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长征,军工崛起 > 第209章 应对“春旱”:保障兵工厂用水

瓦窑堡的春天,来得迟,且吝啬。呼啸的西北风终于变得柔和了些,但天空却像是被洗过一般,湛蓝得不见一丝云彩,太阳明晃晃地挂着,就是不肯施舍半点雨水。黄土高原上,土地干渴得裂开了嘴,往年这个时候应该有点湿润气息的沟壑,如今只剩下飞扬的尘土。

兵工厂的飞速运转,并没有因为天公不作美而减慢分毫,但一个意想不到的“敌人”却悄然逼近——水,不够用了!

兵工厂可是个耗水大户。炼钢炉需要水来冷却炉壁和铸模;蒸汽锅炉更是“喝水”的巨兽;那些高速运转的机床,无论是精铣床还是拉线机,都需要源源不断的冷却水来防止刀具和工件过热;甚至淬火工坊、日常生活……哪一样都离不开水。

以往依赖的那条山涧溪流和几口浅井,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溪流几乎断流,浅井也快要见底。负责后勤供应的周文海急得嘴上起了一圈燎泡,天天蹲在井边看着那一点点浑浊的泥浆水发愁。

“林部长!团长!真不行了!”周文海几乎是哭丧着脸找到林烽和李云龙,“炼钢炉再缺冷却水就得停炉了!一停炉,重新点火升温得浪费多少焦炭和时间?机床也不敢全开,怕烧了刀头!再这么下去,咱们的生产计划全得泡汤!”

李云龙一听也毛了:“他娘的!这小鬼子没打过来,老天爷倒先给咱使上绊子了!没水?没水咱们喝啥?机器喝啥?难道让老子对着机器撒尿给它降温吗?”

林烽被李云龙的粗话逗得哭笑不得,但心情同样沉重。他走到溪流边,看着几乎干涸的河床,又看了看那几口岌岌可危的浅井,眉头紧锁。水是工业的血液,血液要是断了,再强健的躯体也得瘫痪。

“老天爷不给,咱们就自己找!”林烽斩钉截铁地说,“不能坐以待毙!必须立刻开辟新水源,同时,咱们还得学会省着用水!”

他立刻召集相关人员,制定了双管齐下的应对策略。

“第一,开源!”林烽在地图上点了几个位置,“根据老师傅的经验和地势判断,这几个地方地下水位可能较深。老周,你立刻组织人手,给我打两口深井!不惜人力物力,往下挖,一直挖到出水为止!”

“打深井?”周文海有些犹豫,“这活儿可累得很,而且万一挖不出水……”

“没有万一!”李云龙一瞪眼,“挖!给老子往深里挖!就算挖到阎王爷的洗脚盆,也得给老子挤出水来!人手不够,老子调战斗部队轮流上!就当是挖地道训练了!”

说干就干!李云龙立刻从各营抽调了一个排的壮劳力,轮班作业。打井现场顿时热闹起来,辘轳飞转,黄土一筐筐地被提上来。战士们喊着号子,汗流浃背,为了保卫兵工厂,他们拿出了拼刺刀的劲头。

同时,林烽启动了第二项开源工程——“修建蓄水池!”他看中了厂区后面一处天然的低洼地,“就在这里,利用地势,修建一个砖石结构的大蓄水池,容量至少要能储存3500吨水!(大概3500方的水)

“修水池存水?可现在没水可存啊?”有人不解。

“现在没水,等下雨了不就有水了吗?”林烽解释道,“陕北春雨少,但夏天总会下几场暴雨。咱们要把雨水收集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这叫未雨绸缪!”

于是,另一队人马开始开挖地基,砌筑池壁,忙着修建这座“战略蓄水池”。

就在深井队挖得昏天暗地,几乎要绝望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从一口深达十几米的井下来传来激动地呼喊:“出水了!出水了!是清水!好大的水!”

消息传来,整个厂区都沸腾了!人们纷纷跑到井口,看着那汩汩冒出的、清冽的井水,高兴得像过年一样。紧接着,另一口深井也成功出水!两大水源的发现,暂时缓解了燃眉之急。

但林烽知道,光开源不够,还必须节流!兵工厂的用水方式太粗放了,尤其是设备冷却,基本都是直接用新鲜水,一次过后就排掉,浪费惊人。

“必须改进!”林烽带着苏沐辰、陈思远扎进了车间,“咱们得想办法让水循环起来!”

他们围着那几台最耗水的机床和炼钢炉转悠,琢磨着改造方案。

“看,机床的冷却水,其实只是热了点,杂质不多,完全可以收集起来,沉淀一下,降温后再次使用!”林烽指着地上流淌的废水说。

“还有炼钢炉的冷却系统,也可以设计成封闭循环,只需要少量补充蒸发掉的水分就行!”

思路一定,立刻动手。工人们找来了废旧的大铁桶、汽油桶,焊接成简易的沉淀池和储水箱。又用缴获的橡胶管、竹管制作了简单的循环管路。虽然简陋,但原理相通。

一套套土法上马的循环水冷却系统被安装到了主要耗水设备上。新鲜水首先被用于对水质要求最高的环节,然后被收集起来,经过沉淀和自然降温,再次用于要求稍低的冷却环节,如此循环,大大减少了新鲜水的消耗量。

改造完成后,周文海拿着水耗记录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神了!真神了!林部长,咱们现在每天的总用水量,比之前减少了足足四成!这省下来的水,够咱们再多开两台机床了!”

开源节流双管齐下,兵工厂的用水危机得到了极大的缓解。深井提供了稳定的水源,循环水系统大大提升了用水效率,而那个刚刚建好的巨大蓄水池,则像一只仰望天空的巨碗,静静地等待着雨季的来临。

李云龙看着那两口深井和一套套循环水装置,对林烽佩服得五体投地:“你小子脑袋瓜子是咋长的?连老天爷的脖子你都能掐住?这下好了,咱们再也不用看老天的脸色吃饭了!”

林烽看着重新恢复全速运转的车间,擦了擦额头的汗,笑道:“团长,咱们搞兵工的,就是得学会在啥条件下都能想办法活下去,活得好!缺水,咱们就找水、省水;缺钢,咱们就炼钢;没设备,咱们就自己造!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一场春季干旱带来的危机,就这样被兵工厂上下齐心,用智慧和汗水化解了。不仅保障了生产,更摸索出了一套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方法。那两口深井和巨大的蓄水池,也成为了瓦窑堡兵工厂未雨绸缪、自力更生的又一生动见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