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 > 第420章 乌孙棋局与帝心权衡

靖汉十八年·初春·贵山城行宫:

出了腊月,贵山城外的积雪开始消融,虽然早晚依旧寒冷,但正午的阳光已带上了些许暖意,预示着西域的春天即将来临。

行宫之内,战争的机器已然开始悄然加速运转,兵甲铿锵,粮秣调集,信使往来穿梭,一切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军事行动做准备——目标,直指西北方向的乌孙国。

然而,与外界逐渐升温的气氛相比,御书房内的刘据,眉头却并未舒展,反而因刚刚阅毕的一份绣衣卫密报而更加紧锁。

密报来自潜伏在乌孙国内的绣衣使者,内容令人心惊:乌孙国内两派矛盾已至临界,大规模武装冲突一触即发!亲汉的国王与其兄弟之间,已然剑拔弩张,各自集结兵力,小的摩擦冲突不断,全面内战的爆发,或许只在旦夕之间。

这份情报,证实了乌孙国王此前求助的紧迫性,但也将刘据推入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两难境地。

刘据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那份密报,目光投向悬挂于壁的西域全图,焦点凝聚在乌孙那片广袤的土地上。他之所以迟迟未应乌孙国王之请立刻出兵,绝非仅仅因为冬季不便用兵,更深层的原因,源于他内心一个隐秘的担忧:他害怕乌孙的内乱会彻底失控。

“适当削弱乌孙…”刘据喃喃自语。这确实是他战略考量的一部分。乌孙作为西域举足轻重的大国,拥兵八万,骑卒骁勇。

一个过于强大且不完全受控的乌孙,对汉朝在西域的权威始终是一个潜在的挑战。借其内乱之机,让两派互相消耗,削弱其整体国力,使其今后必须更加倚仗汉朝的支持,这符合汉朝的利益。这也是他之前采取“静观其变”策略的潜台词。

然而,绣衣卫的最新情报显示,局势的发展可能超出了“适当削弱”的范畴。一旦全面内战爆发,其破坏力将是惊人的。城镇被焚毁,人口大量流失伤亡,经济崩溃,国力将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这绝非刘据乐见的结果。

刘据的担忧,源于乌孙极其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

乌孙地处西域西北部,其疆域与匈奴故地直接接壤,是阻挡匈奴势力再次南下渗透西域的天然屏障和最重要的前哨站。

一个保持相当实力、且亲汉的乌孙政权,就像一道坚固的篱笆,能有效抵御来自北方的威胁。

可如果这道篱笆在内战中自己变得千疮百孔、脆弱不堪呢?

“匈奴…回马枪…”刘据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冽。他从未真正相信过匈奴的臣服是真心实意、永久的。

那只猛狼只是暂时被打断了脊梁,蜷缩起来舔舐伤口,一旦它在西方与贵霜的争斗中缓过气来,或者看到汉朝西方出现可乘之机,谁能保证它不会立刻露出獠牙,再次扑向富庶的西域?

一个被严重削弱的乌孙,绝对抵挡不住匈奴哪怕是一次中等规模的试探性进攻。

届时,汉朝将不得不直接面对来自北方的压力,需要投入远超现在的人力物力来重建防线,这无疑会打乱他经营西域、甚至谋划更远方的节奏。

“不行…”刘据缓缓摇头,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乌孙可以弱,但不能废,现在还不到彻底放弃他们的时候。这道西北屏障,一定时间内必须保留一定的强度。”

既然决定了要介入,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何时介入以及如何介入。

介入得太早,双方尚未筋疲力尽,汉军贸然卷入,可能成为众矢之的,损耗自身实力,也无法最大程度地实现“削弱”的目的。

介入得太晚,则可能乌孙已打得民生凋敝,元气大伤,甚至可能出现一方被彻底消灭,另一方也奄奄一息,或是引来其他外部势力插手搅局的最坏局面。

必须把握一个最佳的时机:即在乌孙内战双方都已消耗大量实力,但仍保持基本框架,谁也无法彻底吃掉对方,都极度渴望外部强援来打破平衡的时刻。

汉军再以“天命所归”、“调解仲裁”的姿态强势介入,方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既能扶植起一个完全依附于汉朝的傀儡政权,又能确保这个政权还保留一定的骨架和实力,足以履行其屏障职能。

如何介入同样关键。是应现任国王之请,直接帮助他镇压反对派?还是以调停者的身份,迫使双方坐下来谈判,然后以武力为后盾,强行划分势力范围,甚至…促成某种形式的分裂,让乌孙变成两个更小、更容易控制的国家?

刘据的目光变得深邃而冷静。他倾向于后者。直接帮助国王平叛,固然简单,但战后一个重新统一的乌孙,其国王的权威和独立性可能会增强,对汉朝的依赖度反而可能下降。

而作为调停者,强行划分势力,制造平衡,则能更长久、更有效地将乌孙置于汉朝的掌控之下。

“传旨,”刘据沉声对侍立的近臣道,“命公李凌加快备战速度,粮草军械务必于半月内齐备。另,传令绣衣卫,加派人手潜入乌孙,严密监视其内战动态,每日一报!朕要精准掌握其每一分力气的消耗!”

“再拟一道密旨,发给乌孙国王:朕已整饬大军,不日即发天兵助其平乱。然,路途遥远,需些时日。望其暂敛锋芒,固守待援,保全实力,切勿浪战!”

这道密旨,既是安抚,也是暗示,让乌孙国王不要急于求成,避免过早耗尽力量,同时也是在微妙地控制内战的节奏。

吩咐完毕,刘据再次将目光投向地图上的乌孙。那里即将上演的,不再是一场与他无关的内乱,而是一场由他精心布局、远程操控的棋局。

他要的不是一个被打烂的乌孙,也不是一个完全自主强大的乌孙,而是一个恰到好处、既能充当屏障、又离不开汉朝支持的、温顺的乌孙。这其中的火候拿捏,考验着一位帝王的远见、耐心与冷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