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深渊收容中心的物资储备库,位于地下二层,占据了整整一个扇区的空间。这里不像存放神孽的收容区那样充满诡异的氛围,但也绝非寻常仓库。高大的金属货架如同沉默的巨人,整齐地排列着,上面分门别类地存放着从日常消耗品到精密仪器配件、从常规弹药到蕴含微弱灵性材料的各类物资。空气里弥漫着金属、润滑油和消毒水混合的独特气味,照明是节能而高效的冷白光,确保每个角落都清晰可见——至少在理论上如此。
林风、苏小婉,以及新加入的罗青峰和李明,正站在报告失窃的B-7货架区。安保队长赵猛也在,他粗犷的脸上写满了郁闷。
“就是这里,”赵猛指着货架中层一个明显的空缺,“三天前盘点时还在,高级能量电池,型号X-7,一共四盒。旁边那个位置,少了一罐500毫升装的‘灵导润滑剂’。”他拍了拍旁边冰冷的货架,“监控覆盖无死角,但那个时间段的记录……”他无奈地摊手,“雪花屏,持续了大概三十秒。”
苏小婉已经打开了她的便携式终端,连接着仓库的中央管理系统。屏幕上快速滚动着物流记录、存取日志和环境传感器数据。“存取记录没有异常。环境传感器在失窃时间段内,未检测到质量变化、热能异常或空间扭曲。”她冷静地汇报,眉头微蹙,“就像……东西是凭空消失的。”
罗青峰则像个好奇宝宝,围着货架转悠,手里拿着他那宝贝似的黄铜罗盘,嘴里念念有词:“物质守恒定律在此失效?不,更可能是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转移’方式。空间跳跃?相位转换?还是……认知干涉?”他试图将罗盘靠近空缺处,但指针只是无规则地轻微晃动。“没有残留明显的象征性痕迹,要么是手段极其高明,要么是……其存在本身就不依赖常规的‘象征’。”
林风感受了一下周围,S-002的承载之力让他对环境的“信息密度”比较敏感,但他并没有察觉到此处有什么特别突兀的“信息空白”或“扭曲节点”。他看向这次调查的关键人物——李明。
李明显得有些紧张。这个曾经因为“污染视觉”能力而备受折磨的年轻人,在被陈清影医生治疗后,能力得到了初步控制,并因其独特的感知方式被吸纳进了临时行动小组。他此刻正闭着眼睛,双手轻轻放在货架上,指尖微微颤抖。
“李明的‘污染视觉’,本质上是一种对信息层面‘污染’和‘异常’的敏锐感知,”苏小婉低声向罗青峰解释,“他能‘看’到常人无法察觉的能量残留、信息流痕迹,甚至是……概念层面的扭曲。”
罗青峰恍然大悟,看向李明的眼神充满了研究者的热切:“信息层面的感知!这太酷了!这相当于直接读取世界的‘源代码’啊!”
林风轻轻碰了他一下,示意他安静,不要打扰李明。
几分钟后,李明缓缓睁开眼睛,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的眼神有些疲惫,但带着一丝确定。
“这里……有‘痕迹’,”他声音有些沙哑,“很淡,非常淡……像……像水汽划过玻璃留下的印子,几乎快消失了。”
“能描述一下吗?”林风鼓励地问道。
李明努力组织着语言:“它不是颜色,也不是光……是一种……‘存在感’的缺失?不,不对,是……是一种‘薄’。”他用了和叶晚晴类似的词,“非常非常‘薄’的存在,从这里……滑了过去。”他的手指沿着货架的空缺处,做了一个轻柔的、穿透性的动作。
“薄?”罗青峰摸着下巴,“是指物理厚度?还是存在维度的‘薄’?”
李明摇了摇头:“我……我说不清楚。就是一种感觉。它移动的时候,周围的‘信息’……像是被轻轻地‘挤开’了,但没有破坏,很快就恢复了。所以监控和环境传感器才没反应。”
“能追踪这个‘痕迹’吗?”苏小婉问到了关键。
李明闭上眼睛再次感受了一下,然后指向仓库深处的一个方向:“那边……痕迹断断续续,往……往废弃管道区的方向去了。”
调查暂时转向废弃管道区。 那里是收容所更早期的建筑结构的一部分,如今大多已被封存,环境更加复杂阴暗。
行走在布满灰尘和锈迹的管道之间,罗青峰依旧保持着高度的学术热情,不断提出各种假设:“如果真是‘认知干涉’,那是不是意味着,只要它认为自己是‘不可见’的,我们就真的‘看’不到它?这涉及到哲学层面的观察者效应了!”
林风一边警惕地观察着四周,一边无奈地回应:“罗顾问,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抓住它,不是跟它讨论哲学。”
苏小婉则一直在记录李明的指引和数据,偶尔会用终端扫描一些可疑的区域。她的冷静和专业与罗青峰的跳脱形成了鲜明对比。
李明走在最前面,依靠着他那独特的感知艰难地追踪着那几乎要消散的“薄”的痕迹。他的脸色越来越苍白,显然这种精细的感知消耗巨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