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的“凌寒”——由乔伊伪装的“凌寒”,背脊挺得像一杆标枪,眼神冰冷如霜。
她正对着一个空无一人的位置,重演着当年那致命抉择前的一幕。
“我再说一次,林晚晴,B组按原计划执行。这不是你感情用事的时候。”乔伊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连那份不容置喙的决绝都如出一辙。
然而,真正的凌寒却在此时抬起了手,柔和的灯光在她苍白的指尖镀上一层冷光。
“停。”
乔伊转过身,精致的伪装面具下,眉头微微蹙起:“怎么了?队长,我查过任务录音,你当时的原话就是这样,语气和语速误差不超过百分之三。”作为伪装大师,她对细节的复刻有着近乎偏执的自信。
“你语气太硬了。”凌寒走到她身边,目光落在镜子里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自己身上,声音低沉得像在陈述一个遥远的事实,“说完这句话,我转身离开,但我的脚步停顿了零点八秒。”
乔伊愣住了。零点八秒,一个连监控慢放都可能忽略的瞬间。
“那是犹豫。”凌寒闭上眼,濒死后被极限开发的感知力,让她能轻易潜入记忆的深海,触摸那些曾被忽略的、最细微的情绪波纹。
“我当时,在犹豫是否应该亲自替下她。你把这个停顿加进去。那把刀,要先划开旧的伤口,才能精准地剜掉腐肉。”
乔伊深吸一口气,再次转身面对镜子。
这一次,当她冷硬地吐出那句命令后,一个极细微的、几乎不可察的停顿,像一枚无形的针,刺入了这出精心编排的戏码中。
那瞬间的迟疑,让冷酷的命令多了一丝人性的挣扎,也让即将到来的背叛,显得愈发刻骨铭心。
控制室内,白影的脸庞在无数跳跃的数据流光中显得格外冷静。
她的面前,是月影剧院全息投影系统的总控台。
当年的“双生桥行动”被她拆解成了十二幕触目惊心的舞台布景,从任务下达前的最后一次集体合影,到行动开始后七十二小时内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以近乎残酷的真实度,被数字化重构。
她指尖轻点,调出了一段被三重加密的日志视频。
那是行动前夜,凌晨两点四十七分。
画面中,一个与凌寒身形极为相似的身影——林晚晴,悄无声息地潜入了指挥中心的独立通讯舱。
她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后,从口袋里取出一只黑色的战术手套,套在自己手上。
那是凌寒备用的手套,上面还残留着足以通过战术平板指纹验证的生物信息。
只见她用那只戴着手套的手,熟练地解锁了凌寒的个人语音频道,对着加密通讯器,用一种模仿凌寒声线、压低了的声调,清晰地发送了一段指令:“夜枭呼叫苍鹰,A组遭遇强火力压制,请求变更撤离路线至B4备用通道。重复,变更撤离路线至B4备用通道。”
而B4通道,正是秦昊与雇佣兵设下的死亡陷阱。
白影面无表情地将这段视频的播放权限设置为最高优先级,它将在话剧的最**,与舞台上的表演同步投射到背景天幕上,巨大、清晰,不给任何人留下篡改或辩驳的余地。
真相,将以最无可抵赖的方式,昭告天下。
“这是林晚晴的心理评估报告,我从第七区B3级加密档案库里找到的副本。”
温瑜推门而入,将一份薄薄的文件递给凌寒。
他身上还带着消毒水的味道,这位苍龙特战队的军医兼生化武器专家,此刻更像一位冷静的心理医师。
凌寒接过文件,翻开。
一页页冰冷的数据,勾勒出一个渴望被看见却始终活在阴影里的灵魂。
连续五年,“团队归属感”测试得分始终在及格线以下徘徊;而另一项名为“能力认同需求”的心理维度,却长期处于爆表的红色警戒区。
“她不是单纯想取代你成为队长。”温瑜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数据不会说谎。她更深层的动机,是想向所有人,尤其是向你,证明她存在过,她的能力不逊色于任何人。她恨的不是你的位置,而是你的光芒衬得她毫无色彩。”
凌寒沉默了许久,指尖在那“能力认同需求”的红色峰值上轻轻划过。
那灼人的红色,仿佛是林晚晴内心燃烧了多年的嫉妒与不甘。
最终,她将报告重新折好,放进一个牛皮纸信封里,动作平静而决绝。
“那就让她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出这句话。”
演出当晚,翡翠港暴雨倾盆,雷声滚滚,仿佛整座城市都在为即将上演的终幕悲剧而哭泣。
月影剧院外,没有喧闹与拥堵。
数百名市民自发地聚集在广场上,他们手持电子蜡烛,微弱的光在风雨中摇曳,汇成一片沉默的星海。
人群中,甚至能看到一些穿着旧式作战服、身形笔挺的中年男人,他们是退役的特工,是那些认得荣耀碑上名字的袍泽。
他们是来见证一场迟到的审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