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冬月的广岛,城郊的废工厂被收拾得焕然一新。
刻着太极24式的“和平碑”(百姓们后来都知道了原名,也常叫它“苹果碑”,两个名字混着喊)被稳稳立在空地上,碑角的小苹果被打磨得锃亮,顶端“和平碑”三个字旁,还缠了圈红绸,风一吹,红绸猎猎作响,格外喜庆。
这几日,“太极显灵”“徒手掰断武士刀”的事越传越广,不仅城里的百姓盼着来看,连京都、大板的记者都特意赶来,其中还有两位带着西洋电影摄影机的外国记者,说要把这“中国太极与和平铁碑”的故事,通过无线电传到国外,搞一场“全球直播”——
虽说是全球直播,实则是通过无线信号,把现场声音传到几个有接收设备的国外广播电台和报社,再同步展示给听众和读者,却也算是当时最新鲜的事情了。
当时,只有35毫米电影摄影机,可进行胶片记录,胶片还黑白色为主。经过冲洗、反转后才能在屏幕上放映,被称为新闻电影纪录片。而那个年代,电视与电视摄像机还都没有出现。
揭幕仪式定在上午10点。可不到9点钟,空地上就挤满了人。
百姓们扛着小板凳,早就占了前排;记者们举着相机,围着和平碑转来转去,时不时对着碑上的太极招式拍照,嘴里还念叨着“这碑真特别”“太极招式刻得真清楚”。
李天骥穿着件洗得发白的棉袄,站在铁碑旁,跟几个帮忙筹备的老乡交代着要注意的事项;古井喜实穿着一身新做的短褂,手里捧着揭幕用的红绸一角,脸上满是紧张又期待的神色——这是他第一次跟李天骥一起,面对这么多人,心里既怕出岔子,又盼着能好好展示太极,让更多人知道和平碑的意义。
“各位来宾,各位乡亲!”10时一到,帮忙主持的老先生走上临时搭的高台,清了清嗓子,对着话筒喊,“今天,咱们要为这用原子弹残骸刻成的和平碑揭幕!这碑刻着太极24式,盼的就是天下和平,百姓安宁!现在,有请李天骥师傅和他的徒弟古井喜实,为和平碑揭幕!”
台下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百姓们纷纷拍手叫好.
记者们赶紧举起照相机、打开固定在三角架上的电影摄影机,镜头齐刷刷对准了李天骥和古井喜实。
李天骥和古井喜实走上台前,分别握住红绸的两端,对视一眼,慢慢往后拉——
红绸顺着碑身滑落,银白色的和平碑渐渐露出全貌,太极“起势”的刻痕在阳光下泛着光,碑角的小苹果格外显眼。
台下的掌声更响了,相机“咔嚓咔嚓”拍照声此起彼伏。
可就在红绸刚完全滑落的瞬间,人群突然一阵骚动。
五个穿黑风衣的右翼分子,从人群后面冲了出来,手里都举着武士刀。刀刃闪着冷光,嘴里喊着“砸了这破碑”“杀了李天骥”,疯了似的朝着高台冲来。
为首的,正是之前被鸡蛋砸头、被传单糊脸的右翼头目,他脸上还带着之前的伤疤,眼神凶狠,举着刀就往台上跳,看样子是要直接砍向和平碑。
台下的百姓们都吓了一跳,纷纷往后退,有的甚至喊出了声:“不好!右翼分子来搞破坏了!”
可台上的两位外国记者,却没觉得害怕,反而眼睛一亮。他们之前听说中国人办仪式爱搞“热闹环节”,还以为这几个举刀冲上来的人,是提前安排好的“表演人员”,想通过一场“太极护碑”戏码,让揭幕仪式变得更精彩呢。
“快!开启纪录拍摄!今天这个环节太精彩了!”
外国记者赶紧对着身边的助手喊,一边调整电影摄影机的角度,一边对着话筒用英语解说,“各位听众、观众朋友!现在是广岛和平碑揭幕仪式的特别环节——太极高手将对抗持刀者,守护和平碑!让我们一起看看,中国太极到底有多神奇?”
助手赶紧按下开关,电影摄影机开始运转拍摄。同时,声音信号通过无线电波,同步传到国外几家广播电台和报社。
此刻,伦敦、纽约等地的广播电台和报社,不少听众、读者正围着接收设备,听着喇叭里传出来的声音,好奇地议论着这个“中国特色的揭幕环节”。
台上的李天骥和古井喜实,早就察觉到了右翼分子的动静,却没有慌张。
李天骥轻轻拍了拍古井喜实的肩膀,小声说:“别慌,按之前教你的来,护好石碑就行。”
古井喜实点了点头,握紧拳头,往后退了半步,挡在和平碑前,眼神坚定——自从上次李天骥徒手掰断武士刀后,他就没再怕过右翼分子,反而盼着能有机会,用学的太极保护和平碑,证明自己。“你们这群疯子!敢来搞破坏,简直是找死!”
右翼头目跳上台,举着刀就朝着和平碑砍去,刀刃带着风声,眼看就要碰到铁碑上的“云手”刻痕。
台下的百姓们都屏住了呼吸,有的甚至闭上了眼睛,生怕和平碑被砍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