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金瓶梅那些事 > 第33章 陈敬济失钥罚唱 韩道国纵妇争锋

咱们接着说《金瓶梅》第三十三回,这一回的热闹程度可不比上回差,有罚唱的,有闹绯闻的,简直跟看连续剧似的,一环扣一环,精彩得很。

先看开头这首词:“衣染莺黄,爱停板驻拍,劝酒持觞。低鬟蝉影动,私语口脂香。檐滴露、竹风凉,拚剧饮琳琅。夜渐深笼灯就月,仔细端相。” 翻译过来就是说,穿着淡黄色的衣裳,喜欢停下乐器放下拍子,举杯劝酒。低下头时像蝉翼般的鬓发轻轻晃动,私下说话时带着口红的香气。屋檐滴着露水,竹林里吹来凉风,尽情畅饮着美酒。夜色渐深,提着灯笼靠近月亮,仔细端详着。你看这词,就把这一回里饮酒作乐、私下嘀咕的场景提前勾勒出来了。

话说西门庆从衙门里回家,一进门就问月娘:“哥儿好些了吗?赶紧让小厮去请太医来。” 月娘说:“我已经叫刘婆子来了,吃了她的药,孩子现在不吐奶了,安安稳稳睡了这半天,看着好多了。” 西门庆一听,不乐意了:“别信那老巫婆瞎折腾,还是请小儿科的太医来看才靠谱。就算现在好些了,那也得看后续。要是不好,把那老巫婆抓到衙门里,给她上拶子,让她尝尝厉害!” 月娘听了就数落他:“你这人说话怎么这么没把门的,胡乱骂人。咱家孩子吃了她的药明明见好了,你还在这儿嘴上不饶人!” 正说着,丫鬟把饭摆上来了。西门庆刚吃了几口,玳安就来报:“应二爹来了。” 西门庆让小厮:“拿茶出去,把应二爹请到卷棚里坐。” 又对月娘说:“把我刚才吃的菜别动,让小厮端出去,叫姐夫陪着应二爹吃,就说我马上过去。” 月娘就问:“你昨天早上让他去哪儿了?这都啥时候了才回来。” 西门庆解释说:“应二哥认识一个湖州的客人何官儿,在门外店里堆着五百两的丝线,急着要回老家,来跟我说想便宜点处理掉。我只给四百五十两银子。昨天让他和来保拿了两锭大银子当样银,已经谈成了,约好今天兑银子。我想着,狮子街的房子空着,打开两间门面,正好收拾开个绒线铺子,再找个伙计。况且来保已经在郓王府认了纳官钱,让他和伙计在那儿,既能看着房子,又能做买卖,多好。” 月娘说:“那少不了还得找个伙计。” 西门庆说:“应二哥说他有个相识,姓韩,原来是做绒线行的,现在没本钱,闲在家里,说写算都精通,品行也端正,他再三保举。等改天领他来见我,写个合同就行。” 说完,西门庆在房里兑了四百五十两银子,让来保拿出去。陈敬济已经在卷棚里陪着应伯爵吃完饭了,等得心里冒火。一见银子拿出来,立马喜上眉梢,给西门庆作了个揖,说:“昨天打扰哥了,回到家都晚了,今天差点起不来。” 西门庆说:“这银子我兑了四百五十两,让来保拿搭连当面装好了。今天是好日子,赶紧雇车把货搬来,锁在那边房子里就行。” 应伯爵说:“哥想得周到,就怕那蛮子反悔,赶紧把货推进来结了账才放心。” 于是应伯爵和来保骑着牲口,带着银子,直奔门外店里交易去了。谁知道应伯爵背地里和何官儿串通好了,只给了四百二十两银子,自己赚了三十两回扣。对着来保,当面只拿出九两银子,俩人平分了。雇了车,当天就把货推进城,堆在狮子街的空房里,锁上门,回来给西门庆回话。西门庆让应伯爵选个好日子,领韩伙计来见。那韩伙计五短身材,三十来岁,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满脸堆笑。西门庆当天就和他写了合同,让他和来保领着本钱雇人染丝,在狮子街开了铺面,卖各种绒丝,一天也能卖几十两银子,这事儿就先说到这儿。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八月十五日,月娘的生辰到了,请了女眷来摆酒。留下吴大妗子、潘姥姥、杨姑娘和两个姑子住两天,晚上唱佛曲儿,常常坐到凌晨才歇。那天,西门庆因为上房有吴大妗子在,不方便,就走到前边李瓶儿房里看官哥儿,心里想着在李瓶儿房里睡。李瓶儿说:“孩子才刚好点,我心里烦,你还是去他五妈妈房里睡一夜吧。” 西门庆笑着说:“我不惹你就是了。” 于是就走到潘金莲这边来。潘金莲一听汉子要进她房里,那高兴劲儿就别提了,跟捡了金元宝似的,赶紧把她妈潘姥姥打发到李瓶儿那边去睡。自己在房里点上亮堂堂的银灯,铺开华丽的锦被,熏了香洗了澡,就等着晚上陪西门庆睡觉。这枕畔之间的风情,那可真是说都说不完,无非就是想把汉子的心牢牢拴住,让他别往别人房里跑。这可真是:“鼓鬣游蜂,嫩蕊半匀春荡漾;餐香粉蝶,花房深宿夜风流。”

李瓶儿见潘姥姥过来了,赶紧让她在炕上坐,叫迎春摆上酒菜果饼,晚上陪着说话,坐了半夜才睡。第二天,李瓶儿给了潘姥姥一件葱白绫袄、两双缎子鞋面和二百文钱。潘姥姥高兴得眉开眼笑,拿着这些东西到潘金莲那边,跟女儿说:“这是那边姐姐给我的。” 潘金莲见了,反而说她妈:“你也太没见过世面了,这点破东西,也值得拿回来显摆!” 潘姥姥说:“好闺女,人家好心给我,你怎么说这话。你肯给我一件穿穿吗?” 潘金莲说:“我可不像她那么有钱。我自己穿的都不够,拿什么给你!你平白吃了人家的东西,等会儿赶紧弄几碟子菜,烫壶酒,送过去还礼。不然改天人家指桑骂槐的,我可听不下去。” 一边说着,一边吩咐春梅,准备八碟菜、四盒果子和一锡瓶酒。打听着西门庆不在家,就让秋菊用方盒拿到李瓶儿房里,说:“我娘和姥姥过来,没事陪六娘喝杯酒。” 李瓶儿说:“又让你娘费心了。” 没过一会儿,潘金莲和潘姥姥就来了,三个人坐下,开始喝酒。春梅在旁边伺候着斟酒。

正说着话,秋菊来叫春梅:“姐夫在那边找衣裳,让你去开外边的楼门呢。” 潘金莲吩咐:“叫你姐夫找了衣裳来这儿喝杯酒再走。” 没过多久,陈敬济找了几件衣服,正往外走。春梅进来回话说:“他不来。” 潘金莲说:“好歹把他拉来。” 又让绣春去把陈敬济请来。潘姥姥在炕上坐着,小桌上摆着果盒,潘金莲和李瓶儿陪着喝酒。陈敬济进来赶紧作揖行礼。潘金莲说:“我好心叫你来喝酒,你还摆架子不来,是不想活了?” 说着,朝春梅努努嘴:“拿个大杯子来,给你姐夫倒上。” 陈敬济把找的衣服放在炕上,坐下了。春梅故意逗他,拿了个茶瓯子,沿着边斟上酒,递给他。陈敬济慌忙说:“五娘赏我酒,我还是喝两小杯吧,外边铺子里好多人等着要衣裳呢。” 潘金莲说:“让他们等着去,我偏要你喝这一大杯,那小杯子喝着不过瘾。” 潘姥姥也帮腔:“就让哥哥喝这一杯吧,恐怕他真有买卖要忙。” 潘金莲说:“你别信他!能有什么忙的!他喝起酒来,那金漆桶子都能喝到第二道箍上,这点酒算啥。” 陈敬济笑着拿起酒,刚喝了两口。潘姥姥叫春梅:“姐姐,你拿筷子给哥哥啊,让他干喝酒吗?” 春梅也不拿筷子,故意捉弄他,从攒盒里拿了两个核桃递给他。陈敬济接过来,说:“你还敢笑话我捏不开?” 说着,放在牙上一磕,就咬碎了下酒。潘姥姥说:“还是年轻人力气大,牙口好。像我这老婆子,东西硬点就吃不动了。” 陈敬济说:“儿子我世上就两样东西吃不得 —— 鹅卵石和牛犄角。” 潘金莲见他喝了那杯酒,让春梅再斟上一杯,说:“第一杯是我的。你姥姥和六娘难道不是人吗?也不让你多喝,就喝三杯,就饶了你。” 陈敬济说:“五娘可怜可怜我吧,真喝不下了。再喝这杯,恐怕脸红,被爹看见了要怪罪的。” 潘金莲说:“你也怕你爹?我还以为你天不怕地不怕呢。你爹今天去哪儿喝酒了?” 陈敬济说:“后晌去吴驿丞家喝酒,现在在对门乔大户房子里看收拾呢。” 潘金莲问:“乔大户家昨天搬走了,咱今天怎么没给他们送茶?” 陈敬济说:“今早已经送过了。” 李瓶儿问:“他家搬到哪儿去了?” 陈敬济说:“他在东大街花了一千二百银子,买了所不小的房子,跟咱家的差不多,门面七间,里头五层。” 说话间,陈敬济捏着鼻子又喝了一杯,趁潘金莲没注意,拿起衣服就一溜烟跑了。迎春说:“娘你看,姐夫把钥匙忘这儿了。” 潘金莲把钥匙拿过来坐在屁股底下,对李瓶儿说:“等他来要,你们别说,我得好好逗逗他再给。” 潘姥姥说:“闺女,给他算了,逗他干啥。”

陈敬济走到铺子里,摸了摸袖子,发现钥匙没了,一路跑到李瓶儿房里找。潘金莲说:“谁见你的钥匙了?你自己管的东西,放哪儿都不知道?” 春梅说:“说不定你锁在楼上了。” 陈敬济说:“我记得带出来了。” 潘金莲说:“你这小孩儿,屁股大点,心都掉了!不知道是家里还是外面谁把你勾引得魂不守舍的,心不在焉的。” 陈敬济说:“有人要来赎衣裳,这可咋办?趁爹不在,只能叫个小炉匠来开楼门,看看有没有了。” 李瓶儿忍不住,一个劲儿地笑。陈敬济说:“六娘拾到了,就给我吧。” 潘金莲说:“也没见过李大姐你这样的,不知道跟他笑啥,好像是我们拿了他的钥匙似的。” 急得陈敬济在那儿团团转,转眼看见潘金莲屁股底下露出钥匙带儿,说:“这不是钥匙吗!” 伸手就要去拿,被潘金莲揣到袖子里,不给她,说:“你的钥匙,怎么会在我手里?” 急得陈敬济抓耳挠腮的。潘金莲说:“只听说你唱曲儿唱得好,倒在外边铺子里唱给小厮听,怎么不唱一个给我听听?今天趁着你姥姥和六娘在这儿,拣个新鲜好听的唱一个,我就把钥匙给你。不然,你就算跳上白塔,我也不给。” 陈敬济说:“五娘,你这是故意刁难人啊。谁跟你说我会唱的?” 潘金莲说:“你还装!南京的沈万三,北京的枯树弯 —— 人的名儿,树的影儿,谁不知道你那点本事。” 陈敬济被她缠得没办法,说:“行,怕了你了,我唱。我肚子里的曲儿多了去了,一百个都有!” 潘金莲骂道:“你这说大话的短命鬼!” 自己把各人面前的酒都斟上。潘金莲说:“你再喝一杯,壮壮胆好唱。” 陈敬济说:“我唱完再慢慢喝。我唱个果子名的《山坡羊》给你听:

初相交,在桃园儿里结义。相交下来,把你当玉黄李子儿抬举。人人说你在青翠花家饮酒,气的我把频波脸儿挝的粉粉的碎。我把你贼,你学了虎刺宾了,外实里虚,气的我李子眼儿珠泪垂。我使的一对桃奴儿寻你,见你在软枣儿树下就和我别离了去。气的我鹤顶红剪一柳青丝儿来呵,你海东红反说我理亏。骂了句生心红的强贼,逼的我急了,我在吊枝干儿上寻个无常,到三秋,我看你倚靠着谁?”

唱完,就向潘金莲要钥匙,说:“五娘快给我吧!伙计铺子里不知道等着我干啥呢,万一爹过来了就麻烦了。” 潘金莲说:“你倒说得轻巧。等你爹问起来,我就说你不知道在哪儿喝了酒,把钥匙弄丢了,跑到我屋里来寻。” 陈敬济说:“我的天!五娘你就是个弄人的刽子手。” 李瓶儿和潘姥姥在旁边再三劝说:“姐姐,给他吧。” 潘金莲说:“要不是姥姥和你六娘劝我,定罚你唱到天黑。刚才还吹牛说有一百个,才唱一个就想跑?我可没那么容易放你走。” 陈敬济说:“我还有一个压箱底的,是银名《山坡羊》,专门孝敬你老人家。” 于是放开嗓子唱道:

冤家你不来,白闷我一月,闪的人反拍着外膛儿细丝谅不彻。我使狮子头定儿小厮拿着黄票儿请你,你在兵部洼儿里元宝儿家欢娱过夜。我陪铜磬儿家私为焦心一旦儿弃舍,我把如同印箝儿印在心里愁无求解。叫着你把那挺脸儿高扬着不理,空教我拨着双火筒儿顿着罐子等到你更深半夜。气的奴花银竹叶脸儿咬定银牙来呵,唤官银顶上了我房门,随那泼脸儿冤家轻敲儿不理。骂了句煎彻了的三倾儿捣槽斜贼,空把奴一腔子暖汁儿真心倒与你,只当做热血。

陈敬济唱完,潘金莲刚要叫春梅斟酒给他,忽然月娘从后边来了,见**如意儿抱着官哥儿在房门首的石基上坐着,就说:“孩子才刚好点,你这狗肉东西又抱他在风里,还不抱进去!” 潘金莲问:“是谁在说话?” 绣春回话说:“大娘来了。” 陈敬济慌得拿起钥匙就往外跑。众人都站起来迎接月娘。月娘就问:“陈姐夫在这里干啥呢?” 潘金莲说:“李大姐弄了些菜,请我娘坐坐。陈姐夫来寻衣服,就叫他进来喝了一杯。姐姐,你也坐,这甜酒不错,你喝一杯。” 月娘说:“我不喝。后边他大妗子和杨姑娘要回家,我又惦记着这孩子,就过来看看。李大姐,你也不管管,又让**抱他在风里坐。前几天刘婆子说他是受了惊寒,还不好好看着!” 李瓶儿说:“俺正陪着姥姥喝酒,谁知道那该死的东西三不知就把他抱出去了。” 月娘坐了一会儿,就回后边去了。过了一会儿,让小玉来请姥姥和五娘、六娘到后边坐。潘金莲和李瓶儿打扮了一下,同潘姥姥往后边来,陪着大妗子、杨姑娘喝酒。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和月娘一起把她们送到大门外,看着上轿走了。大家都在门里站着,孟玉楼先说道:“大姐姐,今天他爹不在,去吴驿丞家喝酒了,咱们正好去对门乔大户家的房子瞧瞧。” 月娘问看门的平安儿:“谁拿着那边的钥匙呢?” 平安说:“娘要过去瞧,门开着呢。来兴哥看着两个做工的在那儿干活。” 月娘吩咐:“你让他们躲开,我们过去瞧瞧。” 平安儿说:“娘尽管去瞧,没事。他们都在第四层大空房里筛灰,叫出来就行。”

当下月娘、李娇儿、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都坐轿子搬到乔大户家的房子里。进了仪门,就是三间厅。第二层是楼。月娘想上楼看看,可真邪门,刚走到楼梯中间,没想到梯磴打滑,只听月娘 “哎哟” 一声,一只脚滑了一下,幸好月娘抓住了楼梯两边的栏杆。玉楼慌了,说:“姐姐怎么了?” 赶紧抓住她的一只胳膊,才没摔下来。月娘吓了一跳,就不上楼了。众人把她扶下来,吓得脸都黄了。玉楼问:“姐姐,怎么上楼滑了脚,没扭着哪儿吧?”

月娘定了定神,拍着胸口说:“没摔着,就是把腰给扭了,吓得我心都快跳出来了。这楼梯太滑,我还以为是咱家里的楼梯呢,一下子没留神就滑了脚。幸好抓住了栏杆,不然可就惨了!” 李娇儿在一旁说:“你本身体子就不方便,早知道就不上楼了。” 于是姐妹们陪着月娘回了家。刚到家,月娘就肚子疼得厉害。她实在忍不住,趁着西门庆不在家,让小厮去叫了刘婆子来。刘婆子看了看说:“你这是动了胎气,怕是保不住了。” 月娘说:“都五个多月了,刚才上楼扭了一下。” 刘婆子说:“你吃了我这药,保不住就顺其自然吧。” 月娘说:“唉,听天由命吧!” 刘婆子就留下两服大黑丸子药,教月娘用艾酒送服。没过半夜,月娘就小产了,孩子掉在了马桶里。点灯一看,原来是个已经成形的男胎。真是应了那句:“胚胎未能成性命,真灵先到杳冥天。” 幸亏那天西门庆在玉楼房里歇了,没发现这事儿。

第二天一早,玉楼来到上房,问月娘:“身子怎么样了?” 月娘叹着气说:“半夜疼得实在受不了,孩子还是掉了,是个男孩儿。” 玉楼惋惜地说:“真可惜了!他爹知道吗?” 月娘说:“他爹喝酒回来,到我屋里刚要脱衣服,我说我心里不舒服,让他去你们屋里睡。我没跟他说这事儿。我现在肚子还有点隐隐作痛。” 玉楼说:“怕是还有些淤血没排干净,喝点酒,就着锅脐灰吃,可能会好点。” 又叮嘱道:“姐姐,你可得好好歇几天,别出去了。小产比生小孩儿还伤身子,要是着凉了,可就麻烦了。” 月娘说:“你别瞎嚷嚷,传出去让人知道了,平白无故惹人说闲话,我可受不了。” 所以这事儿就没让西门庆知道,咱们先按下不表。

再说西门庆新找的那个开绒线铺的伙计,也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他姓韩,名道国,字希尧,是破落户韩光头的儿子。如今家道中落,顶替了他大爷的差事,也在郓王府当校尉,住在县东街牛皮小巷。这人本性就虚浮,说话夸大其词,很会花言巧语。答应给别人钱,就跟抓影子捕风一样不靠谱;骗别人的钱,却像伸手到别人口袋里拿东西一样容易。自从在西门庆家做了买卖,手里有了点钱,就新做了几件像样的衣服,在街上挺着胸脯,摇摇晃晃地显摆。人们见了他,不叫他韩希尧,都叫他 “韩一摇”。他老婆是宰牲口的王屠的妹妹,排行六儿,身材高挑,瓜子脸,皮肤有点黑,大概二十**岁。身边还有个女儿,一家三口过日子。他弟弟韩二,外号二捣鬼,是个赌徒,在外面单独住着。以前就跟他嫂子有私情,趁韩道国不在家,在铺子里过夜的时候,他就经常过来跟他嫂子喝酒,到了晚上就赖着不走。没想到街坊上有几个游手好闲的年轻人,见韩道国的老婆涂脂抹粉,打扮得妖里妖气,经常在门口站着瞟人,谁要是跟她搭句话,她就又凶又硬,还骂人。因此街坊上的这些小伙子心里都有点不服气,暗暗地三五成群,背地里议论,想看看她背地里跟谁有勾搭。没过半个月,就打听出她和小叔子韩二的事儿。原来韩道国住的这房子门面三间,两边都是邻居,后门对着水塘。这伙年轻人就专门盯着韩二,要么晚上扒在墙上偷看,要么白天让小孩在后塘假装捉虫子,就等着抓现行。没想到那天二捣鬼打听着他哥不在家,大白天就买了酒,跟他嫂子一起喝,喝醉了就反锁上门,在屋里干那见不得人的事儿。没防备被这伙人看见了,有个小孩爬过去打开后门,众人一拥而入,踹开房门。韩二想夺门逃跑,被一个年轻人一拳打倒抓住了。他嫂子还在炕上,慌得来不及穿衣服。有个人冲进去,先把她的裤子抢在手里,然后用一根绳子把两人拴在一起拉了出来。不一会儿,门口就围了一群人,跟着到了牛皮街的厢铺,这下整条街都轰动了。这个来问问,那个来看热闹,其中有个老头见一男一女被拴在一起,就问旁边的人:“这是怎么回事啊?” 旁边有个多嘴的人说:“老爷子您不知道,这是小叔子跟嫂子通奸被抓了。” 那老头点点头说:“造孽啊,小叔子跟嫂子通奸,到了官府,两人都得判绞刑。” 旁边那个多嘴的人,认识这老头,他外号叫陶扒灰,娶了三个儿媳妇,都被他勾搭过,所以插嘴说:“老爷子您精通法律,那小叔子跟嫂子通奸是绞刑,要是公公跟儿媳妇通奸,该判什么罪啊?” 那老头听出这话不对劲,低着头一声不吭地走了。真是应了那句:“各人自扫檐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 这里二捣鬼和他嫂子被抓的事儿咱们先说到这儿。

单说那天,韩道国在铺子里不用值夜班,回家比较早。八月中旬的天气,他穿着一身轻纱软绢的衣服,戴着一顶新帽子,在街上大摇大摆地走着。只要碰到人,不管坐着还是站着,他都能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有一次,他遇到两个熟人,一个是开纸铺的张二哥,一个是开银铺的白四哥,连忙作揖打招呼。张好问说:“韩老兄,好些日子没见了,听说你在西门大官府上做事,开了铺子做买卖,真是恭喜啊,我们没去道贺,你可别见怪!” 一边说一边让他坐下。韩道国坐在凳子上,仰着脸,手里摇着扇子,说:“我也没什么本事,多亏了各位照应,才能在我恩主西门大官人家做伙计,利润三七分。掌管着上万的钱财,监督好几处铺子,很受大官人的敬重,跟别人不一样。” 白汝晃说:“听说老兄在他那儿就只是做绒线铺的生意啊。” 韩道国笑着说:“二位有所不知,绒线铺只是个名头而已。他府上大小买卖,进出的本钱,哪一样不是我来算账!大官人事事都听我的,祸福都一起承担,没有我,他一天都不行。大官人每天从衙门回来吃饭,经常请我去作陪,没有我,他都吃不下饭。我们俩在他的小书房里,闲的时候吃着果子聊聊天,经常坐到半夜他才回后房去。昨天他大夫人过生日,我老婆坐轿子去送礼,他夫人还留我老婆喝酒到二更才回来。我们两家就跟亲戚一样,没什么忌讳的。跟你们说句不该说的,就连他房里的私房话,也经常跟我商量。我向来品行端正,做事一丝不苟,能为财主兴利除害,解救危难。在钱财上向来分明,取之有道。就连傅自新也得让我三分。不是我自夸,大官人就喜欢我这一点。” 正说得兴高采烈,忽然有个人慌慌张张地跑过来说:“韩大哥,你还在这儿说什么呢,我在铺子里找你半天都没找到。” 然后把他拉到僻静的地方说:“你家里出事了,你老婆和你弟弟被街坊上的人抓住了,拴在铺子里,明天一早就要送到县里见官。你还不赶紧找熟人想想办法?” 韩道国一听,吓得脸都白了,嘴里直咂嘴,脚也不停地跺着,转身就要跑。张好问喊道:“韩老兄,你话还没说完呢,怎么就走了?” 韩道国摆了摆手说:“大官人有要紧事找我商量,来不及陪你们了。” 就慌忙跑了。真是:“谁人挽得西江水,难洗今朝一面羞。”

亲爱的读者朋友,这第三十三回的故事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月娘小产让人惋惜,韩道国家里出的丑事更是让人啼笑皆非。这其中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更精彩的情节呢?咱们拭目以待,接着往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