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 第420章 炮架研发:合金钢+折叠设计减重

“41式-1型”榴弹炮炮管的试制成功,如同在瓦窑堡兵工厂点燃了一枚巨大的庆祝烟花,全厂上下欢欣鼓舞。然而,作为总负责人的林烽,在短暂的兴奋过后,很快便将目光投向了下一个亟待攻克的堡垒——炮架。一根威力巨大的炮管,必须有一个与之匹配、坚固而灵活的“铁脚板”,才能成为真正的战场利器。

在“105项目组”的窑洞里,那根象征着成功的炮管被小心翼翼地安置在特制支架上,而旁边的桌子上,则铺开了家泉次郎根据记忆和有限资料绘制的炮架结构草图。林烽、老张、王老铁、家泉次郎,以及负责结构设计和焊接的几位老师傅围坐在一起,气氛虽然不像加工炮管时那般惊心动魄,却也充满了技术挑战的凝重。

“同志们,炮管咱们拿下了,现在是给它找‘腿’的时候了。”林烽开门见山,手指点着草图上的炮架部分,“根据家泉师傅提供的Le.F.h. 18的数据和咱们炮管的重量,这套炮架需要承受至少一千三百斤的负载,还要保证射击时的稳定性和一定的机动性。原型的炮架重量接近五百斤,过于笨重,不适合咱们部队的现状。我们必须想办法,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给它减重!”

“一千三百斤的大家伙,还要减重?”王老铁嘬着烟袋锅,眉头拧成了疙瘩,“这可不是造步枪托,省点木头就行。这可是要扛住开炮时那猛烈的后坐力的!用料少了,刚度不够,打几炮散了架,或者精度全无,那可就成了笑话了。”

老张也补充道:“而且结构复杂,涉及到支撑、俯仰、方向调节、行军转换多个功能,怎么把这些功能整合起来,还要轻便,难度不小。”

林烽显然早有思考,他拿起炭笔,在旁边的黑板上画了起来:“困难是有,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我的思路是两条腿走路:第一,材料上用咱们最新的合金钢!第二,结构上采用创新的折叠设计!”

他首先在黑板中央画了一个粗壮的结构:“主梁和关键支脚,全部采用我们的高强度合金钢来制造!” 他看向王老铁,“老王,用咱们最好的钨铬合金钢,计算好受力,在保证安全余量的前提下,把不必要的厚度都给我减下去!初步目标,主梁和核心承力结构总重控制在两百斤以内!”

王老铁盯着那草图,心里飞快地计算着,半晌,重重一点头:“成!合金钢的强度俺心里有数,只要设计合理,两百斤,有戏!俺回头就带人试验最薄的极限!”

接着,林烽开始分解炮架结构,他的讲解清晰而富有条理:

“上架部分,”他在黑板的上部画出一个箱式结构,“这是支撑炮身、实现俯仰和方向运动的核心。我们可以用厚度0.3厘米的优质钢板焊接而成,结构紧凑,重量轻。这里要安装耳轴,用来支撑炮身俯仰;还要集成高低机和方向机,这是精度控制的关键,家泉师傅,这部分请您多费心设计,力求精密可靠。”

家泉次郎微微颔首,已经开始在笔记本上勾勒齿轮和螺杆的结构。

“下架部分,是减重的重点!”林烽的声音提高了一些,他在黑板下部画出了两个可开合的结构,“我们采用分体式大架设计!两个大架和一个驻锄组成。关键在于,大架在行军时可以折叠起来!”他用粉笔演示着折叠动作,“这样一来,行军状态长度大大缩短,便于骡马驮载或者车辆牵引。战斗时,快速打开大架,配合驻锄扎入地面,就能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支撑,有效抑制后坐力!”

“折叠大架?”老张眼睛一亮,“这个想法好!就像咱们老乡的折叠凳,用的时候打开,不用的时候收起来,不占地方!能省下不少重量和空间!”

“对!”林烽肯定道,然后指向炮架底部,“车轮,我们也得革新!不用笨重的实心铁轮或木轮,我们用轻合金材质打造凹槽圆盘式车轮,再配上实心橡胶轮胎!这样既能减重,又能有效缓冲地面冲击,无论是骡马牵引还是未来有条件了用汽车牵引,都能保证平稳,速度甚至能达到每小时四十公里!” 这个速度在当时的概念里,已经是惊人的机动性了。

最后,他指了指炮身前方一个简单的板状结构:“护盾,主要起防护作用,抵挡流弹和破片。我们用4毫米厚的钢板就够了,结构尽量轻巧,主要保护炮手正面区域。”

牛大力今天也在场,他听着林烽的描述,看着黑板上的图画,忍不住插嘴:“厂长,照你这么设计,这炮架听着就轻巧多了!到时候转移阵地,肯定快!不过,这又是折叠又是轻合金的,结实吗?别一炮下去,轮子飞了,架子塌了?”

王老铁这次没瞪他,反而解释道:“大力这话问到点子上了。结实不结实,关键看材料和结构设计。咱们的合金钢比普通钢材强得多,用得巧,一根能顶两三根用。这折叠关节和连接部位,是重中之重,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林烽接过话头:“大力担心得对!所以,我们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设计、材料、工艺,三者缺一不可!老张,你总体负责炮架的设计整合和工艺制定!王老铁,你保障合金钢锻件和关键结构件的供应!家泉师傅,复杂机构和精密部件的设计拜托您!李师傅,焊接和总装还得您来把关!”

任务明确,众人立刻投入战斗。相比于炮管加工那种“硬碰硬”的金属切削,炮架的研发更像是一场精密的“铁艺编织”。

王老铁的锻工车间里,炉火为合金钢而燃。他们精心控制着锻打温度和力度,力求做出强度最高、重量最轻的毛坯。那根作为“脊梁”的主梁,更是反复试验,寻找强度与重量的最佳平衡点。

老张带着设计人员和焊工,研究钢板下料和焊接工艺。0.3厘米的钢板焊接,既要保证强度,又要防止变形,对焊工技术要求极高。李德顺老师傅亲自示范,手把手地教年轻焊工如何控制电流、如何分段焊接以减少应力。

最考验巧思的是折叠大架的设计。铰链的结构、锁止的可靠性、打开的便捷性,都需要反复推敲和试验。一开始设计的锁扣在模拟冲击下出现了松动,技工们连夜修改,增加了辅助保险装置。轻合金车轮的制造也是个难题,现有的条件无法铸造,最后是先用钢板冲压出轮辐和轮辋,再铆接而成,实心橡胶轮胎则是想办法从敌占区秘密购入。

过程中,牛大力带着几个力气大的战士,成了“人肉测试机”。他们按照图纸,模拟抬运炮架行军,测试折叠机构的顺滑度;又模拟快速展开,测定战斗准备时间。

“嘿,你别说,这折叠起来,四个人抬着,还真不算太沉!”牛大力扛着模拟大架的一端,咧着嘴评价。

“就是这锁扣,还得再弄紧点,万一跑着跑着自己开了可就麻烦了!”一个战士补充道。

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设计、试制、修改、再试制,第一套完全按照新方案制造的105毫米榴弹炮炮架,终于完整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它看起来比传统的炮架要“苗条”和“现代”许多。合金钢的主梁和支脚闪烁着冷峻的光泽,焊接而成的上架结构紧凑,高低机和方向机操作顺畅。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对可以向后折叠收起的大架,收起时整个炮架显得十分利落。轻合金车轮配上黑色的实心橡胶胎,显得轻便而结实。那块4毫米厚的弧形护盾,则为炮手提供了必要的防护。

“上秤!”林烽下令。

几个战士小心翼翼地将整套炮架抬上大秤。

秤杆缓缓平衡,读数清晰显示——三百五十斤!

比原定的目标还要轻!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老张激动地喊道。

王老铁抚摸着那坚固 yet 轻巧的合金钢主梁,满脸自豪:“瞧瞧!这就是咱们的好钢!用在刀刃上!”

家泉次郎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套融合了材料革新和结构优化的炮架,完全达到了设计预期。

林烽走到这套凝聚了众人智慧的炮架前,用力按了按那结实的大架,对围拢过来的众人说道:“同志们,我们又打赢了一仗!这套‘41式-1型’炮架,不仅解决了承重和稳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实现了我们追求的机动性!三百五十斤,四个战士就能抬走!配合骡马或车辆,我们的重炮就能跟上部队的步伐,随时出现在需要它的战场上!”

他看向牛大力:“大力,这下不用担心转移阵地的问题了吧?”

牛大力嘿嘿直笑:“厂长,服了!俺是真服了!这玩意儿,看着就灵巧!以后咱们的炮,也能跟着步兵兄弟一起冲锋了!”

首套炮架的成功,标志着“41式-1型”105毫米榴弹炮的核心部件——炮管和炮架均已攻克。接下来,就是将这两个“巨兽”组合在一起,并赋予它“灵魂”(瞄准系统)和“消化系统”(装填机构)的时候了。瓦窑堡兵工厂向着完全自主制造重型火炮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这条自主研发之路,虽然充满荆棘,却每一步都踏得无比坚定,无比自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