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金瓶梅那些事 > 第38章 王六儿棒槌打捣鬼 潘金莲雪夜弄琵琶

咱们先从开头那首词唠起,别一看 “银筝宛转,促柱调弦” 就头大,说白了就是 “古筝弹得那叫一个绕梁三日,手指在弦上翻飞,跟跳芭蕾似的”。后面又说 “巧作秦声独自怜”,翻译过来就是 “弹着秦地的调子,自己跟自己共情,越弹越觉得委屈”—— 你瞅,这词儿其实就是给后面潘金莲弹琵琶铺垫呢,提前把 “孤独寂寞冷” 的氛围拉满了。

话说那天冯婆子急着去找王六儿,刚走到西门庆家前厅角门,就瞅见玳安端着个茶盘站在厅槅子前头,跟个小门神似的。玳安眼尖,老远就看见冯婆子了,赶紧冲她使了个眼色,嘴往里头努了努,压低声音说:“冯奶奶您先去,我爹正跟应二爹唠嗑呢,等他俩说完话就走。我早就让棋童把酒送过去啦,您放心。” 冯婆子一听,脚底下跟抹了油似的,两步并作一步就溜了 —— 她心里门儿清,西门庆这主儿的时间金贵,可不能让王六儿那边出岔子。

咱再说说厅里这俩 “大人物”:西门庆和应伯爵。应伯爵这主儿,搁现在就是个顶级 “关系中介”,一脸谄媚地搓着手,跟推销理财产品似的,凑到西门庆跟前说:“哥,跟你说个好事!揽头李智和黄四那边,批下来年例三万斤香蜡的活儿,得垫一万两银子,但这里头的利息可不少。手续都快办好了,就等在东平府领银子,他俩想跟你搭伙,你看咱做不做?”

西门庆端着茶碗,眼皮都没抬一下,那范儿跟职场老油条似的,慢悠悠说:“我才不沾那破事儿!你又不是不知道,揽头这行当水多深?全是拿假货充真货,还私下里买官卖官的。我衙门里正琢磨着找他们茬呢,怎么可能自己跳进去?” 应伯爵一看西门庆不接茬,赶紧退了一步,又出了个主意:“那哥要是不做,就让他们找别人。但你看在我的面子上,借他们两千两银子呗,每月五分利,等他们领了银子就还你,这稳赚不赔啊!”

西门庆想了想,才松口:“看在你的面子上,我挪一千两给他们。你也知道,我庄子那边正装修呢,手里也没多少闲钱。” 应伯爵一听有戏,赶紧趁热打铁:“哥要是实在紧巴,要不你再拿五百两的货物凑凑,一共一千五,他们绝对不敢少你半分!” 西门庆这才点头,但立马严肃起来:“钱可以借,但你得跟他们说清楚,不许打我的旗号在外头坑蒙拐骗。我要是听见半点风声,你信不信我让他们在衙门监牢里待一辈子?” 应伯爵赶紧拍胸脯保证:“哥你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他们要是敢胡来,我第一个过来跟你说!那我明天让他们来写文书?” 西门庆摆摆手:“明天我没空,让他们后天才来。” 说完,应伯爵才眉开眼笑地走了。

应伯爵一走,西门庆就喊玳安备马,还特意戴上了眼纱 —— 这玩意儿搁现在就是墨镜,既挡灰又显身份。他问玳安:“棋童呢?” 玳安回道:“刚回来,又去拿挽手儿(马的缰绳配件)了,马上就来。” 没一会儿,棋童拿着挽手儿回来,西门庆翻身上马,直奔牛皮巷王六儿家。

可谁能想到,这时候韩道国的弟弟韩二 —— 也就是 “韩二捣鬼”,正闹幺蛾子呢。这韩二就是个典型的街溜子,赌钱输得底朝天,还喝得醉醺醺的,头发乱得跟鸡窝似的,衣服上沾着泥点,手里攥着根油乎乎的小肠,一摇三晃就闯进了王六儿家。他一进门就一股子酒气混着汗味,冲王六儿嚷嚷:“嫂,我哥还没回来呢?我给你带了小肠,咱俩喝壶烧酒呗!”

王六儿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不好 —— 这时候韩二来捣乱,要是让西门庆撞见,之前的功夫不都白费了?她赶紧往旁边躲了躲,一脸不耐烦地说:“我不喝,你要喝自己拿个碗去一边喝,别在这儿添乱!你哥不在家,你过来算怎么回事?不怕别人说闲话?”

韩二可不管这些,眼睛跟扫描仪似的,一下子就瞅见桌底下那坛白泥头酒,酒坛上还贴着红纸帖儿,看着就不一般。他伸手就要去搬,嘴里还嘟囔:“嫂子,这是啥好酒啊?打开给咱尝尝!哟,你还藏着掖着自己喝?” 王六儿赶紧扑过去,一把把酒坛抢过来,厉声说:“你别动!这是宅里老爹(指西门庆)送来的,你哥都还没见着呢!等他回来,要是有剩的,再给你倒一盅。”

韩二一听就不乐意了,醉醺醺地说:“等我哥?就算是皇帝的酒,我今天也得喝一盅!” 说着又要去抢,王六儿急了,一把推开他 —— 这一下力气可不小,韩二本来就站不稳,直接 “仰八叉” 摔在地上,半天没爬起来。

韩二这一摔,酒劲混着火气全上来了,爬起来就破口大骂:“你个臭淫妇!我好心给你带菜来,见你一个人冷清,想陪你喝两杯,你倒好,不仅不理我,还推我!我看你就是攀上有钱的汉子了,眼里没我了!你给我等着,别让我撞见你,不然我让你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王六儿一听这话,气得耳朵根子都红了,脸瞬间涨成了紫茄子 —— 这韩二说话也太没谱了,要是传出去,她还怎么跟西门庆来往?她顺手抄起旁边的棒槌,追着韩二就打,嘴里骂道:“你个饿死鬼托生的!喝了点猫尿就来我这儿撒野?今天我不打死你!” 韩二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往外跑,正好撞上个 “硬茬”—— 西门庆骑着马刚到门口。

西门庆一看这阵仗,皱着眉头问:“这是谁啊?在这儿吵吵嚷嚷的?” 王六儿赶紧跑过去,一脸委屈地说:“还能有谁?就是韩二那混小子!赌钱输了,喝了酒就来我这儿闹事。他哥在家的时候,撞见一次打一次,今天他哥不在,他就更放肆了!” 韩二一看见西门庆,吓得魂都飞了,跟兔子似的一溜烟就跑没影了。

西门庆冷哼一声:“这小兔崽子,等我明天到衙门里给他‘做功德’(意思是收拾他)!” 王六儿赶紧劝:“爹您别生气,犯不着跟这种人置气。” 西门庆说:“你不知道,这种人就不能惯着,越惯越蹬鼻子上脸。” 王六儿赶紧附和:“爹说得对!自古就是良善被人欺,慈悲生患害,就得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一边说着,王六儿就把西门庆让进了里屋。西门庆吩咐棋童:“你先把马牵回去,让玳安在门口盯着,要是看见那小子的影子,直接给我锁起来,明天带到衙门里来。” 玳安笑着说:“爹您放心,他听见您来了,早就跑没影了,哪儿还敢回来?”

西门庆坐下后,王六儿赶紧叫丫鬟锦儿端了盏果仁茶过来,还让锦儿给西门庆磕头。西门庆瞅了锦儿一眼,点点头说:“这孩子看着还行,你先将就用着吧。” 又问:“老冯呢?怎么没见她给你拿茶?” 王六儿说:“冯妈妈在厨房帮我忙活呢,我让她炖了点汤,一会儿给爹尝尝。”

西门庆又指了指那坛酒,说:“刚才我让小厮送来的那坛,是个内臣送我的竹叶清,里头加了不少药材,劲儿挺足的。前几天我来,看你这儿喝的酒都不怎么样,就特意给你拿了一坛。” 王六儿赶紧道谢:“谢谢爹惦记!您也知道,我们住这偏僻巷子,附近也没个好酒店,想买点上样的酒,还得跑到大街上去。”

西门庆一听,就说:“等韩伙计回来,你跟他商量商量,我在狮子街那边给你们凑点银子,买套房子,你们搬过去住。那边离铺子近,买东西也方便,我过来也省事。” 王六儿一听,眼睛都亮了,赶紧说:“爹您真是太疼我们了!能搬离这儿最好了,省得总有些小人说闲话 —— 不过咱行得正坐得端,也不怕他们说。爹您要是方便,就帮我们安排,他在家不在家都一样,反正您常来这边,搬过去您也省心。”

俩人又唠了会儿,王六儿就把桌子摆好,请西门庆进里屋宽衣坐下。没一会儿,酒菜就端上来了,王六儿陪着西门庆喝酒,俩人边喝边聊。西门庆说觉得王六儿性子合他心意,王六儿赶紧说:“能伺候爹是我的福气,就怕爹以后烦了我,不理我了。” 西门庆笑着说:“你放心,我不是那种人,既然跟你好,就不会随便丢下你。” 俩人一直聊到二鼓(晚上十点左右),小厮来接西门庆,他才起身回家。

第二天一早,西门庆就吩咐衙门里的缉捕,把韩二抓了起来,直接带到提刑院。他也不跟韩二废话,就说韩二是 “掏摸土贼”(小偷),不由分说就叫人打了二十夹棍。那夹棍一上,韩二疼得嗷嗷直叫,汗珠子跟下雨似的往下掉,血顺着裤腿流了一地,躺了一个月才缓过来,从此以后,再也不敢靠近王六儿家半步。这可真是应了那句 “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西门庆收拾人,那是真下狠手。

又过了几天,来保和韩道国从东京回来了。一见到西门庆,来保就赶紧汇报:“翟管家见了您送的女子,高兴得不行,还说谢谢您费心。我们在府里住了两天,翟管家给了回书,还送了您一匹青马,给韩伙计女儿封了五十两银子的礼钱,另外给了我二十两盘缠。” 西门庆点点头:“行了,辛苦你们了。” 他接过回书,里面全是感谢的话,从此以后,西门庆和翟管家就以 “亲家” 相称,来往更密切了。

韩道国赶紧给西门庆磕头道谢,西门庆说:“韩伙计,那五十两银子你拿回去,也算是你俩养女儿一场的心意。” 韩道国赶紧推辞:“蒙老爹厚恩,之前已经给过礼钱了,这银子我可不能再要了,之前也麻烦您不少了!” 西门庆脸一沉:“你要是不拿,我就生气了。你拿回去别乱花,我还有别的用处。” 韩道国见西门庆这么说,赶紧又磕了个头,把银子收下了。

韩道国回到家,王六儿早就等着了,赶紧接过行李,给他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着急地问:“孩子在那边怎么样?没受委屈吧?” 韩道国把路上的事一五一十说了一遍:“你放心,那边是好人家,孩子去了就分了三间房,还有两个丫鬟伺候,衣服首饰更是不用愁。第二天就带她去见了太太,翟管家特别喜欢,还留我们住了两天,酒饭管够,下人都跟着沾光。还给了五十两礼钱,我本来不想要,大官人非要我拿回来。” 说着就把银子递给王六儿。

王六儿这才松了口气,跟韩道国说:“咱明天得拿一两银子谢谢老冯,你不在的时候,多亏她常来陪我。大官人那边也给了她一两。” 正说着,丫鬟锦儿端着茶过来了,韩道国问:“这是哪儿来的丫头?” 王六儿说:“这是咱新买的,叫锦儿,快给你爹磕头。” 锦儿赶紧磕了头,就去厨房忙活了。

王六儿这才把西门庆的事跟韩道国说了:“你走了以后,大官人来家里来了三四次,还拿了四两银子买了锦儿。有一次韩二那混小子来闹事,正好被大官人撞见了,直接把他抓到衙门里打了一顿,现在再也不敢来了。大官人还说,等以后给咱在大街上买套房子,让咱搬过去住。” 韩道国恍然大悟:“难怪大官人之前不让我把银子退回去,原来是为了这事!” 王六儿笑着说:“现在有了这五十两,加上大官人再添点,肯定能买套好房子。我这也是委屈了这么久,总算能落些好处,穿点好的,吃点好的了。”

韩道国赶紧说:“明天我去铺子里,要是大官人来,你就假装我不知道这事,好好伺候他,别怠慢了。现在想赚点钱多难啊,这种好机会可不能错过!” 王六儿笑骂道:“你个没良心的!就知道吃现成的,你哪儿知道我受了多少苦!” 俩人又笑了会儿,吃了晚饭就歇了。第二天一早,韩道国去铺子里开门,还特意给了老冯一两银子当谢礼,这些就不多说了。

有一天,西门庆和夏提刑从衙门里出来,夏提刑看见西门庆骑着一匹高头青马,赶紧凑过去夸:“长官,您怎么不骑之前那匹白马了?这匹马可真精神,不知道脚程怎么样?” 西门庆说:“那匹白马在家歇着呢。这匹是昨天东京翟云峰亲家送的,原来是西夏刘参将送他的,才四岁口,快慢都合适,就是有点小毛病,爱护食,还爱踢人。刚开始骑的时候,在路上摔了好几回,把膘都跌没了,这两天才喂回来点。”

夏提刑叹了口气:“这马确实好,就是只能在城里骑骑,走远路不行。搁咱们这儿,怎么也值七八十两银子。我那匹马昨天又瘸了,今天来衙门,还是跟亲戚借的,太不方便了。” 西门庆一听,就说:“这有啥不方便的?长官要是没马骑,我家还有一匹黄马,送你了。” 夏提刑赶紧拱手:“那怎么好意思?我得给您钱!” 西门庆摆摆手:“咱俩谁跟谁啊,谈钱就见外了。我回家就让人给您送过去。”

俩人走到西街口,西门庆跟夏提刑道别,回家后立马叫玳安把黄马送过去。夏提刑见了马,高兴得不行,赏了玳安一两银子,还写了回帖,让玳安带回去:“麻烦你跟你家老爹说,明天我到衙门里给他道谢。”

又过了两个月,到了十月中旬,夏提刑家里酿了菊花酒,还请了两个唱戏的小优儿,专门请西门庆吃饭,算是感谢西门庆送马的情分。西门庆在家吃了午饭,处理完杂事,就往夏提刑家去了。夏提刑早就等着了,见西门庆来了,赶紧跑出门迎接,那热情劲儿跟见了财神似的。

西门庆笑着说:“长官也太费心了,不就是一匹马吗,还特意请我吃饭。” 夏提刑说:“今年家里酿了点菊花酒,想着请您过来坐坐,也没请别人,就咱俩人,清静。” 俩人进屋后,先行了礼,然后宽了衣服,分宾主坐下。丫鬟端上茶,俩人一边喝茶一边下棋,没一会儿就开饭了。桌上摆着一桌子好酒好菜,两个小优儿在旁边弹唱,真是 “金尊进酒浮香蚁,象板催筝唱鹧鸪”—— 喝着酒,听着曲儿,日子过得别提多滋润了。

咱这边西门庆在夏提刑家喝酒快活,另一边潘金莲可就惨了。她好几天没见西门庆进她房里,天天独守空房,翡翠被子再厚也觉得冷,芙蓉帐再美也觉得寂寞。那天晚上,她特意把角门开着,屋里点着银灯,靠在帏屏上弹琵琶,等着西门庆。等到二三更,她让春梅去门口看了好几次,都没见西门庆的影子,心里跟猫抓似的。

正弹着,忽然听见房檐上的铁马儿叮当响,潘金莲还以为是西门庆敲门,赶紧让春梅去看。春梅跑回来,无奈地说:“娘,您听错了,是外面刮风了,还下雪了。” 潘金莲叹了口气,又拿起琵琶,低低地唱:“听风声嘹亮,雪洒窗寮,任冰花片片飘。”

又等了一会儿,灯油快烧完了,香味也散了,潘金莲想去剔灯芯,可一想到西门庆还没来,又懒得动了,接着唱:“懒把宝灯挑,慵将香篆烧。捱过今宵,怕到明朝。细寻思,这烦恼何日是了?想起来,今夜里心儿内焦,误了我青春年少!你撇的人,有上稍来没下稍。” 那声音又委屈又哀怨,连旁边的春梅都听着眼红。

再说西门庆,大概一更的时候(晚上七点左右)从夏提刑家回来。一路上天阴沉沉的,下着半雨半雪,落在衣服上就化了。他也没去后面,直接就往李瓶儿房里去了。李瓶儿早就听见动静,赶紧迎出来,一边给西门庆拂掉身上的雪,一边接过他的外套,柔声问:“哥儿睡了吗?” 西门庆说:“小官儿玩了一会儿,刚睡着。” 迎春端上茶,西门庆喝了一口,李瓶儿又问:“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 西门庆说:“夏龙溪(夏提刑的字)因为我之前送了他一匹马,今天特意请我吃饭,还叫了两个小优儿。我跟他坐了会儿,见下雪了,就早点回来了。”

李瓶儿赶紧说:“你喝了酒,我让丫鬟给你筛点酒暖暖身子吧,大雪天回来,肯定冷。” 西门庆说:“还有葡萄酒吗?给我筛点。今天在他家喝的是菊花酒,我嫌那味儿太冲,没喝多少。” 迎春赶紧摆上桌子,端上几碟小菜,有酱鸭舌、醉蟹,还有几样精致的果脯。李瓶儿拿了个小杌子,坐在西门庆旁边,桌底下还放着个小火盆,炭烧得通红,屋里暖烘烘的。

这边俩人喝酒聊天,其乐融融,那边潘金莲在房里可就熬不住了。灯都快灭了,屋里冷冷清清的,她想睡又怕西门庆突然来,不睡又又困又冷。她只好把头上的首饰摘了,头发随便挽了挽,把帐子放下半边,裹着被子坐着,心里委屈得不行,真是 “倦倚绣床愁懒睡,低垂锦帐绣衾空。早知薄幸轻抛弃,辜负奴家一片心”。

她又拿起琵琶,接着唱:“懊恨薄情轻弃,离愁闲自恼。” 唱完又让春梅去看看:“你再去门口瞧瞧,你爹回来了没有?赶紧回来告诉我。” 春梅跑出去,过了好一会儿才回来,小声说:“娘,您别等了,爹早就回来了,现在在六娘房里喝酒呢。”

潘金莲一听这话,心里跟被扎了好几把刀子似的,忍不住骂了几句 “负心贼”,眼泪就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掉。她把琵琶往高处一放,又接着唱:“心痒痛难搔,愁怀闷自焦。让了甜桃,去寻酸枣。奴将你这定盘星儿错认了。想起来,心儿里焦,误了我青春年少。你撇的人,有上稍来没下梢。” 那歌声里全是委屈和怨恨,隔着院子都能听见。

西门庆正喝着酒,忽然听见琵琶声,就问:“谁在弹琵琶呢?” 迎春回道:“是五娘在那边弹呢。” 李瓶儿说:“原来五娘还没睡啊。绣春,你去请五娘过来一起喝酒吧,就说我请她。” 绣春赶紧跑过去,没一会儿就回来了:“五娘说她摘了头,不方便过来。” 李瓶儿又让迎春去:“你再去一趟,就说我和爹一起请她。”

迎春去了没多久,也回来了,无奈地说:“五娘把角门关上了,说已经吹了灯,睡下了。” 西门庆笑着说:“这小淫妇,肯定是装的!走,咱俩人去拉她来,今天非得让她跟咱下盘棋不可。” 说着就拉着李瓶儿,一起去潘金莲的院子。

俩人敲了半天门,春梅才把门打开。西门庆拉着李瓶儿走进屋,就看见潘金莲坐在帐子里,琵琶放在旁边,一脸不高兴。西门庆说:“你这小淫妇,叫了你好几遍都不来,故意跟我置气是吧?” 潘金莲坐在床上,动都不动,脸拉得老长,过了半天才说:“我就是个没人要的,被丢在这冷屋里自生自灭,就不劳烦爹费心了,您还是去别处快活吧。”

西门庆笑着说:“你这丫头,真是八十岁妈妈没牙 —— 有那些唇说的!李大姐那边都摆好棋子了,就等你过去下棋,赌杯酒喝呢。” 李瓶儿也赶紧劝:“姐姐,别生气了,咱仨人一起玩会儿多热闹,总比你一个人在这儿冷清好。”

潘金莲叹了口气:“李大姐,你们俩去吧,我不去。我这两天心里烦得很,胃口也不好,天天喝清汤寡水的,哪有心思下棋?我现在就剩一口气了,跟你们这些心宽的可不一样。” 西门庆赶紧说:“你这是怎么了?要是不舒服,早跟我说啊,我让太医来给你看看。” 潘金莲说:“你不信?让春梅把镜子拿来,你看看我这两天瘦成什么样了!”

春梅赶紧把镜子递过来,潘金莲拿着镜子,在灯底下一照,真是 “羞对菱花拭粉妆,为郎憔瘦减容光”。西门庆也拿过镜子照了照,说:“我这不也瘦了吗?” 潘金莲白了他一眼:“你跟我能比吗?你天天山珍海味,喝得红光满面的,我呢?天天喝黄汤淡水,能不瘦吗?”

西门庆也不跟她争,一屁股坐在她旁边,搂着她的脖子就亲了一口,伸手进被子里,摸见她还没脱衣服,就把手插进她腰里,说:“我的儿,确实瘦了点,都快摸不着肉了。” 潘金莲赶紧把他的手推开:“你手怎么这么冷?冰死我了!我还能骗你不成?我的苦,谁知道啊,眼泪都往肚子里咽。”

俩人闹了一会儿,西门庆硬是把潘金莲拉了起来,拽着她往李瓶儿房里去。到了李瓶儿房里,三人下了盘棋,又喝了点酒。临走的时候,李瓶儿见潘金莲还绷着脸,就偷偷跟西门庆说:“你今晚去五娘房里歇吧,别让她再生气了。” 西门庆点点头,就跟着潘金莲回了房。这可真是 “腰瘦故知闲事恼,泪痕只为别情浓”—— 潘金莲的委屈,总算换来了西门庆一晚的陪伴。

亲爱的读者朋友,这一回的《金瓶梅》,就跟一场热闹的 “人间大戏”:有官场里的互相捧杀,西门庆送马、夏提刑请酒,看似是人情往来,实则是权力交换;有市井里的鸡飞狗跳,韩二耍酒疯、王六儿拿棒槌,把底层人的无奈和泼辣写得活灵活现;更有深宅里的爱恨嗔痴,潘金莲雪夜弹琵琶,弹的不是曲子,是满心的委屈和不甘,西门庆的左右逢源,李瓶儿的圆滑周到,每个人都在**里挣扎。或许你会骂西门庆的薄情,疼潘金莲的可怜,笑韩道国的窝囊,但这就是《金瓶梅》的魔力 —— 它不写英雄豪杰,不写神仙鬼怪,只写凡人的喜怒哀乐、贪嗔痴念,让我们在几百年后读来,依然能从这些人物身上看到现实的影子,也能在这些家长里短中,品出几分人生的复杂滋味。毕竟,生活从来不是非黑即白,人性也从来不是非善即恶,就像这一回里的雪夜,有冷意,也有偶尔的暖意,有孤独,也有片刻的慰藉,这才是最真实的人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