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 > 第161章 历史名相(26)

刘邦回京后,虽升萧何为“相国”,加赐五千户食邑,却暗中派一名都尉率五百士兵“保护”萧何——名为保护,实为监视。萧何对此心知肚明,却坦然接受,甚至主动减少与大臣的往来,避免“结党”嫌疑。

- 第二次危机:自污名节,破“功高盖主”困局

公元前196年,英布谋反,刘邦再次亲征,期间多次派人回长安询问“萧相国在做什么”。萧何的门客召平(原秦朝东陵侯)提醒他:“您如今镇守关中,深得民心,陛下多次询问,是怕您趁机谋反啊!”萧何恍然大悟,随即采取“自污”策略:

- 强占百姓良田:派人到关中各地,以“低价强买”的方式收购百姓土地,甚至不惜引发冲突;

- 收受贿赂:对地方官员送来的礼品、钱财,不再像以往那样拒绝,而是“照单全收”;

- 纵容家人犯错:对儿子萧禄“抢占民女”的行为,故意“视而不见”,任由百姓到丞相府告状。

刘邦回京后,见百姓递上的“告萧何状纸”堆满案头,反而笑着对萧何说:“你身为相国,也喜欢占小便宜啊!”随后将状纸全部交给萧何,让他“自行处理”——这场“自污”,让刘邦彻底放下对萧何的猜忌,因为他明白:一个“贪财好利、不顾民心”的宰相,绝无谋反的野心。

- 第三次危机:劝谏刘邦,以“低调”化解“龙颜大怒”

刘邦晚年想扩建上林苑(皇家猎场),将关中百姓的大片良田划入其中。萧何力谏:“上林苑已有足够土地供陛下狩猎,如今关中百姓因战乱刚恢复耕作,若再夺其良田,恐失民心。”刘邦大怒,认为萧何“受百姓贿赂,才为他们说话”,将其打入大牢。几天后,有大臣向刘邦进言:“萧何当年收存秦典、镇守关中、筹备粮草,若想谋反,早在楚汉战争时便可自立,何必等到今日?他劝谏陛下,正是‘为民请命’的宰相本分啊!”刘邦虽心有不甘,但也明白萧何无错,最终将其释放。出狱后,萧何不顾年迈,立即光着脚入宫谢罪,态度谦卑至极——这份“不辩白、不邀功”的低调,让刘邦彻底打消了对他的最后一丝疑虑。

四、传业:汉廷制度的“守护者”,从“萧规曹随”到“临终托孤”

萧何晚年虽体弱多病,却始终心系汉朝基业,尤其在“选任接班人”与“传承制度”上,展现出“公而忘私”的格局,确保汉朝在他去世后仍能保持稳定。

- 细节1:力荐曹参为相,放下“私怨”保大局

萧何与曹参早年同为沛县功臣,后因治国理念不同产生隔阂——萧何主张“稳健治国,休养生息”,曹参则更倾向“严刑峻法,强化集权”,两人晚年几乎不来往。但当刘邦临终前问“你百年后,谁可接任相国”时,萧何毫不犹豫地答:“曹参可担此任。”刘邦去世后,汉惠帝刘盈想任命萧何的儿子萧禄为相,萧何再次力谏:“曹参治国经验丰富,且深知《九章律》的精髓,由他接任,可确保制度不变、朝政稳定;我的儿子年轻,难当此任。”后来曹参任相,果然完全沿用萧何制定的制度,史称“萧规曹随”——百姓安居乐业,朝政井然有序,印证了萧何“以大局为重,不计私怨”的远见。

- 细节2:临终前的“三条嘱托”,为汉朝留下“治国准则”

公元前193年,萧何病重,汉惠帝亲自上门探望,问他“还有什么遗言”。萧何没有提及家人的封赏,反而叮嘱惠帝三条“治国准则”:

1. 关中是汉朝根基,务必重视农业,不可随意征调民力,更不可因修建宫殿、陵墓而劳民伤财;

2. 《九章律》是治国根本,不可轻易修改,若需调整,必须召集大臣、儒生共同商议,确保“不违民心”;

3. 后宫与宦官不得干政,秦朝因“宦官赵高乱政”而亡,此教训必须牢记,若有后宫或宦官试图插手朝政,务必坚决制止。

说完这些,萧何才缓缓闭上眼——这份“临终忧国”,让他的形象从“开国功臣”升华为“社稷之臣”。

萧何去世后,汉惠帝追谥其为“文终侯”(“文”指其治国之才,“文治”之功;“终”指其一生为汉朝鞠躬尽瘁,善始善终),并特许其灵位入汉家宗庙,成为汉朝唯一获此殊荣的异姓功臣。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他:“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及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谨守管龠,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淮阴、黥布等皆以诛灭,而何之勋烂焉。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与闳夭、散宜生等争烈矣。”

萧何的一生,没有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传奇,没有韩信“背水一战、横扫千军”的战功,却以“脚踏实地的治国、清醒理智的自保、公而忘私的传承”,成为刘邦口中“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吾不如萧何”的“第一功臣”。他所奠定的“汉制”“汉律”“汉都”,不仅支撑了汉朝400年基业,更成为后世封建王朝“治国模板”,真正做到了“功在千秋,泽被后世”。】

评论区

「本: 在沛县竟然有一个治国之才,而且是中华上下五千年都名列前茅的治国之才。还是一个具备识人才华,举荐他人的天才。刘邦太幸运了。」

「纸短情长: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没粮饷,你张良纵有千般计谋,你韩信能将兵百万,看看谁听你指挥[微笑]」

「哈啰小爱: 萧何是低调办大事的人。刘邦入关,其他人都抢财物女人,只有萧何去抢了秦朝的典籍资料,让刘邦在情报上就先胜了项羽一步。项羽不仅把物产丰富的蜀地封给刘邦,还把汉中这个战略要地也给了刘邦,如果项羽有准确的信息资料,就算还会封蜀地给刘邦,也绝不会再加上汉中。」

「爱跑步: 《汉率九章》就是在进驻咸阳时,得以保存的秦朝典籍下诞生的[赞],深谋远虑!」

「菊风书屋: 萧何是刘邦不可多得的谋士,他足智多谋为刘邦拿下秦朝立下汗马功劳。任何能成事的大人物都必须有萧何这样的能人扶佐。」

「boboto: 历史第一奶妈萧何,多少次把快死的刘邦奶活了」

「都赫本: 有萧何是刘邦的幸运,既给了刘邦一个韩信,又让刘邦几次败而不倒。换别人,刘邦可能会因为大败导致自己的地盘崩溃。」

「蒙面侠: 本来长安的官员就要调萧何去中央的,萧何地方官员考核第一名。萧何不去。就算没有起义。萧何也是前途无量。」

「栾鸾: 开国第一功臣,知轻重,知进退[赞]」

「远方℡: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榴$轩$毅: 刘邦最大的本领就是有这几个老铁死死的追随他,他只会逃跑。。」

「风声: 没有张良,刘邦拿不下天下。

没有韩信,刘邦无法速度拿天下。

没有萧何,刘邦很难治理好天下。」

「Ian.小岛西岸的来信: 萧何是所有打工人的典范」

「长相平平无奇: 你对比一下项羽就知道了,三天两头缺粮,战神也扛不住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