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一代谋圣陈渡 > 第82章

三国:一代谋圣陈渡 第82章

作者:菲菲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8 03:23:44

管承势力的覆灭在青州产生巨大震慑,百万黄巾尽数归顺。面对绝对威势,昌豨未如历史上那般顽抗,而是选择屈服。如今青州周边匪患皆惊,再不敢造次。

州牧府内,众人研读新政文书神色震动。集体农庄?鲁肃质疑道,与屯田何异?众所周知屯田后期弊端丛生:初期虽充实军粮,但过半的税率迫使百姓逃亡,最终沦为豪强私产。

程昱指出关键差异:农庄仅收二成田税,首年还提供低息粮种。百姓次年自耕自种后,仅需缴纳两成赋税。以往曹操的屯田实为盘剥——百姓因缺乏粮种不得不接受五六成重税,与豪强压榨无异。如今将粮种借贷与田税分离,大幅提升了耕种热情。

王修补充道:旧制军屯田地皆属官府,而农庄田地实归百姓所有。这一根本性变革彻底扭转了剥削性质。

“不采用军队式管理﹐而是由集体农庄推举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田官﹐直接向县级典农官汇报﹐这样精简了不少冗员。”

汉室治下﹐基层官吏遍布乡里﹐亭﹑乡﹑里﹑什﹑伍层层设职﹐以严控百姓。

这既耗费钱粮﹐又易生弊端。

如今在县衙增设典农官﹐直接对接农庄﹐取消什伍编制﹐全力保障农耕。

王修感叹道:“田地仍归百姓所有﹐只是限制随意买卖﹐如此仁政必得民心。”

作为青州本土人士﹐王修向来主张抑制豪强﹑扶助贫弱。

他从未想过﹐曹操这般豪门出身的州牧推行屯田﹐竟非为穷兵黩武而敛财﹐确确实实在为民谋利。

这般良政善治﹐莫说他这辈子﹐就是祖辈三代都未曾见过。

“农庄按收成交税﹐纳税多的优先获得铁器与耕牛。”

“若庄户被征调徭役﹐其田地由农庄统一照料。”

这些政策既激励农庄发展﹐又增强庄户归属感﹐形成利益共同体。

庄户们为增加税收﹐自然互相督促﹐减少怠惰。

同时也提升小农抗风险能力。

从前小农势单力薄﹐面对额外徭役只能忍气吞声。

如今全庄利益相连﹐若官府胡乱摊派﹐庄户们为维护共同利益必会群起反对。

“允许庄户申请退庄﹐但十年内不得复入。”

此举用意有二:

一是强化庄户对土地的归属感﹐激发生产热情。

二是防止养懒汉。

勤劳者若不堪怠惰者拖累﹐可选择退出﹐这无形中形成监督。

但因农庄提供徭役互助﹐若非万不得已﹐庄户通常不会退出。

“屡教不改的懒汉﹐经庄户 ** 超半数同意﹐可没收其田产﹐永久除名。”

【集体农庄新政】

若非彻底游手好闲之辈,农庄通常不会驱逐成员,唯有触犯众怒者才会被严惩。

懈怠之风往往在丰年滋生,待天下太平时更需警惕。

提前确立规章,方能遏止怠惰蔓延。

这类非剥削性质的农庄,既能提振百姓劳作热情,又可弥补个体农户抗风险之不足。

即便遭遇疾病灾祸,积极生产的庄户也能获得集体调配的资源帮扶。

随着一条条农庄新政公布,堂下惊叹连连。

翻页间,废除无偿徭役的条款骤然跃入眼帘。

青州财库如何支撑这般开支?王修失声问道。

紧接着的摊役入亩给出了答案——

按田亩多寡征税:田多者多纳,田少者少纳,无田者免纳。

难点在于如何说服豪强接受?

沉寂两百年的【郡国兵制】重现,为地方重赋武装力量,却通过严格限制防范私兵化。

众人既惊曹操胆敢变革祖制,又见青州军新貌而觉可行。

更震撼的是青州学院的设立——

聘卢植为院长,蔡邕任副,广招各县学子,不问出身。

日后官吏择优选拔于毕业学子。

两位当代大儒竟愿收授豪强子弟?所有目光都刺向陈渡。

唯有此人能促成此事!

这项新政为摊役入亩铺设了可能:

成为大儒门生,足以令豪强趋之若鹜;

而官吏选拔制度的革新,更为小地主开辟晋升通道。

过去把持官途的世家大族,此刻面临挑战。

当上升路径清晰可见,那些不甘收租放贷的地方豪强,终于望见了践行抱负的曙光。

通过这些举措利用粗盐与细盐的销售权拉拢地方豪族,同时以晋升通道稳固中小地主的支持。

这一手安排可谓滴水不漏。

【废除人口税】转而将这些税收摊入田亩,增加对豪强地主的土地征税。

在场的官员们感到,这次的政策调整似乎过于激进。

曹操解释道:

“除了立即安置百万流民组建集体农庄外,其余政策不会直接在整个青州推行,而是先在小范围试行。待试点成功,再逐步推广。”

“这些新政策都是主公与军师共同商议的结果?”徐庶对陈渡的政治才能感到惊讶。

曹操微微一笑,道:“其实是由曹昂、王粲、诸葛亮三位年轻人提出的初步构想,我与奉孝稍作调整。”

“……?”

众人闻言,无不震惊。

以集体农庄为基础的一系列新政在青州迅速展开。

与此同时,青州大破围剿军的消息刚刚传遍天下。

曹操与陈渡的名号,比讨伐董卓时更加响亮。

尽管天下人惊叹于陈渡的谋略与青州的绝地反击,但多数人仍认为,这不过是让青州勉强喘息而已。

袁绍与曹操互为依托。

而袁绍仅有四五万兵力,冀州九郡中五郡叛乱,根本无力抵挡公孙瓒与袁术十五万大军的夹击。

一旦袁绍覆灭,公孙瓒与袁术必将全力进攻青州,曹操的败亡近在眼前。

然而不久后,袁绍在界桥以少胜多的消息震惊天下。

这一结果完全超出预料,令人难以置信。

众人开始分析,若非曹操陈兵龙凑牵制,袁绍绝无可能在界桥取胜。

但这恐怕已是袁绍的极限——公孙瓒虽小败,实力犹存,只要挡住曹操的三万兵马不让其西渡黄河,袁绍依然无法抗衡袁术与黑山贼的联军。

可紧接着,曹操麾下一位名叫徐庶的寒门子弟,率领号称“恶龙之勇”的赵云及曹纯,率两千骑兵如鬼魅般突袭兖州腹地,彻底粉碎了袁术的攻势。

高高在上的世家大族们带着对曹操的偏见,集体失语。

而在被忽视的角落,越来越多的寒门子弟与没落地主开始思考——

时代是否正在改变?

这个时代,是否将不再属于四世三公的袁氏兄弟?

或许,这个时代该以曹操、以陈渡之名书写。

于是,越来越多的寒门俊杰与破落贵族背井离乡,向着青州奔赴。

众人皆渴望成为下一个程昱、徐庶或陈太阿,但真正怀揣此念者寥寥,多数人尚能认清自身。

这些求学之人所求甚简。风闻曹操创办稷下学宫,广纳贤才,传言学业优异者,毋论身世背景,皆可获荐至青州书院,拜入卢植、蔡邕门下,最终谋得一官半职。

岁末之际,千余名学子奔赴青州,通过陈渡制定的分级考核,得以进入稷下学宫修习。此学宫与卢植、蔡邕主理的青州书院大相径庭。

由卢、蔡二位大儒执掌的青州书院,专为本土豪族讲授《春秋》及四书五经,侧重经义研讨。名儒门生身份乃是重要政治资本,若陈渡将此机会轻易授予外州寒门子弟,势必引发青州豪族不满,破坏内部安定。

陈渡亲任稷下学宫祭酒。这批新入学的寒门子弟,本就多为仰慕陈渡而来,虽无缘拜入卢、蔡门下却不以为憾,反因能亲炙陈渡门下而倍感振奋。甚至部分青州豪族子弟亦舍弃本州书院,选择入读稷下。

加之此前投效曹操的千余人士,共计两千余名寒门学子成为稷下首批生徒。青州书院专攻经义,稷下学宫则注重实务。

师资方面,由首批投效的精英学子担任讲席。在腊月学宫创立前,陈渡已亲自培养出近百名精英。虽称精英,实则造诣有限——真正家学渊源的豪族子弟如程昱、鲁肃之流,即便知晓曹操势力日盛,多数仍不愿背井离乡。

胸怀抱负如程、鲁者毕竟罕见。家业愈大,牵绊愈深。是以来投者多为识字不全之人。时值文字艰深,学问被少数人垄断。

陈渡花费六十个昼夜,教导这群人识读基础文字,掌握初等算术与算盘技巧,培训基础数据处理能力。

他将简易公务文书引入课堂,传授标准化处理方法。

陈渡带领学员深入新建的集体农场,使其了解农场运作机制、生产流程,并学习如何与管理人员沟通。

这种专业化的培训模式在当时实属创举。

陈渡勾勒出美好前景,暗示曹操的势力范围必将超越青州,众人终有荣归故里之日。

尽管部分人不愿与农民共事,但多数人仍被描绘的蓝图所吸引。

在农场初创阶段,这批千余名学员在人口统计、土地测量等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

青州约四十万流民家庭分散在四千个新建农场中。

每位学员负责三至四个农场的筹建工作,带领二十名士兵实地勘测。

青州平原地区的沃土多由豪强掌控,因此各农场分配到的土地肥力差异有限。

首年度采取集体耕作模式,待秋收后按家庭人口分配田地。

此安排主要基于两个原因:时间紧迫来不及细分土地;农具严重短缺。

若立即分田到户,将出现铁锄与木锄分配不均的问题。

在农具匮乏初期,集体劳作更能保证相对公平,有效调动生产热情。

众人轮流使用各类农具耕作,次年收成按劳动力比例分配。

完善的计分制度目前难以实施,既缺乏识字人员统计,也缺少书写工具。

待各农场实现每户配备铁锄后,即可推行分田到户政策,充分释放生产潜力。

首年重点在于及时完成农场建设,确保农耕时令。其他管理制度将逐步完善。

原本失去土地、粮种和农具的流民面临生存危机,如今获得耕地与口粮,又有军队保护,自然无人提出异议。

即便征收四成赋税,这些濒临饿死的流民也毫无怨言。

青州的发展令人瞩目,流民安置、《马说》传播、曹军连胜、生产力提升等多重因素共同促成了集体农庄的迅猛建设。

盐业拍卖盛况空前,消息迅速传遍四方。青州六十二县的富户纷纷赶往临济盐田参与竞标。陈渡将经销权起拍定为五万石粮食的高门槛,将小户挡在门外,只留下实力雄厚的大族参与角逐。

折算下来,五万石约合两三百万钱。盐价方面,粗盐每斤三十钱,细盐八十钱,转销外州可翻倍至一百六十钱以上。按此计算,只需售出三万斤细盐或十万斤粗盐,即可回本。

目前青州盐业规模持续扩大:寿光新盐田与临济盐田日产量合计粗盐三十至六十万斤,细盐增至四万斤。由于寿光缺乏火井,细盐增产主要依赖临济盐田。以当前产能,豪族们仅需三十日便能收回成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