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 > 第139章 历史名相(4)

「梦竹: 很喜欢古代历史,那些醉卧沙场君莫笑诗词,那句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无奈,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气派,那些运筹帷幄还能写诗词歌赋的天才。令我有穿越时空的体验感[感谢]」

「秦愿: 老姜绝对是世人的败类,通过他合谋的大周伐纣后,世间再无人皇,使人类走上了天道的奴隶,在哪后人间再无人皇,只能称天子(老天的儿子)!不敢做十全十美,只能称九五至尊,」

「敏敏: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西周是历史上最长的朝代800年啊。」

「人生匆匆: 相传三千五百多年前的商末姜子牙(太公)还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创建人及先祖,《六韬》为誉为旷世兵法,像鬼谷子,孙武,诸葛亮等后世大家都有借鉴及延伸,一代名相和一代名将很厉害很传奇的一位人物」

「喔噢: 我的祖先,姜子牙长子后代[微笑]」

「用户: 姜子牙八十遇文王,甘罗十四任宰相,所以说不得运气助力难腾飞,出名要趁早」

「局外人?不好讲: 看完姜子牙,我觉得自己还年轻,没得成就很正常」

「唐老鸭: 这是给我们这些八零后的安慰吗,理在四十多岁了一事无成,还不晚,到八十再创业[捂脸][捂脸][捂脸]」

「瑾瑜: 我听到是另一个版本,纣王为人皇,甚至比仙人还高一筹,那时纣王所带的人族是可以修习法术等一些内容,天上道教仙人怕控制不了人族人皇!但是拿纣王没办法派妲己消磨人皇及人族气运!又派姜子牙辅助周设立封神榜,以夺取人族气运![捂脸]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西周

周武王姬发:“定鼎之柱石,吾之‘尚父’”

作为与姜子牙并肩灭商的君主,武王的评价最具“亲历者的厚重”,字字紧扣“君臣相得”与“开国实绩”,无半分虚言。

“昔在羑里,吾父(文王)尝言‘西岐欲兴,必待贤臣’,彼时吾未信——直至渭水见太公,听其论‘商纣之弊在失民,西岐之兴在得人’,方知‘贤臣’为何物。牧野之战,商军七十万,吾军仅四万,是太公执钺登坛,呼‘今日伐纣,非为夺地,实为救民’,令商奴倒戈;朝歌破后,是太公阻吾‘焚宫泄愤’,谏‘封纣王之子武庚,以安殷民;分天下于诸侯,以固周基’,方免天下复乱。今齐地初定,他仅用五月便治得‘鱼盐满仓,夷夏相安’,遣使还报‘齐地可为周室东屏’——此等能定战乱、能安民生、能谋长远者,非‘柱石’而何?吾称他‘尚父’,非因年高,实因他教吾‘为君者,当以民为根,以谋为翼’,此等恩情,胜似亲父。往后周室子孙,若忘太公之功,便是忘周室开国之基!”

秦朝

秦始皇嬴政:“太公之‘功’在统,当为秦法之辅”

秦始皇以“法家”统一天下,视姜子牙为“实现统一的战略标杆”,评价侧重“灭商建周的集权逻辑”,暗含对秦朝统治的合法性背书。

“太公辅周,先谋弱商,再定牧野,终分诸侯——其核心在‘以强统弱,以治固统’,与朕扫**、定天下,逻辑相通。昔年商纣失统,诸侯割据,太公助周整合西岐之力,破散商之同盟,此乃‘强则能统’;灭商后封齐镇东,定礼制法度,令夷夏归心,此乃‘治则能固’。朕一统六国后,废分封、行郡县,修秦律、统一度量衡,亦是承太公‘统则必治’之理。朕令史官整理《太公兵法》,非为学其‘权谋’,是为证‘秦之统一,如周之代商,皆顺天应人’。凡秦之官吏,当学太公‘治齐务实’,勿学诸侯‘割据谋私’——谁若逆统,便是逆太公之智,逆天下之势!”

西汉

汉高祖刘邦:“能得‘太公’者得天下,吾恨不生同时”

刘邦起于布衣,灭秦破楚,深知“得贤臣者得天下”,他看姜子牙,满是“对理想谋士的向往”,更暗含对自身臣子的“隐性期许”。

“吾读《史记》,每见太公‘直钩垂钓’之事,便拍案叹‘此乃真智者!’——他非不能求官,而是不屑于投昏主;非不能早佐诸侯,而是要等真正能听其言、用其谋的明主。文王拉车八百步,换周朝八百年,这不是‘迂腐’,是‘君臣互信’的模样!吾当年在沛县,身边虽有萧何、张良,却常想:若太公在世,见吾灭秦后‘约法三章’、废秦苛政,会不会也愿为吾‘执钺’?他治齐‘因其俗,简其礼’,吾入关中‘除秦苛法,与民休息’,此乃同道也!可惜他生在商末,吾生在秦末,不能同谋天下——然吾令张良习《六韬》,教诸将学‘牧野之战’的‘攻心之术’,也算间接承了太公的智慧。后世子孙当记:君若无‘容贤之量’,臣便无‘尽忠之力’,太公与文王的故事,便是最好的镜子!”

西汉

汉武帝刘彻:以“霸业之智”契“汉武雄心”

汉武帝一生以“开疆拓土、集权强汉”为目标,他看姜子牙,眼中没有“神仙传说”,只有“定鼎天下的战略与治世的手段”,评价字字贴合汉朝困境与自身雄心,满是帝王对“霸业盟友”的认可。

“朕读《史记·齐太公世家》,每见太公‘辅周灭商、封齐镇东’,便思‘汉家若有此等贤臣,何愁匈奴不灭、西域不通’!昔年商纣失道,诸侯离心,太公劝文王‘先修德、再蓄力’,不急于与商硬拼——此乃‘隐忍蓄力’之智,正合朕初年‘休养生息、积累国力’之举(指延续文景之治政策)。待武王即位,太公力主‘牧野决战’,以‘救民’为名聚诸侯、以‘攻心’之策破商军——此乃‘抓住时机、一战定乾坤’,恰如朕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以‘除边患、安百姓’为号,终破漠北、断匈奴右臂。

再看太公治齐:他不照搬周制,反兴‘鱼盐之利’,让齐地速富;不强推周礼,反‘简礼融夷’,让东夷归心——此‘因地制宜、务实强国’之法,朕深以为然。朕设‘盐铁官营’,控天下盐铁之利,充实国库以养军队,正是仿太公‘掌经济命脉以强邦’;朕派张骞通西域,不强行改其习俗,只以‘通商、结盟’拉拢诸国,正是学太公‘融异以固边’。

有人劝朕‘罢兵休战,效仿文景’,朕却以太公为鉴:太公若安于镐京,不镇齐、不制夷,周室岂能八百年?朕若畏匈奴、弃西域,汉家岂能称雄天下?太公之智,不在‘守成’,在‘开创’;不在‘妥协’,在‘图强’——此乃朕毕生追求,亦当为汉家子孙之训!”

东汉

汉光武帝刘秀:“太公之‘慎’在择主,朕当为‘文王之继’”

刘秀起兵于乱世,历经“更始政权”的混乱,对“君臣互信”极为看重,他看姜子牙,核心是“择主与被择的双向契合”,暗含对自身“明主形象”的塑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