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殿那场听证会的结果,像一阵飓风席卷了整个仙界职场圈。
仙事部最终没能当场驳倒焚夜那条“信仰力转化功德点”的提议——毕竟,《手册》里白纸黑字写着“跨位面影响力可作为辅助参考指标”,而焚夜提供的庞杂信仰力数据流又是铁一般的事实。直接否认等于打自己立下的规矩的脸。
最终,在几位评议仙官紧急磋商(以及可能收到了某些更高层大佬的传音)后,做出了一个和稀泥的决定:认可焚夜在论坛中的“贡献”与“影响力”,但因其“方式方法存在争议”,功过相抵,不予扣除功德点,但也暂不追加奖励。同时,仙事部将“尽快研究制定更详尽的跨位面影响力量化评估标准”,在此之前,类似情况暂按“个案处理”。
说白了,就是“这次算你狠,我们认栽,但你别想有下次,我们马上堵漏洞!”
消息传出,仙界震动。
底层小仙们奔走相告,就差没把焚夜当成反抗仙界职场霸凌、整顿职场歪风邪气的精神偶像。各种匿名吐槽仙事部的帖子在内部交流玉简上刷屏,内容从“万年不变的KPI考核何时休”到“某部长小舅子晋升速度为何如此逆天”,应有尽有。
而仙事部内部,据说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一份由部长亲自签发的《关于全面梳理与修订<仙界员工手册>及相关实施细则的紧急通知》迅速下发,要求各部司限期提交修订意见,重点就是堵住那些“可能被曲解和利用”的规则漏洞。
我们学院,则意外地成了最大赢家。
经过焚夜这么一闹,学院和“万象共生”平台的知名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前是我们求着别人合作,现在是有不少势力主动找上门,想体验一下这个能让魔尊都“按规矩办事”的平台到底有多神奇,顺便看看能不能也钻点空子……啊不,是寻找合作机遇。
“老大,平台预约排队已经到三个月后了!”小灵在我识海里兴奋地打滚,“好几个之前对我们爱答不理的大部门,都发来了合作调研函!还有几个异宇宙文明,指名希望焚夜助教参与对接!(★ ω ★)”
我看着后台数据,心情复杂。这算不算是……蹭了焚夜“职场刺头”的热度?
作为事件的核心人物,焚夜本人倒是淡定得很。听证会结束后,他既没有得意洋洋,也没有继续乘胜追击,反而又缩回了典藏阁,继续抱着那本《员工手册》和一堆补充规定研究,时不时还去仙界的公共资料库调阅一些陈年卷宗和判例。
“他这是在干嘛?”我忍不住问偶尔过来串门(主要目的是嘲讽)的凌绝,“难道还想把仙事部告上仙庭仲裁院?”
凌绝抱着臂,看着典藏阁的方向,眼神里难得有了一丝不是针对焚夜的嫌弃:“他在找更大的漏洞。或者说,他在理解这套规则运行的底层逻辑。这家伙……是把仙界的规章制度当成某种绝世功法来参悟了。”
我:“……” 好像,还真有点像那么回事。
几天后,焚夜再次出关,这次他直接找到了我,手里拿着一份刚拟好的“项目申请书”。
“院长,看看这个。”他把玉简推到我面前,红瞳里闪烁着熟悉的光芒——那是他找到乐子的光芒。
我接过一看,项目名称:《关于依托“万象共生”平台构建“跨位面信仰力-功德点双向兑换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及试点方案》。
我差点一口灵茶喷出来。
“你……你还真打算把‘粉丝’变现啊?!”我震惊地看着他。虽然知道他胆大包天,但这步子迈得也太大了吧?就不怕仙事部直接杀上门来?
焚夜慵懒地靠在椅背上,指尖一缕魔气演化出复杂的模型:“有何不可?听证会上他们已经默认了‘影响力’可以作为参考。既然能参考,为什么不能量化?为什么不能兑换?资源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创造价值,这难道不是仙界现在推崇的‘仙域大市场’理念吗?”
他顿了顿,指着模型说:“我们可以设定严格的兑换门槛和审核机制,比如信仰力的纯净度、持续性、对仙界的友好度评估等等。这不仅能给那些散落在各宇宙、无法直接为仙界创造产出的‘影响力’一个官方出口,激励更多人主动传播仙界正能量,还能为平台吸引更多用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重要的是——”
他凑近了一点,压低声音,带着蛊惑:“这套系统一旦建立,操作空间就大了。比如,仙事部那帮人,他们制定的规则、下发的通知,在各宇宙、各底层仙域造成的‘影响力’和‘舆论反馈’(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是不是也该纳入考核?这叫……反向KPI。”
我听得头皮发麻。这魔尊,不仅想钻空子赚钱,还想给规则制定者本身套上规则!这是要掀桌啊!
“仙事部绝对不会同意的!”我斩钉截铁。
“他们当然不会轻易同意。”焚夜笑得像只狐狸,“所以,我们需要找一个他们无法拒绝的理由,和一个合适的‘试点’范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