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90:从工业母机开始 > 第21章 筑巢引凤,专家加盟

李晓宇要请大学教授来厂里指导工作的消息,很快就在厂领导层传开了。

李建国和张建华对此都表示了十二万分的支持。他们立刻指示后勤部门,将厂招待所里最好的一间套房打扫出来,并安排了最高规格的接待标准。

但李晓宇却否决了这些安排。

“爸,张叔,我们请钱教授来,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搞迎来送往。”他召集了研发部的所有成员,严肃地说道,“我们吸引一位顶级学者,靠的不是酒桌上的客套,而是我们求真务实的科研环境和解决问题的决心。最好的接待,就是把我们最专业的一面,展现在他面前。”

在他的要求下,研发部全员出动。他们没有去打扫卫生,而是将那间临时会议室,布置成了一个小型的技术研讨会现场。所有从电主轴上拆解下来的零件,都用标签纸一一注明了德文原名、材料猜测和测绘数据,整齐地陈列在长桌上。墙上,则挂满了他们这几天绘制的结构图和分析报告。

整个房间,看起来不像工厂的车间,反而像一个严谨的科研机构。

三天后,钱秉义教授如约而至。李建国亲自开着厂里那辆唯一的桑塔纳轿车,将他从江州大学接了过来。

刚下车时,钱教授的表情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严肃模样。他看了一眼红星厂那颇具年代感的大门,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李晓宇没有带他去办公室,也没有去招待所,而是直接将他引向了那个被他称为“鸟巢”的地方。

“钱教授,这边请。”

当李晓宇领着他,穿过喧闹的生产车间,来到那间充满现代科技感的恒温恒湿精密测量室门前时,钱秉义的脚步,第一次停顿了下来。

作为一位搞了一辈子精密制造研究的专家,他只看了一眼那厚重的密封门和独立的观察窗,就知道这个房间的价值。他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这里的温度,常年控制在20±0.5摄氏度,湿度控制在50%±5%。”李晓宇在旁边介绍道。

钱秉义没有说话,他伸出手,用指关节,轻轻地敲了敲那厚实的墙壁,又感受了一下密封条的质感。他那双仿佛能看透一切的眼睛里,审视的意味渐渐褪去,多了一丝好奇。

而当李晓宇刷开门禁,带领他走进测量室,当那台静静矗立在房间中央,在柔和的灯光下散发着幽光的蔡司三坐标测量仪,完整地呈现在他眼前时,钱秉义脸上的所有表情,瞬间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于痴迷的震撼。

他快步走上前,手掌在那冰冷、光滑的花岗岩平台上轻轻抚过,眼神里,是一个学者看到顶级研究工具时,最纯粹的渴望和激动。

“Smm-c型……你们……你们真的把它买回来了……”他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它的重复定位精度,我们实测,可以达到1.5微米。”李晓宇微笑着说道。

钱秉义猛地回过头,看着李晓宇,眼神彻底变了。他终于明白,眼前这个年轻人,那天在他办公室里说的每一句话,都不是吹牛。

接下来,李晓宇将他引到了隔壁的“研发部”。

当钱秉义看到满屋子的图纸、数据,以及那些被拆解、分类、标注得井井有条的电主轴零件时,他再次被触动了。

研发部的五个年轻人,早已在此等候。他们没有怯场,在李晓宇的示意下,那个叫王浩的技术员,上前一步,将他们团队这几天的研究成果,以及遇到的关于轴承材料、动平衡校正等无法解决的难题,条理清晰地做了一个简短的汇报。

钱秉义认真地听着,时不时地打断,提出几个极其尖锐的专业问题。而这些年轻人,虽然知识储备远不如他,但每个人都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回答得虽然稚嫩,却充满了逻辑和求知欲。

在这一刻,钱秉义看到的,不再是一个破败的旧工厂,而是一个充满了活力和希望的,真正的研发团队。

参观的最后一站,是工厂的食堂。没有酒席,只有四菜一汤的家常便饭。

饭桌上,钱秉义一直沉默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当一顿饭快要结束时,他放下了筷子,抬起头,用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目光,看着李晓宇。

“李总工,你没有骗我。”他缓缓地说道,“你们这里,的确是一个能做真学问、干实事的地方。”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接受你的邀请。这个首席顾问,我当了。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您请说。”李晓宇心中一喜。

“我需要带两个我的研究生过来,他们是我最得意的门生,也是我这些年,唯一还能坚持跟我一起做研究的人。他们来了,我们的实验室,才能真正运转起来。”

“没问题!”李晓宇不假思索,当场拍板,“他们来了,编制、待遇,所有都按我们厂里工程师的最高标准来!房子,厂里也负责解决!”

得到了满意的答复,钱秉义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他整个人仿佛都焕发了新的活力,之前那股孤僻和落寞,一扫而空。

他当场就站起身,仿佛一刻也等不及了,对李晓宇说:“走,现在就回研发部。既然我当了这个顾问,就要马上开始工作。”

当一行人再次回到那间摆满了零件的会议室时,钱秉义的身份,已经从一个参观者,变成了领导者。

他拿起那颗白色的陶瓷球,对着研发部的所有人,下达了他到任后的第一个指令:

“我们的第一个研究课题,就是它!材料分析,微观结构观察,反向推导烧结工艺!我要你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它的成分给我分析得一清二楚!”

“从今天起,”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充满了力量,“我们的电主轴研发,正式从纸上谈兵,进入实战阶段!这条路很难,但我们,今天就出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