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在江湖社恐的那些年 > 第128章 符篆初试与溪边悟剑

是夜,月朗星稀。

或许是日间“实战”演练的兴奋尚未完全平复,阮喃喃抱着膝盖坐在院中的石凳上,望着星空,却没有像往常那样叽叽喳喳。

“师兄,”

她忽然轻声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你说……玄阴教的人,会不会也像我们一样,晚上看着同样的星星?”

这个问题带着孩子气的哲学意味,让一旁静坐的陆云霁微微侧目。

他沉默片刻,望着那条横亘天际的璀璨银河,缓声道:

“星空无界,人心有别。”

阮喃喃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过了一会儿,又低声道:

“我还是喜欢谷里只有我们两个人,安安静静的。不想有外人来,尤其是……坏人。”

她的话语里流露出对现有宁静的深深眷恋与一丝对外界纷扰的排斥。

陆云霁没有立刻回应。他能理解小师妹的心情。

他自己又何尝不喜这谷中的清净?

但大师兄的信,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既生,便无法视而不见。

避世固然可得一时安宁,但若风波真的波及门前,唯有自身足够强大,方能守护这份宁静。

“强大自身,方可护佑一方清净。”

他最终说道,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坚定的力量。

这既是对小师妹的回应,也是对自己的告诫。

阮喃喃若有所思,将下巴搁在膝盖上,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星空,不知在想些什么。

次日,陆云霁的日常安排又多了一项内容。

他在存放杂物的书房里,找出了几本落满灰尘的、关于基础符篆与阵法原理的典籍。

忘忧谷传承悠久,虽不以符阵为主要手段,但历代祖师中亦有精于此道者,留下了一些基础传承。

先秦时代祖师们修为通天地伟,古籍记载符箓一道玄妙莫测。

可惜沧海桑田,如今的符箓除少数符箓大派仍保留些许传承运用,余者寥寥。

忘忧谷的符箓倒也传承了不少下来,可对道家修为和武道境界的要求甚高,“金丹”“宗师”双境界也只能初入门槛。

他也并非要钻研高深符法,而是想尝试制作一些最简单的预警、示警符篆,布置在谷口阵法内侧的一些关键节点上,作为阵法的补充。

这样一来,即便有精通阵法之人试图悄无声息地潜入,触动这些符篆也能让他第一时间感知到。

制作符篆需要特定的材料——符纸、朱砂以及蕴含灵气的媒介。

上好的符纸和朱砂谷中并无常备,但陆云霁有其替代之法。

他取来一些韧性颇佳的陈年黄麻纸,又以药圃中几味蕴含微弱灵气的草药研磨成粉,混合着雄鸡血(谷中养了几只报晓的雄鸡)代替朱砂。

至于灵气的引导与固化,则需依靠他自身精纯的《逍遥游心篇》内力。

他将所需物品搬到院中石桌上,阮喃喃好奇地围在旁边观看。

只见陆云霁屏息凝神,指尖蘸饱了自制的“朱砂”,内力缓缓灌注于指尖,使得那暗红色的汁液隐隐泛起一层微不可查的流光。

他落笔于黄麻纸上,笔走龙蛇,动作看似不快,却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每一笔勾勒都牵引着自身的内息,将一丝若有若无的气机封存于符纸的纹路之中。

他所绘的,是最基础的“感应符”与“微风符”的结合体,一旦有异常气息或动静触发,符篆便会自燃或释放出微弱的气流波动,足以引起他的警觉。

这过程极耗心神,对内力掌控的要求更是精细入微。

力道稍重,符纸可能承受不住内息而破损;力道稍轻,则无法成功封存气机,符篆便成了废纸。

陆云霁失败了数次,桌上多了几张或焦黑或毫无灵光波动的废符。

但他心性沉静,毫不气馁,每次失败后便闭目调息片刻,总结教训,再次尝试。

阮喃喃在一旁看得大气不敢出,生怕打扰了师兄。

终于,在失败了七八次后,陆云霁笔下的一张符篆在他最后一笔落成的瞬间,纸上那些暗红色的纹路仿佛活了过来,闪过一丝温润的光泽,随即内敛,整张符纸透出一股若有若无的、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灵韵。

“成功了?”

阮喃喃小声问,带着惊喜。

陆云霁轻轻拿起那张符篆,感受着其中稳定的气机,点了点头。

他继续提笔,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经验,后续虽然仍有失败,但成功率渐渐提高。

一个上午过去,他面前已然成功了五张基础预警符。

午后,他带着这些符篆,再次前往谷口方向。

他没有深入阵法,而是在阵法内侧边缘,选择了几处气流交汇、或是视野盲区的岩石、树干的隐蔽处,将符篆小心翼翼地布置下去。

每布置一张,他都以独特的手法激发其效,使其进入待触发状态,并与自身一丝神念隐隐相连。

做完这一切,他站在谷内,感受着那几处微弱的、只有他自己能清晰感知的“节点”,心中稍安。

这并非万全之策,但多一层预警,便多一分从容。

又过了两日,天气愈发暖融。阮喃喃在陆云霁的督促和自身危机感的驱动下,练功愈发刻苦。这一日,她在小溪边练习《梦蝶剑诀》,试图将剑招与溪水流动的韵律相结合。

然而,越是心急,剑招越是滞涩。一套剑法练得磕磕绊绊,好几次差点因为踩到湿滑的鹅卵石而摔倒,气得她小脸鼓鼓的,对着潺潺的溪水发脾气:

“这破剑法!怎么这么难!”

陆云霁站在不远处,看着她焦躁的样子,并未出言指点,而是缓步走到溪流上游一块平坦的大石上坐下,取出了随身携带的、那柄形式古朴的长剑。

他并未演练任何具体的剑招,只是静静地望着下方奔流不息的溪水。

目光追随着水流撞击岩石溅起的水花,观察着水流遇到阻碍时自然而然的绕行、分化与汇合,听着那永不停歇的哗哗声,仿佛在聆听水之“道语”。

片刻后,他手腕微动,长剑随之出鞘,发出一声清越的剑鸣。

他没有施展《无为剑经》的任何固定招式,只是顺应着此刻的心境与对水流的感悟,随意挥洒。

剑势起初如溪水初发,细腻而灵动,剑尖划破空气,带起细微的声响,宛如水流潺潺。

继而,剑势渐阔,如溪流汇入深潭,剑光潋滟,圆转自如,守御周身,仿佛能将一切外来攻击悄然化解、吸纳。

偶尔剑锋一转,又如水流遇石激荡,于至柔之中骤然迸发出一缕锋锐无匹的剑气,刺向前方虚空,发出“嗤”的轻响,随即又迅速收敛,回归平缓。

他的剑招毫无定式,时而轻灵,时而沉凝,时而如云雾般缥缈,时而又如流水般无孔不入。

但所有的变化都浑然天成,仿佛本就该如此,带着一种“观水有术,必观其澜”的韵味,更隐隐契合着他所追求的“自在”意境——不固于形,不滞于物,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阮喃喃起初还在生闷气,但很快就被师兄的剑势所吸引。

她看得痴了,只觉得师兄的剑和自己练的仿佛不是同一套剑法,但又觉得那剑光流转间,似乎有无数个“梦蝶”在翩跹起舞,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灵动。

她心中的焦躁不知不觉平复下来,下意识地模仿着师兄剑势中那种“顺其自然”的韵律,重新拿起树枝,再次演练起来。

这一次,她不再刻意追求招式的标准与连贯,而是试着去感受自身内息的流动,去模仿那溪水奔流的姿态。

剑招依旧是她熟悉的《梦蝶剑诀》,但意韵却悄然发生了变化,少了几分刻意,多了几分流畅与自然,虽然威力并未立刻增强,但那份挥洒间的自如感,却让她欣喜不已。

陆云霁一套随心剑舞完毕,长剑归鞘,气息平稳。

他看向下游的小师妹,见她虽仍显稚嫩,但剑舞之间已初具神韵,眼中露出一丝赞许。

“剑在意先,法由心生。”

他缓步走过去,留下了八个字。

阮喃喃停下动作,若有所悟,用力点头:

“我好像……明白了一点!”

夕阳将两人的身影投在清澈的溪水中,随着水波轻轻晃动。

谷外的风波似乎暂时被隔绝,在这方小小的天地里,只有剑与水的共鸣,道与心的交流。

陆云霁能感觉到,自己那“自在”真意,在这观水悟剑的过程中,又隐隐精进了一分,变得更加圆融、灵动。

而阮喃喃,也在师兄的言传身教与这谷中万物的启迪下,悄然成长着。

忘忧谷的日子,便在这样既有潜在压力、又有踏实进步的节奏中,平稳而坚定地向前流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