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 第280章 气冷重机枪改良:借鉴九二式整体设计

九二式重机枪那沉甸甸的零件还摆在研究台上,它那“射速稳定、精度高”的优点,像猫爪子似的,时不时就在林烽心里挠一下。前线送来的战报里,没少提这“铁公鸡”的厉害,依托工事和射程,往往一挺就能压制我军一个排甚至一个连的进攻。反观咱们自己的气冷重机枪,虽然重量轻、机动性好,但在持续火力和射击精度上,总觉得差了那么点意思,尤其是那弹链供弹,有时还会闹点“小脾气”——卡壳。

这天,林烽又溜达到了重机枪车间。车间主任老吴正对着几挺刚组装好的气冷重机枪发愁,看到林烽,立刻倒起了苦水:“厂长,您来得正好!您看看,咱们这机枪,劲儿是足,可这供弹,老是提心吊胆的。战士们反映,打着打着冷不丁就卡一下,关键时刻能急死人!要是能有鬼子那‘铁公鸡’一半的稳当劲儿就好了!”

林烽没说话,走到一挺机枪旁,熟练地拉开受弹机盖,看着里面复杂的拨弹滑板和顶杆机构,又想起九二式那虽然繁琐但极其可靠的保弹板供弹。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越来越清晰。

他转身对老吴说:“老吴,光羡慕没用,咱们得学过来,还得比它做得更好!鬼子那‘铁公鸡’是稳,可它下蛋(供弹)慢啊!咱们能不能既学它的‘稳’,又保留咱们的‘快’,搞个结合体?”

“结合体?”老吴有点懵,“厂长,您是说……”

林烽眼睛发亮,用力一拍机枪的受弹机盖:“走!去研发车间,把陈工、大力、永强他们都叫上,咱们开个‘诸葛亮会’!”

很快,研发小组的核心成员再次齐聚。中间摆着拆解开的九二式重机枪和气冷重机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志们,今天咱们不拆了,要‘装’了!”林烽开门见山,指着两挺机枪,“九二式的优点,咱们都清楚了,供弹稳,精度高。缺点是换弹慢,重量大。咱们气冷重机枪的优点是小巧灵活,理论射速高,缺点是供弹有时不稳,持续火力受影响。今天,咱们的目标就是——取敌之长,补己之短! 对咱们的气冷重机枪,进行一次升级改良!”

“改良?咋改?”牛大力来了兴趣,围着两台机器转悠,“把鬼子这铁疙瘩的零件拆下来给咱们装上?”

老张笑道:“大力,你那叫蛮干!得动脑子!”

陈工推了推眼镜,若有所思:“厂长的意思是,借鉴九二式供弹稳定的设计思路,但不是照搬它的保弹板,而是优化我们自身的供弹系统?”

“没错!”林烽赞许地点头,“九二式保弹板供弹为什么稳?因为它每一发子弹的位置都是固定的,受力均匀,推送平稳。而咱们的弹链,柔软,容易变形,在快速拉扯过程中就容易出问题。那我们能不能在保留弹链高容量优势的前提下,让它的供弹过程也变得像保弹板一样稳定可靠?”

他走到气冷重机枪的受弹机位置,比划着说:“第一,供弹机构核心——我们要优化供弹口和拨弹机构的结构! 九二式的受弹机开口和拨弹滑板配合极其精密,间隙小,导向好。咱们可以参照这个思路,重新设计咱们的受弹机盖和拨弹滑板,减小不必要的活动间隙,增加引导斜面,让弹链进入得更顺滑,减少卡滞的可能!”

赵永强立刻拿出本子记录,一边画草图一边说:“还可以加强拨弹滑板的弹簧力度,确保每次拨弹都准确到位!”

“第二,也是更大胆的一步!”林烽语出惊人,“咱们能不能把供弹方式,从现在的弹板设计(指类似马克沁的帆布弹带,容量有限且易损),直接改为更现代的‘300发弹链供弹设计’? 用金属弹链节串联,容量更大,更结实!虽然重量会增加一点,但换来的是火力持续性的巨大提升! 想象一下,一挺机枪,可以连续射击三百发不用换弹!这是什么概念?”

“三百发弹链?!”牛大力倒吸一口凉气,“好家伙!那不成了一直喷火的铁扫帚了?这要是架在阵地上,鬼子还不得哭爹喊娘?”

老吴也激动起来:“要是真能搞成三百发弹链,那咱们的火力压制能力,能翻着跟头往上涨啊!换弹次数大大减少,战士们的生存概率也高了!”

陈工冷静地分析:“技术上是有挑战的。需要设计新的弹链,改造受弹机以适应更长的弹链和更大的供弹拉力,还要考虑供弹过程中的平稳性。但原理上是可行的,一旦成功,意义重大!”

“干!必须干!”林烽一锤定音,“咱们就成立个‘重机枪改良小组’,我牵头,陈工负责技术设计和计算,大力负责机加工支持,老吴你们车间出人配合试制和测试!永强,你跟着陈工,全程学习记录!”

兵工厂的研发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改良小组首先瞄准了供弹口结构的优化。陈工和赵永强拿着游标卡尺和放大镜,反复测量、比对九二式和自己机枪的受弹机细节,画出了十几版改进草图。林烽几乎每天都泡在车间里,和老师傅们一起讨论,哪个斜面角度更合理,哪个弹簧劲道更合适。

“厂长,您看这个地方,是不是再加个小小的引导轮,让弹链拐弯更顺畅?”一个老师傅提出建议。

“好主意!试试!”林烽立刻采纳。

牛大力则带着机修班的伙计,按照图纸,叮叮当当地加工新设计的受弹机盖、拨弹滑板和各种小零件。他的手艺没得说,加工出来的零件精度极高。

与此同时,300发弹链的设计也在同步进行。没有现成的金属弹链,他们就找来质地均匀、韧性好的帆布,尝试用更结实的方式缝合,并嵌入加强筋;又尝试用薄铁皮冲压制作可串联的弹链节。一次次试验,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改进。

“他娘的,这帆布弹带缝了拆,拆了缝,俺这手都快成绣花姑娘了!”一个负责缝制弹带的工人举着被针扎了好几次的手指,哭笑不得。

“少废话!想想前线战士能少换几次弹,多打死几个鬼子,你这手就值了!”牛大力在一旁鼓劲。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一个月的反复调试和优化,第一挺按照新标准改良的气冷重机枪,和配套的、可容纳300发子弹的新型结实弹链(暂时以改进的帆布弹带为主),终于摆在了测试场上。

与它一同测试的,还有一挺未经过改良的老式气冷重机枪。

测试开始。两挺机枪对准远处的土坡同时开火!

“哒哒哒……哒哒哒……”

老式机枪依旧欢快地叫着,但打了不到一百发,果然出现了一次轻微的卡滞,虽然很快排除,但节奏被打断了。

而改良后的新机枪,供弹声音更加沉稳、顺滑,“哒哒哒哒……”火舌持续喷吐,弹壳如瀑布般落下,三百发子弹!一气呵成!没有一次卡壳!

射速测试结果更是惊人!老式机枪每分钟射速大约150发,而改良后的新机枪,射速稳定地达到了每分钟400发!

“四百发!我的老天爷!”牛大力看着那几乎没有停歇的火舌,张大了嘴巴,“这……这比原来快了一倍还多啊!”

老吴激动地摸着发烫的枪身:“稳!太稳了!这供弹,顺溜得像抹了油!”

陈工看着记录的数据,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供弹结构优化效果显着,卡弹率降低了百分之九十以上。三百发弹链设计完美实现了火力持续性目标。”

林烽看着那依旧在微微冒着青烟的枪管,心中豪情万丈。他对众人说道:“同志们,我们成功了!我们不仅学到了鬼子‘铁公鸡’的‘稳’,更创造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快’和‘持久’!这挺改良后的气冷重机枪,将不再是简单的‘步兵利器’,而是一柄真正的‘阵地铁扫帚’!它将为我们的步兵提供前所未有的强大火力支援!”

消息和测试数据很快报送到师部。师长亲自观看了改良机枪的演示后,大为赞赏,立刻下令优先装备主力部队。

不久后,前线传来捷报。装备了改良版气冷重机枪的部队,在防御战中,凭借其强大的持续火力和极高的可靠性,成功压制了日军数倍于己的进攻,打出了惊人的交换比。战士们亲切地称这挺新机枪为“铁扫帚”,意思是要把鬼子像垃圾一样扫干净!

听着前线的反馈,瓦窑堡兵工厂改良小组的成员们,脸上都乐开了花。牛大力得意地宣称:“以后别叫俺牛大力了,叫俺‘铁扫帚之父’!”

林烽笑着捶了他一拳:“美得你!这是大家共同的功劳!”

取长补短,融合创新。瓦窑堡兵工厂的军工智慧,再一次在实战的检验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这挺呼啸的“铁扫帚”,必将成为日寇战场上新的噩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