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 第247章 林烽研发出水泥:筑牢兵工根基

瓦窑堡兵工厂的生产规模如同滚雪球般越来越大,机器日夜轰鸣,产品源源不断。但在这片繁忙景象之下,一个潜在的危险却像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悬在林烽心头——厂房问题。

厂区的主体建筑,大多是依山开挖的土窑洞和简易搭建的土坯茅房。这些建筑在建厂初期发挥了巨大作用,省钱省料,也具备一定的隐蔽性。但随着精密设备越来越多,产量越来越大,其弊端也暴露无遗。

这年夏天,陕北的雨水格外频繁。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过后,负责锻造车间的孙主任哭丧着脸找到林烽:“厂长,不好了!窑洞里面渗水严重,墙角都泡软了!存放钢料的棚子漏雨,好几块好钢都生了锈!这……这损失太大了!”

紧接着,制管车间也传来消息,因为土坯墙受潮变形,一台精密车床的地基出现了轻微倾斜,影响了加工精度,不得不停产调整。

最惊险的一次,是弹药车间旁边一间用来存放火药原料的土坯库房,后墙因为雨水长期浸泡,竟然在夜里塌了一个大洞!万幸发现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更严重的后果,但所有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李云龙回来视察时,看着那些漏雨的屋顶和裂缝的墙壁,眉头拧成了疙瘩,对林烽说:“林老弟,咱们这厂子现在是鸟枪换炮了,可这‘窝’还是老母鸡的窝,不顶事啊!机器金贵,火药危险,老待在这么破破烂烂的房子里,老子睡觉都不踏实!万一哪天塌了,或者走了水,咱们的心血可就全完了!”

林烽何尝不知?他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土窑洞和土坯房不仅怕水怕潮,承重能力也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安装大型重型设备和建设坚固仓库的需求。兵工厂要长远发展,必须要有更坚固、更安全的永久性厂房!

可是,在这个被封锁的穷困山区,砖瓦都极为稀缺,更何况是能粘结砖石、坚固如磐的水泥?市面上根本搞不到。

“买不到,咱们就自己造!”林烽下定了决心。他想起穿越前了解过的土法生产水泥的基本原理:无非是将石灰石和粘土按一定比例混合,经过高温煅烧成熟料,再磨成细粉。

他把这个想法跟厂里的几位老师傅,特别是曾经干过烧窑、打铁、甚至垒灶台的老师傅们一说,大家都觉得可以试试。一位姓胡的老瓦匠捋着胡子说:“林厂长,您说的这个理儿,跟俺们烧石灰、闷炭有点像。就是这配料和火候,得好好琢磨。”

说干就干!林烽立刻组建了一个“建材攻关小组”,自己亲自牵头,成员包括胡瓦匠、几位烧窑师傅和懂点化学的苏沐辰。

首先是要找到合适的原料。林烽带着人漫山遍野地找,终于在后山发现了质量不错的石灰石矿脉和适合烧制水泥的粘土。原料问题解决了。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配方和烧成工艺。没有现成的数据,全靠试验。他们在厂区角落垒起了一座小型试验窑。第一次,石灰石和粘土比例没掌握好,烧出来的结块一捏就碎。第二次,煅烧温度不够,出来的还是生料。第三次,温度又太高,烧过了,结成了大硬疙瘩……

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总结调整。胡瓦匠凭借多年烧窑的经验把控火候,苏沐辰则仔细记录每次的配料比和烧成结果,分析原因。林烽更是几乎住在了试验窑旁边,脸上、身上都沾满了灰土。

李云龙来看过几次,见他们对着几窑灰疙瘩忙活,忍不住调侃:“林烽,你小子咋改行烧窑了?是不是造枪造腻了,想当窑工头儿?”

林烽抹了一把汗,笑道:“团长,等我烧出‘宝贝’来,给您盖个结实的大团部!”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十次的反复试验,他们终于摸清了最佳配比和烧成温度。当一窑颜色青灰、质地均匀、用手指捻开细腻光滑的水泥熟料出炉时,所有人都激动地跳了起来!

“成了!就是这个样子!”林烽拿起一块还烫手的熟料,仔细看着,脸上露出了疲惫而灿烂的笑容。

熟料经过简单的破碎和石磨研磨,就成了灰扑扑的水泥粉。加水搅拌后,很快凝固,变得异常坚硬!简易的强度测试表明,其粘结力和抗压强度远远超过传统的三合土,完全达到了建筑要求!

土法水泥,研制成功!

水泥的成功,如同给兵工厂的建设插上了翅膀。林烽立刻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厂区改造计划:建设坚固的钢筋水泥厂房!

他组织人手,利用自炼的钢材制作简单的钢筋,用自产的水泥和就地取材的砂石搅拌混凝土。首先选择了一处地势较高、相对隐蔽的山坳,开始建设第一座大型厂房。

建设过程同样是一场攻坚战。没有搅拌机,就用铁锹人工搅拌;没有振动棒,就用木棍人工捣实;没有起重机,就靠人拉肩扛。全厂官兵齐上阵,轮班参加建设劳动,号子声、夯土声、搅拌声此起彼伏,场面热火朝天。

李云龙也派了部分休整的部队过来帮忙,他看着逐渐拔地而起的钢筋水泥框架,啧啧称奇:“嘿!还真让你们鼓捣出来了!这大家伙,看着就结实!鬼子的小炸弹估计都炸不塌!”

厂房主体建成后,林烽特别强调了伪装和防空。厂房屋顶用木材和茅草做了斜坡伪装,从空中看与周围山体融为一体。同时,精心设计了排水系统,确保暴雨时雨水能迅速排走,不积存,不渗漏。

第一座大型厂房终于竣工了!它高大、宽敞、坚固,地面平整,再也不用担心漏雨、塌陷和潮湿。工人们兴高采烈地将那些宝贵的精密设备,小心翼翼地搬迁进了新厂房。机器在新地基上运行得更加平稳,加工精度似乎都提高了。

随着一座座坚固的新厂房拔地而起,瓦窑堡兵工厂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环境大大改善,设备安全得到了保障,物资储存也更加安心。更重要的是,拥有了自产水泥和建设永久性厂房的能力,为兵工厂未来的大规模扩张奠定了最坚实的物质基础。

林烽站在新建成的厂房前,看着眼前焕然一新的厂区,心中豪情万丈。从修复一台旧机床,到自炼钢铁,再到研发武器,如今连水泥和厂房都能自己解决,这座人民的兵工厂,正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克服一切困难,在战争的废墟上,一点点构筑起属于中国工业的坚实基础。这坚固的厂房,不仅守护着兵工厂的现在,更承载着中**工未来的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