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守拙一系煽动商贾挤兑官办银号,制造金融恐慌,企图从经济根基动摇新政;
苏云浅临危受命,凭借理工学院算学模型精准调控,并推出以国家信用与战略储备为担保的新币,迅速稳定市场;
经济风波甫定,二次远航舰队终在万民瞩目下,承载着帝国的未来,再次驶向深蓝。
---
漕运风波的平息,并未让朝堂的暗流止歇,反而让秦守拙等人意识到,在具体的产业和民生问题上,他们已难以与苏云浅描绘的清晰未来和实在利益相抗衡。他们的目光,投向了更为抽象,却也更为致命的领域——金融。
大夏立国数百载,民间银钱往来,除金银铜钱外,亦依赖诸多信誉卓着的官办、民办银号发行的银票、钱票。近年来,因应格物新政带来的巨大资金流动,由户部主导、理工学院提供算学支持的“大夏皇家银号”应运而生,凭借其官方背景和新式管理,发行的银票流通日广,隐隐有成为国家信用货币之势。
这,触动了旧有金融势力的根本利益,也给了秦守拙可乘之机。
他并未亲自出面,而是通过门生故旧,暗中联络了几家与皇家银号素有竞争、且与旧漕运、矿山利益集团关系密切的大银号东主及一批依附其生存的商户。一番密谋后,一场针对皇家银号的金融绞杀,悄然启动。
起初,只是市面上开始流传一些真假难辨的谣言:
“听说皇家银号放贷太多给那些铁路、工坊,收不回款子了!”
“南边打仗(指镇压小股叛乱),朝廷耗费巨大,银号里的存银怕是都被挪用了!”
“快把手里的皇家银票兑成现银吧,晚了就怕兑不出来了!”
恐慌如同瘟疫,在商贾云集的京城迅速蔓延。很快,皇家银号设在京城的几个主要分号前,排起了长长的兑付队伍,人潮汹涌,喧嚣震天。白银如同决堤的洪水,从银号库房中急速流出。
挤兑风潮一起,连锁反应立生。一些与皇家银号有业务往来、持有大量其银票的商户,也开始受到波及,资金周转不灵,市面物价出现波动。经济恐慌的阴影,瞬间笼罩了刚刚因格物新政而焕发生机的帝国心脏。
消息传入宫中,连皇帝的脸色都凝重起来。金融动荡,关乎社稷稳定,远比一两条铁路、一段运河的阻滞更为凶险。
“陛下,此乃新政穷兵黩武,耗尽国帑,以致信用崩塌之兆!臣恳请即刻暂停所有非必要工程,召回远洋舰队,收缩银根,以安民心!”秦守拙率领一众官员,跪伏于地,言辞恳切,仿佛真是为国为民。
风宸煜剑眉紧锁,金融非他所长,但他深知此事要害。他看向苏云浅,眼中带着询问。
苏云浅出列,神色依旧平静,甚至嘴角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嘲讽。她先是对皇帝躬身一礼,然后转向秦守拙等人,声音清冷:
“秦大人可知,皇家银号目前存银几何?流通银票总额几何?每日正常兑付额度与极限承压值又是多少?”
秦守拙被她问得一怔,这些具体数据,他如何得知?
苏云浅不再看他,直接对皇帝奏道:“陛下,此番挤兑,并非银号本身出了问题,而是有人恶意造谣,煽动恐慌,意在扰乱金融,扼杀新政!臣请旨,全权处置此事。”
得到皇帝首肯后,苏云浅并未调兵遣将封锁银号,也未下达停止兑付的愚蠢命令。她直接来到了皇家银号总号,那里已然乱成一团,几位户部官员和银号大掌柜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慌什么?”苏云浅的声音不大,却瞬间让嘈杂的议事厅安静下来。她走到巨大的账目前,目光扫过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同时对随行的几名理工学院算科精英吩咐道:“启动‘金盾’模型,实时监控各分号兑付数据,预测恐慌峰值与持续时间。调拨战略金银储备,按模型指示,分批、定点投入关键分号,确保兑付不绝!”
所谓的“金盾”模型,是苏云浅依据现代金融理论,结合大夏实际情况,由理工学院建立的第一个宏观金融风险预测与调控模型。它能根据兑付速度、恐慌指数、市场流通量等参数,动态计算出最有效的干预点和干预量。
命令下达,庞大的国家机器在科技的指引下高效运转起来。一箱箱贴着封条的白银、黄金,从秘密库房运出,精准地补充到几个压力最大的分号。兑付窗口始终敞开,长长的队伍在缓慢而坚定地移动,恐慌情绪在“永远能兑到钱”的事实面前,开始逐渐消退。
与此同时,苏云浅使出了第二招。她以皇帝名义发布诏书,宣布即日起,发行由“大夏国家信用”与“帝国战略资源(包括但不限于铁路干线、主要矿山、新兴工坊)”共同担保的“龙元新币”,逐步替代旧有制钱和各类银票。新币由皇家造币厂采用新式防伪技术统一铸造,币值稳定,可与金银直接兑换,并鼓励民间交易使用。
更重要的是,诏书明确宣布,所有朝廷工程款项、官员俸禄、军费开支,未来将逐步改用“龙元”结算!这意味着,持有龙元,就等于持有帝国的未来收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