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一代谋圣陈渡 > 第81章

三国:一代谋圣陈渡 第81章

作者:菲菲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8 03:23:44

屯田非曹魏首创,武帝曾借此平定西域,凉州至今仍在沿用。

如今青州百万流民缺粮,皆聚于临菑、临济求食。

恰可将沃土重新分配,使屯田之策重获生机。

曹昂建议以数百户为屯田单位。

凡有役丁外出,同屯各户需协耕其田,互助互利。

此举更便官署管理——

县府既掌年役总额,直接摊派至各屯田单位即可。

为调动自耕农耕作热情,分授的田产均以私田名义颁给,允许自由买卖。但为防止自耕农快速沦为佃户,土地交易须经集体商议后向官府申报,严禁私相授受。这般既确保了土地私有的正当性,提升了耕作热情,又约束了自由买卖,加大了土地兼并的阻力。

当意识到财政基石在于自耕农时——

当明白失去田产与沉重盘剥会打击耕作意愿时——

当参透激发劳力干劲才是强国的根本时——

即便同是屯田制,也已与平行时空里曹魏的苛政截然不同。诚然,曹操筹措的八百万石粮草,确实提供了实施这些政策的底气。

随着讨论深入,配套政策不断从几人口中道出,转眼写就十几页文书。暮色渐沉,议事终了。

曹操凝视着厚厚的纸页,陷入深思。他万分确信,这等精妙方略,绝非袁绍、许攸之徒能轻易构想——他自问才具不输这些世家子弟,却从未想过能由根本入手,为解决核心问题衍生出诸多可行之策。

更令人惊叹的是,陈渡仅用半日讲学,不仅令他茅塞顿开,连这群年轻学子竟也能提出诸多绝妙主张。这堂课将治国理政的底层逻辑剖析得淋漓尽致:唯有参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真谛,以提升生产力为纲,方能构建完善制度。

民为邦本,取用有度。民富则国昌,民强则国盛。陈渡今日所授,何其振聋发聩!

未有实地调研,岂可妄论国策。陈渡总结道,诸君今日能建言献策,皆因我曾带你们走进田间。若要做文学家,自可终日埋首经史子集;若想为政者,就必须踏入茅舍柴扉,真切体察民生百态——解民所忧,方为兴国之本。

“今天我们讨论的这些政策,真的能落实吗?”曹昂难掩激动。

诸葛亮和王粲同样心潮澎湃。

他们此刻的状态,与昨日已截然不同。

陈渡轻轻摇头:

“或许会,也或许不会。”

“比如你刚才提议给服徭役者发放粮食,每人十斤,这不过是临时起意。”

“具体发放多少合适,需要在小范围试行后,观察役夫们的实际反应,看看这十斤粮食究竟能带来什么效果。”

“小范围试行?”众人第一次听说这个说法。

“没错,就是选取局部地区进行新政策试验。”陈渡解释道。

“不必畏首畏尾,只要经过充分论证,理论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调动生产积极性,你们认为正确的政策,都可以先小规模试行。”

“若小范围成功了,就全力克服困难全面推广。”

“倘若失败,影响范围也有限,重要的是分析教训,找出问题所在。”

“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最终只会一事无成。”

“唯有付诸实践,才能检验对错。”

“今天我给你们上这堂课,是希望你们日后执政时,每项政策都能有据可依。”

“过去历代制定政策,往往依赖主观感受、个人喜好或一时冲动,就贸然全面推行。”

“这种做法太过随意,缺乏根基。”

“依靠直觉、个人好恶和冲动设计的制度与政策,未经实践检验就大规模实施,极易造成生产力滑坡和关系恶化。”

“从今往后,我们不仅要摒弃这种主观随意的做法。”

“更要依靠理论依据和实践检验。”

陈渡说完,拿起诸葛亮的笔记。

一、生产力简言之就是产粮能力,受人口、土地、工具影响。

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进步必然推动后者变革。

三、生产关系由三大要素决定

一、生产资料归属问题

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持有者的关系

2.生产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劳动成果分配机制

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联

2.上层建筑范畴:政治体制、法律体系、税收政策、军事编制、人才选拔等制度体系及意识形态

3.建筑类比:地基承载力与建筑体量的匹配关系

六、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

七、社会变革的必然性

2.制度滞后性导致的社会治理风险

八、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陈渡以沉稳的嗓音阐述道:这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体系,确由我传授于诸位。

但吾可直言不讳,此理论具永恒真理性,纵历千年万载亦不褪色。

诸君日后自当通过实践反复检验其真伪。

然吾根本目的在于:期待诸位深入现实,从实践中发掘新规律,构建新理论,继以实践验证之。

实践证伪者,当弃;

实践证实者,当承;

待新实践 ** 旧真理时,复弃之。

如此循环,使诸君认知实现:感性→理性→实践的螺旋上升。

既改造客观世界,亦革新主观思维。

此谓实践论——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每轮循环,无论客观世界抑或主观认知,皆跃升至更高阶段。

这便是——

“知行交融。”

陈渡话音方歇,满堂寂然。

静得能听见绣针坠地。

三个少年感悟尚浅,只觉陈道长说得极有道理。

而曹操却如遭雷击,双目圆睁,连气息都凝住了。

颅中似有惊雷炸响,余音不绝。

【践行,明悟,再践行,再明悟】

【这般轮回往复,永无止境】

【每经历一重循环,不论外界的江山社稷,还是你们内心的境界,都会更上一层】

【此谓知行交融】

曹操顿悟了。

真正开悟了。

陈渡今日所传的【生产力】之道虽重要,又怎及最后这番【践行论】?

手握此论,何愁不能推导出万千至理!

这【践行论】放诸四海,无物不验!

字字珠玑!

这不是通天大道,又是什么?

这不是无上绝学,更待何如!

【知行交融】

原来这才是它的真意?!

原来竟有如此气象!!

这套以践行为本的学问,难道不该成为天下圭臬、万世师表?!

陈渡一人之力终有穷尽,一代之人亦难撼天地。

可一旦这条【知行交融】的道路被他开辟——

当普天之下,千秋万代都以实践叩问真理之时——

这世间,该是何等光景?!

“朝闻道,夕死可矣…”曹操喉头微哽。

“太阿先生…堪称当代圣贤。”

曹昂、诸葛亮、王粲的目光在二人之间来回,惊得说不出话来。

他们目睹的,是一部新纪元的序章。

崭新的【玄理】。

正在这个时代展开征途。

东平国,无盐。

兖州腹地,北接济北国与泰山郡,更北处方是青州。

数月前曹军取道于此,沿汶水入淄水,终抵临菑。

徐庶策马疾驰,衣袂挟风。

东北方的泰山被云岚拦腰斩断,在他眼前露出巍峨轮廓。

他抛下赵云、曹昂及两千铁骑,独自奔向四五里外——

一支大军正沿汶水迤逦而行。

忽见十余骑离队迎来,为首二人身影渐明。

他胸膛里的热血,愈发滚烫。

两骑渐近,他在数十步外勒住缰绳,翻身下马迎上前去。对面两人也相继下马。

主公!祭酒!徐庶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属下幸不辱命!

曹操笑着搀起徐庶,拂去他衣甲上的尘土。元直机敏果决,调度有方,如今已能独当一面,甚慰我心!

数日前,龙凑渡已收到徐庶发来的完整战报。每份文书都详细记载了从获取情报到分析决策的全过程,以及最终的辉煌战果。曹操翻阅时,几乎挑不出任何瑕疵——徐庶用完美的战术执行,实现了陈渡的战略构想。

夜袭延津渡后,他们率两千铁骑沿黄河南下,在汴水畔找到袁术的粮草大营。熊熊烈火吞噬了八万石军粮和数十艘战船,彻底粉碎了袁术北伐的野心。经此一役,袁军至少两年内无力进犯兖州,青州后方从此高枕无忧。

正说话间,赵云与曹纯已率主力部队赶到。曹操同样给予热情的嘉奖,而后对凯旋的一千九百多名将士高声许诺:待回青州,钱财宅邸、功名利禄,我曹操绝不亏待诸位!

欢呼声震彻四野。

陈渡从喧闹的人群中走出,来到徐庶身旁笑问:锦囊可曾开启?徐庶目光灼灼:若擅自拆看,岂不辜负祭酒栽培之心?陈渡闻言开怀,连拍他肩膀两下:很好,很好。这简单二字让徐庶心潮澎湃。

行军途中,徐庶忍不住问道:祭酒,为何大军要绕道兖州,而不直接取道龙凑返回临济?他确实没料到会在此处遇见曹操率领的主力部队。

“专为在此恭候诸位。”陈渡淡然道。

徐庶神色微滞,略显迟疑。

陈渡扬眉轻笑,续道:

“泰山一带盘踞万余悍匪,连同家眷约五六万之众,昔年与臧霸同流。

“臧霸受封琅琊相离山后,余党仍踞守山林。

“每值入冬前,必北上青州劫掠,般阳、临朐两地百姓不堪其扰,唯有弃家避祸。

“今冬麦播种在即,此间良田岂容荒废?故而我等突袭南下,先抚后剿,以绝后患。”

徐庶闻言,眉间疑虑顿消。

陈渡振缰策马,追向前方的曹操。

徐庶正欲随行,却被赵云、曹纯横枪拦住。

“军师既已复命,可否启囊一观?”曹纯目光灼灼。

赵云亦颔首附和。

二人对锦囊中的奇策渴盼已久。

徐庶探手入怀,将那锦囊抛向赵云,旋即轻夹马腹悠悠前行。

马蹄声碎,尘土未扬。

“这……”身后传来曹纯的惊呼,“竟是白纸?!”

徐庶背对二人朗声一笑,纵马如故。

——祭酒祭酒,果然如此。

他唇边含笑,心底却涌起暖意,猛然催马奔向陈渡的身影。

……

**泰山**

** 不过是举手之劳。

当青州铁骑自南麓突现时,山匪溃不成军。

三公山顷刻合围,十日乞降。

降者七万余众,尽数编户为民。

唯匪首之名令陈渡挑眉——

昌豨。

此人在徐州叛服无常:

随臧霸为寇,附陶谦,降吕布,投曹操,叛应刘备,官渡前夕再叛……

曹操派遣夏侯渊与张辽率军征讨昌豨,三公山久攻半年未克,张辽孤身入山劝降,昌豨再度归顺。冀州平定后昌豨又叛,曹操改派夏侯渊与于禁讨伐。因于禁与昌豨有旧交,昌豨三度请降。

于禁含泪执行军令:主公有令,合围后降者不赦,亲自处决昌豨。此人确实反复无常。陈渡虽欲除之而后快,但顾及数万追随百姓恐生变乱,最终将其软禁于临菑严加看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