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 第383章 改良火箭炮炮弹试射:射程达标覆盖广

会议室里,空气仿佛都带着一股金属和火药混合的灼热气息。中间那张厚重木桌上,静静躺着几枚造型奇特的炮弹,它们与之前土火箭弹圆滚滚的模样截然不同,弹体修长,尾部还加装了几片用薄铁皮精心敲打而成的尾翼,看上去就像几支冰冷的钢铁箭矢。

林烽的手指轻轻拂过一枚炮弹冰凉的外壳,眼神里闪烁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光芒。“同志们,咱们折腾了快两个月的‘长矛’,今天终于要看看它到底能飞多远了!”

“厂长,你就瞧好吧!”牛大力搓着蒲扇般的大手,嗓门震得窗户纸嗡嗡响,“这玩意儿看着就带劲!比咱们之前那‘窜天猴’可气派多了!俺都等不及要听它炸开的响动了!”

老张蹲在桌子另一头,拿着卡尺,一丝不苟地再次测量着尾翼的安装角度,嘴里念叨着:“角度偏一丝,飞出去就得歪一里,马虎不得,马虎不得啊……”他额上沁出细密的汗珠,显然对这新式炮弹寄予厚望,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苏婉拿着生产记录本,轻声汇报:“根据家泉师傅的计算和我们反复调整的火药配比,理论射程应该能超过五千米。铁皮尾翼的冲压模具,王老铁师傅带着人改进了三次,现在良品率已经上来了。”

家泉次郎站在一旁,微微点头,用他那带着口音的中文补充:“关键在于尾翼提供的旋转稳定性。只要发射初速和尾翼角度匹配,它就能像箭一样直射目标,而不是像之前那样乱飘。”

“好!”林烽一拳轻轻砸在掌心,目光扫过在场每一张充满期待的脸,“老规矩,试射场定在老鹰沟,那里够偏僻,沟底开阔,适合测量落点和杀伤范围。老张,你带人负责运输炮弹,务必轻拿轻放,尤其是尾翼,别磕碰了。牛大力,你带警卫班负责外围警戒,一只兔子也别放进去。苏婉,你带上测量工具和记录本。家泉师傅,发射架的最后检查就拜托你了。王老铁,你跟着,万一发射架有啥问题,还得你这‘铁匠祖宗’出手。”

“得令!”众人轰然应诺,立刻分头准备。

老鹰沟离瓦窑堡有十几里山路,一行人拉着装载着火箭炮原型机和几枚试验弹的驴车,在天蒙蒙亮时就出发了。山路崎岖,牛大力和几个壮小伙几乎是抬着那沉重的发射架在走,累得满头大汗,却没人抱怨一句。

“他娘的,这铁疙瘩比婆娘还难伺候!”牛大力喘着粗气,对着发射架嘟囔,“等会儿你要是不给老子飞出个花样来,看俺不把你回炉打成铁锅!”

旁边一个年轻战士噗嗤笑了:“大力哥,你真舍得?这玩意儿要是成了,打鬼子可比铁锅厉害多了!”

牛大力一瞪眼:“咋不舍得?打成铁锅还能炒菜喂饱肚子,打不响就是个废物摆设!”

说笑间,队伍抵达了老鹰沟。这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宽阔山沟,南北两侧是陡峭的山崖,沟底平坦,长满了枯黄的蒿草,确实是理想的试射场。

家泉次郎和王老铁立刻开始组装和固定发射架。这是一个简陋但结实的六联装滑轨式发射架,用粗钢管和角铁焊接而成,底部用沉重的石块和木桩牢牢固定在地上,以防发射后坐力导致倾覆。

“老王,这边再敲实一点!”家泉次郎用水平尺仔细测量着发射架的仰角,“仰角决定了射程,必须精准。”

王老铁抡起大锤,咣咣几下将木桩砸进冻土里,抹了把汗:“放心吧,小鬼子,有俺在,这架子稳当着呢,保准它纹丝不动!”

另一边,苏婉和老张带着小豆子,在沟底预先选定的区域,用石灰粉画出了一个个边长十米的大方格,这是用来测算炮弹落点覆盖区域的。

小豆子拎着石灰桶,小脸冻得通红,却干得格外起劲,一边撒粉一边数:“一个格子,两个格子……苏婉姐,这要是炸开了,得覆盖多少格子啊?”

苏婉看着笔记本上的计算数据,微笑道:“如果射程和散布面积达到预期,一次六发齐射,大概能覆盖六个这样的格子,也就是六百平方米左右。”

“六百平方米!”小豆子咋舌,“那得站下多少鬼子啊!”

一切准备就绪。太阳已经升高,清冷的阳光照在沟里,那具散发着冷硬金属光泽的火箭炮发射架,和旁边码放得整整齐齐的六枚带尾翼的炮弹,成了全场焦点。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气氛凝重而紧张。

林烽深吸一口气,走到发射架后方,目光坚定。“装填!”

老张和一名技工小心翼翼地将第一枚试验弹装入滑轨。炮弹入槽,发出沉闷的金属摩擦声。

“一号弹,准备试射!目标,沟底基准区域!”林烽举起右手,猛地向下一挥,“发射!”

负责点火的老周,用颤抖的手将引信点燃。“嗤——”引信冒着白烟,迅速缩短。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后退几步,或蹲下,或捂住耳朵,眼睛却死死盯着那枚炮弹。

“轰——咻!!!”

一声截然不同于以往任何土火箭弹的巨响爆发出来,不再是闷雷般的“嘭”,而是带着一种尖锐撕裂感的轰鸣!炮弹尾部喷吐出长达数米的炽白火焰,巨大的后坐力让沉重的发射架都猛地向后一顿,激起一片尘土。那修长的弹体拖着耀眼的尾焰,如同被激怒的火龙,以一种一往无前的决绝姿态,冲天而起,直刺蔚蓝的天穹!

弹道笔直而稳定,不再是以往那种歪歪扭扭、令人提心吊胆的抛物线。尾部那几片铁皮尾翼高速旋转,赋予了它惊人的稳定性。

“我的娘诶……”牛大力张大了嘴巴,足以塞进一个鸡蛋,“这……这动静也忒大了!”

老张激动得胡子都在发抖:“稳!真稳啊!你看它飞的!”

苏婉立刻举起望远镜,紧紧追踪着空中那个迅速变小的黑点。家泉次郎则掐着秒表,开始计时。

炮弹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到达顶点后,开始俯冲,速度越来越快!

一秒,两秒,三秒……时间仿佛被拉长了。

终于,在视野的尽头,沟底那片石灰粉画出的区域附近,猛地腾起一股巨大的烟柱!

“轰隆!!!”

沉闷而巨大的爆炸声隔着遥远的距离传来,依然震得人耳膜发麻。远远望去,爆炸点尘土飞扬,隐约可见火光一闪而逝。

“命中目标区域!”苏婉放下望远镜,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尖锐。

家泉次郎同时按下秒表,大声报数:“飞行时间,约21秒!初步估算射程……超过五千五百米!”

“多少?!”王老铁掏了掏耳朵,以为自己听错了。

“五千五百米!只多不少!”家泉次郎肯定地重复,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了激动的红晕。

“老天爷!五千五百米!”老周一拍大腿,直接蹦了起来,“咱们以前的‘窜天猴’,能飞一千五百米就得烧高香了!这一下子翻了快四倍啊!”

整个试射场瞬间沸腾了!牛大力嗷一嗓子,抱起身边的小豆子就开始转圈,吓得小豆子哇哇大叫。老张和王老铁激动地抱在一起,互相拍打着后背。战士们更是欢呼雀跃,仿佛已经看到了鬼子在如此恐怖的炮火下鬼哭狼嚎的场景。

“安静!安静!”林烽虽然心脏也在狂跳,但强压着兴奋,维持秩序,“这才第一发!测试还没完!快,测量组,立刻前往落点,测量精确坐标和弹坑数据!警卫班,加强警戒!”

苏婉立刻带着测量组的人,朝着爆炸点飞奔而去。牛大力也赶紧放下晕头转向的小豆子,指挥警卫班散开,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山头。

很快,苏婉派人骑马带回消息:“报告厂长!一号弹落点确认,距离发射点五千八百七十米!精确落入预定靶区边缘!弹坑深度一米五,直径超过三米!”

五千八百七十米!接近六公里!

这个数据再次引来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这已经完全达到了,甚至超过了他们最初设定的目标!

“继续测试!”林烽声音洪亮,信心倍增,“二号弹,装填!这次调整仰角,测试最大射程!”

第二枚炮弹带着同样的怒吼和尾焰飞向远方。这一次,落点超过了六千米,达到了惊人的六千一百米!

随后的三号、四号弹,则主要测试在不同装药和仰角下的弹道稳定性,结果都令人满意,弹着点散布远小于之前的火箭弹。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多发齐射覆盖测试和破片杀伤力测试。

六枚闪烁着寒光的“铁皮尾翼”炮弹,被依次装填入六联装发射架。那冰冷的金属阵列,散发出一股令人心悸的毁灭气息。

所有人都退到了更远的安全距离之外,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一次齐射六发,这可是兵工厂破天荒的头一遭!

林烽站在观测点,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吼道:“全弹齐射!放!”

老周同时点燃了六根引信。

“嗤嗤嗤——”

下一刻!

“轰轰轰——咻咻咻咻咻!!!”

六声巨响几乎叠加在一起,形成了一道震天动地的狂暴雷鸣!整个山沟仿佛都在颤抖!六道炽白的尾焰如同六条咆哮的火龙,从发射架中奔腾而出,巨大的后坐力甚至将固定发射架的石块都震得移位,地面明显传来震动!

六枚炮弹以微小的间隔,拖着狰狞的尾迹,撕裂长空,带着死亡的气息扑向远方的目标区域!

那景象,壮观得令人窒息!

短短二十多秒后,远方预定的六百平方米靶区内,接连腾起六股粗大的烟柱!爆炸声连绵不绝,如同滚雷碾过大地!烟尘弥漫,几乎将整个靶区覆盖!

即使隔得很远,也能感受到那股毁天灭地的威力!

“覆盖了!完全覆盖了!”苏婉拿着望远镜,手指因为用力而发白,声音带着哭腔,“石灰格子全被覆盖了!至少覆盖了六百平方米!”

不等烟尘完全散去,测量组和负责评估杀伤效果的战士就冲了过去。他们在那片被蹂躏得面目全非的土地上,发现了密密麻麻、深浅不一的弹坑。预先放置在那里的十几个裹着日军旧军装的草人,有的被直接炸碎,有的被冲击波掀飞老远,更多的是被四射的预制破片打得千疮百孔。

战士们用皮尺仔细测量,发现以每个弹坑为中心,半径十五米范围内,草人身上的“伤口”最为密集,超过这个距离,杀伤效果才显着下降。

“报告!破片杀伤半径,确认超过十五米!”一名战士跑回来,激动地汇报。

所有数据汇总到一起:射程超过六千米,齐射覆盖六百平方米,破片杀伤半径十五米!

完美!完全达到了甚至超过了最初的设计指标!

巨大的成功感和喜悦淹没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牛大力直接脱下帽子扔上了天,吼着不成调的山歌。老张和王老铁两个老师傅,眼眶都湿润了,用粗糙的手背使劲擦着眼睛。家泉次郎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深深地向林烽鞠了一躬。

林烽走到那具还在散发着余温和硝烟味的发射架前,抚摸着那冰冷的钢管,心潮澎湃。他转过身,看着一张张激动、自豪而又充满期盼的脸,朗声说道:

“同志们!我们成功了!从今天起,我们瓦窑堡兵工厂,有了自己的远程重火力!有了能让鬼子闻风丧胆的‘大杀器’!”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铿锵有力:“我宣布,此型火箭炮,正式命名为——‘39式-1型火箭炮’!以纪念我们在这个艰苦卓绝的年代,取得的这项突破!”

“39式火箭炮!好!”

“咱们有自己的大炮了!”

欢呼声再次响彻山沟。

激动过后,林烽迅速冷静下来,开始布置下一步任务。“成功只是开始,问题也暴露出来了。”他指着发射架底部有些松动的石块和木桩,“齐射的后坐力比预想的还大,发射架的稳定性必须优化!王老铁,家泉师傅,这个任务交给你们研发组,加固底座,研究更可靠的固定方式,同时要考虑便于运输和快速架设!”

王老铁一拍胸脯:“没问题!回去俺就琢磨,给它弄个带钉子的铁底座,看它还晃不晃!”

家泉次郎也点头:“还可以考虑增加液压或者弹簧缓冲机构,虽然材料难找,但可以想办法用土法替代。”

“好!”林烽赞许道,“苏婉,立刻整理所有试射数据,形成完整的生产图纸和工艺规范。老张,你协调各卫星加工点,看看哪些标准件可以交给他们生产,比如尾翼的冲压、弹体的卷制。核心的装药和总装,还是放在主厂区,确保安全。”

“明白!”苏婉和老张齐声应道。

“牛大力,”林烽又看向还在傻乐的牛大力,“别光顾着高兴!立刻加强各加工点,尤其是主厂区的警戒!这玩意儿试射动静这么大,难保不会引起附近鬼子汉奸的注意,绝对不能出任何纰漏!”

牛大力猛地立正,收起笑容,一脸肃杀:“厂长放心!俺这就去安排!加双岗,放暗哨,保证连只苍蝇都飞不进来!”

夕阳将天边染成一片绚丽的橘红,试射队伍带着成功的喜悦和沉甸甸的数据,踏上了归途。每个人的脚步都格外轻快,讨论着今天那震撼人心的齐射场面,憧憬着未来成排的“39式”火箭炮怒吼的场景。

回到瓦窑堡,消息早已不胫而走。整个兵工厂都沉浸在一种节日的氛围中。炊事班特意加了菜,虽然只是多了一点油星和咸菜,但大家吃得格外香甜。

晚上,在林烽的小屋里,苏婉将整理好的初步报告递给他。“厂长,按照现在的进度和产能,如果发射架稳定性问题解决,下个月底,我们至少能组装出三具‘39式-1型’火箭炮和六十发配套炮弹。”

林烽看着报告,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三具……虽然不多,但用在关键节点,足以改变一场小规模战斗的态势。告诉同志们,再加把劲!前线的同志们,正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呢!”

他走到窗边,望着夜空中闪烁的寒星,仿佛听到了远方战场的呼唤。这“39式-1型”火箭炮,就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巨石,必将激起千层浪。它不仅仅是一件武器,更是凝聚了无数人心血和希望的象征,代表着即使是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中国人民的抗争意志和智慧,也绝不会被磨灭。

“起风了……”林烽轻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也该让鬼子们,尝尝咱们‘钢铁风暴’的滋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