感器数据叠加生成的简易地图,但很多区域都标注着“结构不明”或“信号衰减区”。罗青峰则兴致勃勃地观察着墙壁上偶尔出现的、早已失效的符文标记或是模糊的旧标识,嘴里不时蹦出几个关于“工业时代象征美学”或“空间叙事学”的术语。李明走在中间,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专注,指引着方向。赵猛殿后,魁梧的身躯和警惕的目光给人以坚实的安全感。
“痕迹……越来越清晰了,”李明低声说,手指着一个通往侧下方、直径约一米的狭窄管道入口。入口处的格栅有明显的、非破坏性的松动痕迹,仿佛被什么力量巧妙地“滑”开了。“它经常从这里进出。”
管道内部漆黑一片,手电光柱射进去,仿佛被黑暗吞噬,只能照亮入口处一小段布满灰尘和蛛网的管壁。
“这尺寸……不太像是人能轻松通过的。”赵猛皱眉,检查着入口,“就算是小孩子也够呛。那玩意儿体型看来不大。”
“存在感‘薄’,不代表物理体积小,”罗青峰插嘴,他已经掏出了罗盘和一个小型辐射检测仪,“可能是一种……形态上的压缩或者选择性穿透?就像把一张纸竖起来,从侧面看它的截面积就很小。”
“我先进去看看。”林风说道,准备俯身。S-002的承载之力赋予他更强的环境适应性和精神抗性,探索未知环境他当仁不让。
“等等,”苏小婉阻止了他,从随身工具包里拿出几个纽扣大小的探测器,“先放‘眼睛’进去。”她熟练地将探测器激活,它们立刻闪烁着微弱的蓝光,如同灵活的甲虫,悄无声息地爬进了管道深处。
很快,苏小婉的终端屏幕上分割出几个摇晃的、光线不足的实时画面。管道内部比想象中要复杂,不仅有主道,还有不少分支和通往不同方向的检修口。灰尘很厚,但在某些地方,能看到一些模糊的、非人类足迹的划痕。
“没有检测到生命体征、高热源或强能量反应。”苏小婉汇报,“空气成分正常,但流通性差。建议……限制探索时间。”
根据探测器传回的画面和李明的指引,小队决定沿着这条主管道谨慎推进。管道内空间逼仄,成年人需要弯腰前行,金属管道壁传来的冰冷触感和回荡的脚步声,无形中放大了心理压力。
罗青峰倒是适应良好,他甚至开始记录管道内壁不同区域的锈蚀模式,试图分析其“时间流逝的象征意义”,直到不小心撞到一个低垂的阀门,发出“咚”的一声闷响,才龇牙咧嘴地安静下来。
行进了一段距离后,李明突然停下,示意大家安静。他闭眼感受了一下,指向左侧一个被破烂帆布半遮住的缺口:“里面……有‘东西’。痕迹很新鲜,而且……有很多‘小东西’聚集的感觉。”
缺口后面是一个相对宽敞的旧设备间,里面堆满了报废的泵机、缠绕的废弃电线和一些看不清原貌的金属构件。手电光扫过,可以看到角落里有明显的“居住”痕迹——几个空的食品包装袋(正是食堂失踪的那些零食)、一些被小心收集起来的、闪着微光的能量电池碎片(像是被嗑开的瓜子壳),以及一个用废弃绝缘材料和柔软布条铺成的小窝。
而在那小窝旁边,堆放着他们此行的目标——那罐失踪的灵导润滑剂,盖子已经被打开,里面少了一小半。润滑剂旁边,还散落着几件让人意外的东西:一把精度极高的微型螺丝刀,几个不同型号的灵性电路接口,甚至还有一小块苏小婉之前报告丢失的、用于测试频率共鸣的特种合金样本。
“它……它不止在偷吃的和能源,”李明有些困惑地说,“它还在收集……工具和材料?”
就在这时,苏小婉终端上一个代表探测器的光点突然熄灭了。“3号探测器失联!最后传回画面有高速移动的模糊影子!”
几乎同时,林风感到一股极其微弱的“存在感”从头顶的管道阴影中一掠而过,速度快得惊人!那种“薄”的感觉,仿佛一张透明的纸片在空中急速飘过。
“在上面!”林风低喝,手电光立刻向上扫去。
只见在纵横交错的管道上方,一个近乎透明、只有在特定角度光线折射下才能勉强看到轮廓的“影子”,正如同壁虎般灵活地移动。它体型不大,约莫像一只大型猫咪,形态似乎可以轻微变化以适应环境。它“看”了下方的入侵者一眼——那是一种无法形容的、没有明显五官但却能感受到的“注视”——随即迅速向设备间更深处的黑暗遁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