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 > 第122章 最喜欢的朝代(4)

宋太祖赵匡胤把玩着手中的玉如意,语气有些无奈:“哎,世人只爱那金戈铁马的豪情,却不懂朕‘杯酒释兵权’的苦心。朕结束五代战乱,让百姓休养生息,开创了文化昌盛、经济繁荣的大宋。宋词的婉约豪放,清明上河图的市井繁华,难道不比那盛唐的军功更有韵味?”

宋仁宗赵祯语气平和,带着书卷气:“我不像秦皇汉武那般好大喜功,也没有唐宗宋祖那般赫赫战功。但我在位四十余年,始终宽厚待人,虚心纳谏。北宋的文化在我这一朝达到了顶峰,苏轼、欧阳修、范仲淹……这些名字哪个不是响当当的?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空前繁荣,这难道不是一种盛世吗?后世只爱金戈铁马,却忽略了这份难得的平和与雅致。”

元世祖忽必烈语气豪迈,带着草原民族的爽朗:“哈哈,你们汉人就知道唐宗宋祖!朕建立的大元,疆域之辽阔,是你们想都不敢想的!从大都到欧洲,驿站遍布,商旅不绝。我们蒙古铁骑踏遍欧亚,这等气魄,难道不比一个长安城里的繁华更值得说道说道?”

明太祖朱元璋表情严肃,语气沉重:“朕出身布衣,推翻暴元,重建汉人江山,制定《大明律》,严惩贪官污吏,让天下百姓能安居乐业。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后世怎可只看其光鲜,不见其隐患?朕治下的大明,虽无李唐那般张扬,却有实实在在的安稳。”

明成祖朱棣眼神锐利,语气坚定:“朕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派郑和七下西洋,扬我国威于海外,那船队的规模,唐朝有吗?编修《永乐大典》,包罗万象,这才是盛世的气度!后世只知有唐,不知有我永乐盛世,实在是见识短浅。”

清圣祖康熙端坐龙椅,目光深邃:“朕在位六十一年,平三藩,收台湾,亲征噶尔丹,奠定了大清的疆域。朕还组织编修《康熙字典》,弘扬文化。唐朝虽强,却也有安史之乱的衰败;我大清‘康乾盛世’,持续百余年,国泰民安,难道不值得后世称颂?他们偏爱唐朝,怕是因为不了解我大清的功绩罢了。”

清高宗乾隆自信满满,带着一丝得意:“朕的‘康乾盛世’,在祖父和父亲的基础上达到了顶峰!朕编纂《四库全书》,奠定了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地位;朕十全武功,巩固了大清的疆域。论国力强盛、文化繁荣,朕的时代不输于任何朝代!唐朝?不过是朕辉煌人生中的一段注脚罢了。”

天幕继续播放

【四:明朝

臣朱元璋昭告天地皇祉,立国大明,建元洪武——朱元璋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朱瞻基

明朝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国祚绵延二百七十六载。

也是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这是一个有着无数缺憾和劣根性,同时也有着无数荣耀与坚守的王朝。

其开国时,太祖朱元璋仅凭借一只破碗,白手起家,覆灭时,崇祯帝自缢于一根绳索之上,悲壮落幕。

大明王朝这般的铮铮铁骨,赢得了无数人的倾心与尊崇。

华夏王朝的皇位可以禅让,可以政变,也可以继承,但绝不允许外族染指。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大明王朝始终不变的作风。

不和亲,不赔款,不卖国,不割地,是大明一贯秉持的原则。

明朝是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它驱逐鞑掳,恢复中华,赶走了蒙元的野蛮统治,使华夏民族得以延续,其对整个民族的贡献无比巨大。

从洪武之治的重整河山,到永乐盛世的万国来朝,仁宣之治的富足升平,土木堡之变到弘治中兴,万历年间的逐渐沉沦,再到崇祯末年嗯无奈与悲歌。

今天很多人喜欢谈论明朝,甚至对它有种特殊的情感,就是因为它代表着汉民族的重新崛起,代表着一个曾经支离破碎的国家,在经历了400年的分裂后,竟然还能再度凝聚在一起,这种力量放眼整个世界历史,都是极其罕见的,而它的意义,直到今天依然影响着我。】

评论区

「oR: 崇祯作为帝太菜了,但品质是真的优秀。」

「抖音^ 长不胖: 明朝是汉人最后也是最强的光 现在都比不上」

「????幸福健康快乐?: 据说清朝一直到晚清,反清复明一直伴随![捂脸]」

「小兔子 : 因为懿文太子跟皇太孙朱雄英早薨给了人们太多的遐想给了后世太多的可能」

「逗超人: 明朝是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也是最遗憾的朝代[我想静静]」

「用户: 明朝是最后一个汉人,大一统王朝,,,我是汉人,,,这就够了[赞]」

「蓝山: 朱元璋对民族的功劳是极大的,如果没有他汉族很难想象会不会还存在」

「潇洒出风尘: 明朝之所以被黑是因为后面的清串改历史」

「婀娜: 我喜欢朱元璋的原因也是八个字,

驱除鞑辱,恢复中华。」

「隆辰: 大明收复丢失了400多年的燕云十六州、丢失600多年的河西走廊、丢失700多年的云南,而明朝灭亡至今还不到400年(1368-1644),大明!威武!」

「黑森林: 明朝那句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民族自信心的源头」

「烟雨江南: 所以洪武大帝真正可称为千古一帝。大明虽亡了,但是汉族始终在努力反对清朝,民国之父中山先生在民国建立之后率领文武百官到明孝陵祭拜,以告慰洪武大帝,汉族又一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成功」

「大明小静: 大秦王朝:统一华夏

大汉王朝:奠定华夏

大唐王朝:盛世华夏

大明王朝:再创华夏 狗满清朝:赔光华夏」

「tI: 没有明朝汉族就消失了。」

「用户: 因为明朝时最后一个汉人王朝,而且满清入关还给汉人剃发易服,破坏咱们的文化,所以要去救大明」

秦始皇嬴政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上的青铜鼎,发出沉闷的声响,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威压:“朕扫**,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筑长城以御外敌,定郡县以安社稷。没有朕开创的大一统格局,他朱重八能有机会称帝?”

他冷笑一声,眼神中充满了不屑:“明朝?不过是拾朕之牙慧,却连基本的制度都守不住。后期党争不断,宦官专权,最终亡于流寇和外夷,也配让后人最喜欢?可笑!”

汉高祖刘邦坐在简陋的龙椅上,一副痞帅的样子,大大咧咧地开口:“嘿,这群后人,眼光还真有点意思。”

他挠了挠头,语气中带着点小得意:“想当年,我从一个泗水亭长,提三尺剑斩白蛇起义,硬是把西楚霸王项羽那个愣头青给干趴下了,建立了大汉朝!没有我刘邦,哪有后来四百年的汉室江山?

要说出身,我和那朱重八倒是有点像,都是泥腿子翻身。不过,他那套剥皮实草的手段也太狠了,不像我,杯酒释兵权……哦不对,那是赵匡胤。我是论功行赏,虽然也杀了几个功臣,但总的来说,还是开创了一个好局面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