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卷着雪花掠过黑石城的城墙,给这座边城镀上了一层薄薄的银霜。城主府的兵器工坊里却热气腾腾,熔炉里的火焰熊熊燃烧,将铁器烧得通红,叮叮当当的锤击声此起彼伏,比往日更加密集响亮。
李彻裹紧了身上的棉袍,站在王铁山身边,看着他亲自抡锤锻造弩机的核心部件。自从收服了这位老匠人,工坊的效率提升了不止一倍,王铁山不仅手艺精湛,还带出了几个悟性极高的徒弟,整个工坊的技术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
“王师傅,这批次的弩机部件怎么样?”李彻问道,目光落在铁砧上那块正在被反复捶打的铁块上。
王铁山抡着铁锤,额头上布满了汗珠,他头也不抬地说:“回大人,这冰原铁矿炼出的铁果然不一样,硬度和韧性都比普通铁矿好得多!用这种铁打造的弩机核心,至少能承受连续五十次发射的应力,比以前提高了一倍还多!”
“太好了!”李彻兴奋地说,“这意味着我们的三段连弩可以实现更快的射速,持续作战能力也大大增强!”
【检测到高碳钢弩机部件,三段连弩改良进度 30%!当前进度:60%!】系统面板适时弹出提示。
“不过还是有问题。”王铁山放下铁锤,拿起一把刚打好的弩机齿轮,眉头微皱,“这齿轮的齿牙还是容易磨损,尤其是在连续发射的时候,精度会受影响。我试过几种淬火方法,效果都不理想。”
李彻接过齿轮仔细查看,只见齿牙边缘果然有细微的磨损痕迹。他沉思片刻,系统面板上立刻显示出解决方案:【建议采用油淬工艺,将加热至800℃的部件迅速浸入菜籽油中冷却,可提高表面硬度20%,减少磨损。】
“王师傅,试试油淬怎么样?”李彻说道,“把打好的部件加热到暗红色,然后迅速放进菜籽油里冷却,或许能解决磨损问题。”
“油淬?”王铁山愣了一下,“我只试过水淬和空冷,油淬能行吗?油的冷却速度可比水慢多了。”
“不妨试试。”李彻鼓励道,“实践出真知,就算不行,也能积累经验。需要多少菜籽油,我立刻让人去准备。”
“那……就试试!”王铁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让人找来几口大铁锅和几桶菜籽油。他亲自操作,将一块打好的齿轮加热到暗红色,然后迅速浸入菜籽油中。
“滋啦——”一声轻响,油锅里冒出阵阵青烟,一股奇特的香味弥漫开来。
等齿轮冷却后,王铁山用锤子轻轻敲打,发出清脆的响声,与之前的声音截然不同。他又用锉刀试了试,发现表面硬度确实提高了不少。
“成了!真的成了!”王铁山激动地满脸通红,“李大人,您真是神了!这种淬火方法我闻所未闻,效果却这么好!”
周围的工匠们也围了上来,啧啧称奇,对李彻更加敬佩了。
【解锁“油淬工艺”!三段连弩改良进度 20%!当前进度:80%!奖励白银五千两!】
“这都是王师傅手艺好,换了别人,就算知道方法也未必能成功。”李彻笑着说,“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射速。目前的三段连弩虽然比普通弩箭快,但装填还是有点繁琐,能不能想办法简化装填流程?”
王铁山拿起弩机仔细研究,眉头紧锁:“这确实是个难题。三段连弩的优势是一次能发射三支箭,但装填时需要同时给三个箭槽上箭,确实费时。除非……”
“除非什么?”李彻追问。
“除非能设计一种可拆卸的箭匣,提前在箭匣里装好箭,发射完直接更换箭匣,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射速。”王铁山说道,“但这需要重新设计弩机结构,难度不小。”
“我看行!”李彻眼前一亮,“就按这个思路来!我们可以把箭匣设计成标准尺寸,统一生产,这样既能提高射速,又方便后勤补给。王师傅,需要什么工具或材料,尽管开口!”
“我需要更精密的量具,还有一些细铁丝用来制作弹簧卡扣。”王铁山立刻说道,“另外,箭匣的木材也得用最好的硬木,不然承受不住发射时的冲击力。”
“没问题!”李彻立刻让人去准备,“赵猛,你带人去山里砍些硬木回来,要最好的那种!再让张老栓那边送些细铁丝过来,越细越好!”
“好嘞!”赵猛领命而去。
接下来的几天,工坊里一片忙碌,王铁山带领工匠们全力以赴,攻克箭匣设计的难关。李彻也经常过来帮忙,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比如在箭匣底部增加定位卡扣,确保安装精准;在箭匣侧面增加观察窗,方便查看剩余箭支数量等。
这些细节改进看似简单,却大大提高了箭匣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让王铁山对李彻的学识更加佩服。
“李大人,您真是无所不知啊!”王铁山由衷地赞叹,“这些细节,就算是几十年的老匠人也未必能想到。”
“我只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已。”李彻谦虚地说,“很多东西都是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改进而来的。对了王师傅,您女儿灵儿的伤怎么样了?上次听您说她被刘三爷的人打伤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