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 第399章 年终慰问:“军工家属会”暖人心

腊月二十八,年关将近。瓦窑堡内外银装素裹,寒风依旧凛冽,但空气中却悄然弥漫起一股不同于往常的、带着些许期盼和暖意的气息。持续的高强度生产、技术攻关以及应对严寒,让兵工厂的每一位成员都身心俱疲,但成果也是斐然的。林烽深知,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全体员工的拼搏,更离不开那些在背后默默支持、担惊受怕的家属们。是时候让大家松缓一下紧绷的神经,也让那些幕后的功臣们,感受一下兵工厂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了。

这天一早,林烽就把苏婉、老张、牛大力几人叫到办公室,提出了举办一次“军工家属会”的想法。

“同志们,眼看就要过年了。”林烽看着窗外忙碌的景象,语气温和,“咱们厂里的弟兄们,从老师傅到小学徒,这一年,谁不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没日没夜地干?可大家想想,咱们还能在厂里互相鼓劲,听个机器响心里也踏实。那些留在村里、或者就近安置的家属们呢?她们替咱们守着家,带着娃,操持着地里那点活计,还要整天为咱们的安危提心吊胆。咱们兵工厂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军功章上,得有她们的一半!”

老张深有感触地点点头:“厂长说的是啊。俺家那口子,每次俺回家,都瞅着俺瘦没瘦,身上添没添新伤,嘴里从不说啥,可那眼神……唉,不容易啊!”

牛大力也收起了平日里的咋呼,挠着头说:“俺娘也是,听说俺在兵工厂,整天拜菩萨保佑,就怕俺出点啥事。是该让她们来看看,咱们这儿不是龙潭虎穴,咱们干的是正经打鬼子的光荣事!”

苏婉立刻领会了林烽的意图:“厂长,我明白您的意思。组织家属们来厂里参观,让她们亲眼看看咱们的工作环境,看看咱们生产的武器,了解咱们取得的成就,既能消除她们的担忧,也能让她们为自家的男人(或孩子)感到自豪!这是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好办法!”

“对!”林烽一拍板,“就这么定了!时间就定在腊月三十,小年夜前一天!苏婉,你负责总体筹划,拟定邀请名单,发放通知,准备会场和慰问品。老张,你安排各车间做好接待准备,把咱们最好的产品,摆放整齐,安排口齿伶俐的技工负责讲解。牛大力,你负责安全和引导,家属们来了,要热情,但也要注意保密纪律,划定好参观区域。”

“慰问品……”林烽沉吟一下,“咱们条件有限,但心意要到。每户准备十斤小米,一块能做过年衣裳的布料。东西不多,是个意思,告诉她们,兵工厂记着她们的付出!”

“好!这事俺们一定办好!”几人齐声应下,分头行动起来。

消息像春风一样,迅速传遍了瓦窑堡及周边安置家属的村落。家属们接到邀请,既惊讶又激动。她们中的许多人,只知道自己的丈夫、儿子在兵工厂“干活”,具体干什么,环境怎么样,危险不危险,大多模糊不清,只剩下无尽的牵挂。如今能亲自去看看,那颗悬着的心,总算能落下来一些。

腊月三十这天,天气晴朗,虽然依旧寒冷,但阳光明媚。一大早,就有家属陆陆续续从四面八方赶来。有拄着拐杖、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有抱着咿呀学语孩子的年轻媳妇,还有半大的孩子跟在大人身后,好奇地东张西望。她们穿着虽然朴素,甚至打着补丁,但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脸上带着拘谨而又期盼的神情。

牛大力带着一队精神抖擞的警卫战士,在厂区入口处热情地接待,引导大家前往临时布置的会场——一个打扫得干干净净、挂上了红纸剪的简易窗花的大仓库。苏婉带着几个女工,给每位到来的家属送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姜糖水,驱赶一路的寒气。

会场里,长条凳摆得整整齐齐。前方用木板搭了个简易主席台,旁边则开辟了一个小型的“成果展示区”,用木板搭成的台子上,铺着洗得发白的床单,上面整齐地陈列着兵工厂的“明星产品”:一支锃亮的81式-2型步枪、一挺威风凛凛的37式-2型重机枪(特意标注了减重成果)、一支小巧的“铁拳”火箭筒、几枚不同型号的炮弹和手榴弹,甚至还有一小块用合金钢制造的零件。每件展品旁边都立着小木牌,用粉笔写着名称和简要介绍。

家属们进入会场,目光立刻就被那些冰冷的钢铁造物吸引了。她们小心翼翼地围着展示台,指指点点,低声议论着,眼神里充满了惊奇。有孩子想伸手去摸那冰冷的枪管,立刻被母亲低声喝止。

“这就是俺爹造的枪?”一个半大小子仰着头,看着那挺重机枪,眼睛里闪着光。

“乖乖,这铁疙瘩,真能打鬼子的坦克?”一位老大娘看着“铁拳”火箭筒,难以置信地小声问旁边的儿媳。

很快,接到通知的技工和学员们,也利用生产间隙,陆续来到会场。他们一眼就在人群中找到了自己的家人,立刻兴奋地迎了上去。一时间,会场里充满了久别重逢的喜悦和关切问候。

“娘!您咋来了?路上累不累?”

“他爹,你……你咋瘦了这么多?”

“娃他娘,家里都好吧?娃呢?”

“爹!你看!那就是我们组装的火箭筒!”

老张找到了自己的老伴和儿子,老伴看着他身上沾着的油污和明显消瘦的脸颊,心疼地直抹眼泪。老张却乐呵呵地指着那挺重机枪:“哭啥?看见没?那大家伙,俺们也出了力!瘦点怕啥?精神着呢!”

王老铁的儿子也来了,是个虎头虎脑的小子,他指着那块合金钢零件,大声说:“爹,这就是你整天敲打的那宝贝疙瘩?真亮!”

王老铁得意地摸着儿子的头:“那可不!这可是能打鬼子的好钢!”

牛大力的老娘,一个裹着小脚、精神矍铄的老太太,拄着拐杖,由牛大力搀着,走到展示台前,眯着眼看了半天,然后用力拍了拍牛大力结实的后背,中气十足地说:“好!好小子!没给你爹丢人!在这是干正事,打鬼子!娘支持!”

牛大力这糙汉子,在老娘面前竟有些腼腆,嘿嘿傻笑。

杨永军性格内向,他的妻子是个温婉秀气的女子,带着他们五岁的女儿。女儿有些怕生,紧紧抱着母亲的腿。杨永军蹲下身,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木雕的火箭筒模型——那是他闲暇时自己刻的,递给女儿。小女孩接过模型,看着父亲,终于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林烽、苏婉等人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幕,相视而笑。

人员到齐,家属会正式开始。林烽走到主席台前,看着台下坐得满满的家属和站在家人身边的工友们,心情有些激动。

“各位大爷大娘,各位嫂子,各位小兄弟姐妹们!”林烽的声音洪亮而充满感情,“今天,是咱们瓦窑堡兵工厂第一次把大家请到家里来!我代表兵工厂党支部,代表全厂职工,欢迎你们!感谢你们能来!”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把大家请来,没别的事,就是想让大家亲眼看看,你们的儿子、丈夫、父亲,在我们兵工厂,到底在干什么!”林烽手臂一挥,指向旁边的展示区,“大家刚才都看到了,那些枪,那些炮,还有那个小筒子!对,咱们瓦窑堡兵工厂,就是造这些家伙什儿的!咱们造的这些东西,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打鬼子!保卫咱们的家,保卫咱们的国!”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张张专注的脸:“我知道,大家在家里,没少为我们担心。担心我们吃不饱,穿不暖,担心我们挨鬼子炸……今天,大家看到了,我们这里,条件虽然艰苦,但同志们干劲十足!我们吃得饱,穿得暖(他稍微提高了音调,带着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我们干的,是顶天立地、打鬼子的光荣事业!”

“咱们兵工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能造步枪、机枪、冲锋枪,能造迫击炮、山炮,现在,连火箭炮、单兵打坦克的火箭筒都能造了!咱们造的武器,源源不断地送上前线,打得鬼子哭爹喊娘!这每一件武器上,都凝聚着咱们在座每一位工友的心血和汗水!”他的声音更加激昂,“但是!”

他话锋一转,目光真诚地看向家属区域:“我更要说,这每一件武器上,也同样凝聚着你们——我们可敬的家属们的心血和汗水!是你们,在家里撑起了一片天,是你们,替我们孝敬父母,抚养儿女,是你们,用默默的付出和支持,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让我们能安心在这里搞生产,造武器!兵工厂今年取得的每一份成绩,都有你们的一半功劳!军功章,有我们的一半,更有你们的一半!”

这番话,说到了所有家属的心坎里。许多家属的眼眶瞬间就湿润了,她们用力地鼓掌,有的甚至偷偷抹起了眼泪。那种被理解、被尊重、被认可的感觉,让她们所有的辛劳和担忧仿佛都得到了慰藉。

工友们也深受感动,纷纷向自己的家人投去感激和自豪的目光。

“今天,是小年夜。”林烽语气缓和下来,带着笑意,“咱们兵工厂,也没啥好东西。给每家准备了十斤小米,一块布料,东西不多,是我们全厂职工的一点心意!感谢大家这一年的支持和付出!希望大家过个好年!也请大家放心,我们在兵工厂,一定会加倍努力,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武器,早日把鬼子赶出中国!到时候,咱们都能过上安生日子!”

话音落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随后,在苏婉的组织下,开始发放慰问品。一袋袋金黄的小米,一块块虽然粗糙但厚实的布料,被送到每一位家属手中。她们捧着这沉甸甸的心意,脸上洋溢着感动和满足的笑容。

“这……这怎么好意思……”

“厂里想着咱们呢!”

“他爹,你在厂里,可得好好干!”

发放完慰问品,林烽又宣布,食堂为大家准备了简单的午饭——白菜粉条炖猪肉,管饱!这让会场的气氛更加热烈了。

饭后,家属们在各自亲人的陪伴和引导下,有限度地参观了部分允许开放的生产车间。当她们看到那轰鸣的机器、飞溅的焊花、通红炙热的锻炉,看到自己的亲人在岗位上专注忙碌的身影时,最后的一丝担忧也化为了深深的理解和自豪。

夕阳西下,家属们带着慰问品,带着满满的安心和骄傲,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归途。工友们送别家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浑身仿佛又充满了使不完的劲儿。

看着远去的人群,老张对林烽感慨道:“厂长,这会开得好啊!比发十块大洋还管用!你看大家这劲头!”

牛大力也咧着嘴笑:“俺娘回去肯定得跟村里人好好显摆显摆!说他儿子在兵工厂造大炮呢!”

苏婉微笑道:“人心暖了,凝聚力就更强了。我相信,过了这个年,同志们的生产热情会更高!”

林烽望着晚霞映照下的瓦窑堡,心中暖流涌动。这次“军工家属会”,如同一场及时的春雨,滋润了每一个人的心田。它不仅仅是一次慰问,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动员和情感凝聚。它让前线与后方、工厂与家庭的心紧紧贴在了一起。有了这稳固的后方和全力的支持,瓦窑堡兵工厂这艘航船,必将能冲破任何惊涛骇浪,向着胜利的彼岸,全速前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